這天陪顧廷燁吃過晚飯,明蘭打發丫鬟婆子下去,趕轉述白日裏張氏的話,顧廷燁聽後先嘖嘖稱奇,“沈兄也怪了,每每與我說時,防張氏夫人跟什麽似的,這種涉及皇家之事,既還沒個定論,卻也說了。”
聽了這話,明蘭也不驚奇,其實今日言談間,就覺出張氏對其夫並不如何敬,隻疑喃喃著:“國舅爺怎麽想起這出呢?我朝慣例,駙馬不是不能議政麽?”
言下之意,對這樁婚事並不看好。
難得夫妻意見相反,顧廷燁耐心解釋道,“話雖如此,然則……唉,沈兄想聘輔國公的嫡,可老公爺隻願出個侄;瞧上汝侯的四姑娘,可說來說去,隻肯給個庶;又有說姚閣老的老閨好,誰知他家老太太不樂意,還鬧的病了一場;韓國公府倒大方,開口就是世子嫡長,不過……”
明蘭替他接上道:“不過如今韓家,外無得力男丁在朝,又家宅不寧,國舅爺瞧不上。”說著,掩袖輕笑了下。沒想國舅同誌已過這麽多壁了,非嫡不要,非品貌出眾不要,非爵主一脈不要,非家世清正不要,那的確很難挑。
看妻子笑的狡黠,顧廷燁也覺著把兄弟苦,歎笑道:“能挑的就那麽些,沈兄也是心高氣傲的,不肯拿賜婚來人,皇後娘娘心疼兄弟,這才提了尚主。沈兄仔細想,覺著不錯。一來,公主是主子,人人都得敬著,反無甚可鬧;二來,駙馬雖無緣朝政,可哪個能保證老子英雄兒好漢,怎知兒子定有作為,索安保尊榮,未嚐不好。”
家裏有個公主媳婦,無論將來朝政如何,兒子本事如何,總不會有人欺上門來,安穩富貴總是有的——以上是沈從興的考慮,末了,顧廷燁加上一句:“橫豎現下瞧不出資質,興許沈家大哥兒就是福安閑的福分。”
沈從興曾帶長子上校場曆練,幾番試下來,無論馬上地上的武藝,還是排兵布陣,那大哥兒當算中上之流——注意,是國舅老爹在場,一幹老兄弟湊趣捧場。
明蘭聽出丈夫暗示讚,也能理解。好比憑某家兒子的真本事,隻能考到全國前十的大學,現下排名第四的學校提出保送,最後家長決定保險一點,接算了。
“……話是沒錯,可是……”依舊覺著不妥,將心比心,哪怕將來團哥兒資質平平,也希兒子娶個賢惠合心的妻子就好,而非為了富貴去尚主。
顧廷燁妻子鬢邊的細發,聲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換做我,也不願團哥兒尚主。”妻子是在照居家過日子的常規思路在考慮,可沈家形還能算正常麽。
明蘭倏然展:“那就好,我就怕侯爺說這也好那也好,回頭給團哥兒也求位公主回來。”想了想,又笑道,“我總覺得國舅爺心太過,實則沈家乃皇親,將來大皇子繼位,拉拔表兄弟一把,便是不尚主,哪個又敢輕慢沈家了?”
顧廷燁默然,有件事他一直沒說,沒想到明蘭這麽敏銳,自己察覺出來了。
他思忖半刻,便道:“皇後仁厚,常耳提麵命兒牢記鄒夫人的恩,要厚待沈家表弟妹。這也還罷了,皇上剛登基那幾年,沈家孩兒常進宮與皇子一道讀書玩耍。也不知哪個嚼舌頭的,小小孩兒居然敢與皇子爭執,還道什麽‘我娘是為皇後姑母死的’……”
明蘭倒吸一口涼氣,不敢置信道:“這話怎能說?”難道鄒家經常提醒?
