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皇上!」周璞的臉上閃過了一紅,終於下定了決心。
就在剛才,看著趙松慷慨激昂地堅持自己的第二套方案,甘願為國冒奇險的時候,他的心也蠢蠢了。那趙松已經為伯爵了,尚且敢於冒險,他這個多年在海上打過滾的年輕人,又有什麼道理再害怕冒險呢?
生死富貴,都在這一搏上面了……人生又能得幾回搏?
在朝廷當了幾年的小之後,周璞對朝廷的格局也差不多有個了解了。朝廷新創,一時都還沒有開始科舉,因此朝中員和地方們,大多數是來自於之前的徐淮之地,他們的圈子十分狹窄,而且佔據了朝中的主要位置。
他的上司孔璋雖然也算是位高權重、而且十分看重他,但是畢竟孔璋也只是邊緣化的部門而已,更談不上有什麼勢力。更令人絕的是,地位最高的徐淮集團,他們的主要核心人們都十分年輕,丞相、財相、工相、商相等等徐淮出的閣大臣,現在不過三四十歲,天曉得他們和他們的親信還能佔據要害多年?如果他一直默默無聞的話,就算苦熬下去,一輩子的就也只能那樣了而已。
所以他想要飛黃騰達的話,就要捨得冒險,就像滎伯一樣冒險。
而他也在靈一現之間,找到了自己冒險的機會。
「皇上,以臣之愚見,滎伯的兩個計劃都十分切合日本幕府的要害,可見滎伯是用心來制定作戰計劃的。並且滎伯願意以犯險,直取江戶幕府之咽,可見確實有勇有謀,有如此將領誠為社稷之福!」他先恭維了一下趙松,然後說出了自己剛才靈一現的想法,「不過,在臣看來,正因為這兩個計劃都十分好,所以強行作出取捨的話實在有些可惜……」
「你的意思是兩個都可以用?」丞相有些疑地看著他,「這……分兵則力弱,恐怕不太好吧?確定分兵的話能夠打贏嗎?」
在丞相看來,是用全軍來執行第二個計劃就已經十足冒險了,如果再分兵去打京都的話,實在太過於危險了。
聽到了丞相的質疑之後,周璞馬上解釋了自己的想法。「丞相說得也很對,分兵則力弱,我軍這次只派了一個旅過去,所以兵力本來就十分張,再分兵兩路進擊的話,恐怕會增加風險,所以臣也覺得不宜分兵。」
他一邊說兩個計劃都不能放棄,一邊又說最好不要分兵,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大家一定會以為他的是開玩笑,不過這裏的人都知道在皇上面前沒人敢開玩笑,所以他們也就靜等著周璞說出自己的意見。
「臣以為,攻伐日本,我等的第一步是無需置疑的,先攻佔日本九州島。而後,以九州島為基地,滎伯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去執行直取江戶咽的計劃,而臣,則執行從九州帶人北上京都的計劃!」
「你剛才不是說不分兵嗎?」丞相愈發覺得奇怪了,「再說了,你又沒帶過兵打過仗,你能領得了兵嗎?