顧廷燁歎道:“那會兒孩子們才多大點,加上沈兄請罪不迭,我瞧皇上並未放在心上(鄒夫人又不是為他死的),然兩位皇子怎麽想,就未可知了。”
明明是嫡親表兄弟,卻不見如何熱絡,前陣子張氏難產風波,皇帝遷怒皇後,又斥了皇子學業,皇後興許不會見怪,但兩個皇子呢?沈從興想來也有此疑慮,才非要給兒子找個靠譜的嶽家,就算將來皇帝不關照,場也有人看拂。
“興許是沈兄想多了。不過大公主和兩位皇子是一母同胞,素來兄妹分深厚……”
他沒再說下去,明蘭已都明白了,夫妻倆默了片刻,顧廷燁打起神,笑道:“八字沒一撇的事,皇上還沒開口呢。你半個字也別提,就當不知這件事。”
明蘭自然點頭應了,顧廷燁又道:“四弟長棟那事,我倒覺得好。老沈叔一家都是穩重的,從沒出過錯。你如今子重,不如我去與嶽父說?”
明蘭趕道:“侯爺還是拉倒吧,你去說,爹爹就是不樂意,也難說個不字。婚姻之事,總要兩家都心甘願才滿,我省的,侯爺就不必擔心這事了。”
他上妻子微凸的肚皮,又團子的腦袋——小家夥占了父母的枕頭,小肚皮一起一伏,直打小呼嚕,顧廷燁滿眼憐的看了會兒,歎道:“人人都有姻緣,不知咱們這個,將來會討什麽樣的媳婦?”
“找個傻點的。”明蘭老神定定。
顧廷燁嚇了一大跳:“這是為何?”
明蘭認真道:“婆媳相,貴在一張一弛。我這般伶俐,再找個千巧百的,豈非見天兒鬥心眼?”
過了半響,顧廷燁妻子的腦袋,小心翼翼的:“你覺著自己……伶俐?”
明蘭橫眼:“你覺著我笨?”
“怎會怎會,夫人是大智若愚。”顧廷燁一臉笑的正大明。
明蘭蹙眉,懷疑的看著男人,總覺得這家夥話中有話,不懷好意。
顧廷燁又了眼團子,道:“倘著這小子是個老實的,他媳婦又傻,豈不糟糕?”
明蘭輕擰了下兒子的小手,歎道:“侯爺放心罷,這小子著呢。”
一日日大了,團哥兒子逐漸顯現,深覺這小胖子是個腹黑的主——給他剝個蛋,他會啃掉喜歡的蛋白,然後笑的天真無邪,把蛋黃塞進樂嗬嗬的崔媽媽裏,等明蘭回來,隻見一桌蛋殼,什麽也沒發覺。
所幸崔媽媽心直,幾回之後就跟明蘭全盤托出;明蘭二話不說拍了團哥兒又Q又胖的小屁一頓,並勒令不許挑食;小胖子當場淚奔,在床角賭氣不理明蘭,晚上還跟父親連哭帶比劃的告狀(最終無果)——他老實?哼哼。
次日,明蘭修書一封,在裏頭將張氏所說的不添減半分,仔仔細細的轉達了一遍,以盛紘之明自會揣利弊,無需多說什麽。
三四日後,柳氏上門來見明蘭,滿麵笑容,另帶了好些山鮮海貨,說是娘家兄弟從外頭帶來的,寒暄親熱幾句後,姑嫂倆點正題。
柳氏道:“老爺說,這門親事,隻說門第倒是極好,沈家能瞧上棟哥兒,也是四弟的福分,隻恐那姑娘自小生長於邊地,強了些。”
潛臺詞,長棟排行最小,生母最卑,將來家族分派資源財帛時,免不了會薄些,本就是武家出,倘若再是個母老虎的子,將來豈非鬧翻天,重蹈河東府覆轍。
明蘭想了想,就道:“不如我請沈家眷來吃茶,到時嫂嫂和大姐姐也來,咱們不論親事,隻說說笑笑,全當串門走親?”
柳氏正有此意,當下笑道:“妹妹肯這樣,我就放心了。老爺也是這個意思,沒的那邊看過四弟了,咱們卻連人家是圓是扁都不知。再說,有大姐姐在旁參詳,就更穩妥了。”
待柳氏走後,明蘭心下暗笑,也不知這幾日盛紘走什麽路子去查探過了,想來還覺得滿意。如此想著,便給張氏去了封信。第二日,張氏使人來說,一切隻請明蘭安排,隻是這陣變天,沈老嬸子了風寒,大夫說還需將養些日子。
原本兩個孩子都還小,兩家也都不急,明蘭就去信好生安,切莫著急,好好養病;其實沈家那頭也擔心,怕風寒沒好利索,明蘭又有孕,回頭有個不好,反好事變壞事了。
秋意漸濃,夜裏寒氣尤其重,崔媽媽挑個天日晴朗的日子,將嘉禧居幾進屋子都燒起地龍來,明蘭就逗著兒子在暖烘烘的炕上滾來滾去。
https://www.biqiuge8.com/book/26225/1667988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前世,鄰居家竹馬婚前背叛,花萌看著他另娶長公主家的女兒後,選擇穿著繡了兩年的大紅嫁衣自縊結束生命。可死後靈魂漂浮在這世間二十年,她才知道,竹馬悔婚皆因他偶然聽說,聖上無子,欲過繼長公主之子為嗣子。......再次睜眼,花萌回到了被退婚的那一天。自縊?不存在的!聽聞聖上要選秀,而手握可解百毒靈泉,又有祖傳好孕體質的花萌:進宮!必須進宮!生兒子,一定要改變聖上無子命運,敲碎渣男賤女的白日夢!靖安帝:生個兒子,升次位份幾年後......已生四個兒子的花皇後:皇上,臣妾又有喜了覺得臭兒子已經夠多且無位可給皇後升的靖安帝心下一顫,語氣寵溺:朕覺得,皇後該生公主了
(火葬場已開啟,接檔文《鎖芙蕖(火葬場)》《我甩了豪門前夫》,簡介最下。) 崔沁曾經愛慕過京城第一公子,如今內閣最年輕的輔政大臣,慕月笙。 他相貌英俊,性格清冷,端的是才華橫溢,手段老辣,深受朝野敬重。 後來慕月笙娶的京城第一才女,太傅府大小姐裴音為妻。 崔沁便把這份心思悄悄藏在心底。 直到幾年後,媒人上門,讓她給慕月笙做繼妻。 崔沁喜滋滋去了,她試圖用她的溫柔捂熱他冷硬的心。 最終還是抵不過人家心裏的白月光。 崔沁帶著嫁妝心灰意冷回到了崔家,在郊外燕雀山上開了一家燕山書院。 數月後,燕山書院的女山長寫了一冊驚豔絕世的小楷,眾學子豪擲千金一頁難求。 燕山書院的女山長耗盡半年心血畫了一幅傳世之寶,眾學子爭相前往臨摹。 .......... 崔沁名氣越來越大,求婚者踏破了書院門檻。 年輕閣老慕月笙一日來到山下,門口赫然寫著一行字, “狗與慕月笙不得進。” 慕月笙愣住,再往後看還有一行字, “不對,狗能進,慕月笙不能。” “..........”
陸璘為尚書府公子,形貌昳麗,玉樹瓊枝。本該有美滿姻緣,卻在及冠之年,被一名鄉下姑娘拿著信物找上門來。陸家祖父這才想起,曾為孫子訂下過婚約。 陸璘按祖父的吩咐,娶了那個鄉下姑娘。 他自然不喜歡她,甚至是厭惡,三年夫妻,毫無情分可言。 本以為她費盡心機得到如今的榮華富貴絕不會放手,卻沒想到當他和她說想娶老師之女為平妻時,她回說,他們和離。 雖意外,卻如釋重負,他答應了。而她拿了放妻書之后離去,從此再未出現在他面前。 四年后,陸璘仕途不順,從京城貶至安陸為縣令。 在那里,他遇到了人稱“小醫仙”的女大夫施菀,才想起自己與她做過三年的夫妻,也才想起她的家鄉是安陸。 但她與記憶中那個膚淺無知而又心術不正的女人截然不同,她美貌,聰慧,善良,常露在臉上的笑容,如春風一樣撩撥著他的心。 他覺得這個小鎮也沒那麼差,也有心想接她回京城。 思慮良久,他和她道明心意。 她卻莞爾一笑,一邊曬著身邊的草藥,一邊隨意道:“陸大人高門貴胄,我們身份懸殊,不合適的。” 七年前,施菀曾不自量力,癡心妄想愛過一個人。 他是名門公子,而她只是一個山里出來的鄉野村姑,明知兩人是云泥之別,卻還是心存僥幸嫁給了那個自己觸不可及的人。 那時她還年輕,以為自己的一腔愛意總能得到回應,直到被現實傷得體無完膚,她才認清自己的無知,她的夢不是夢,而是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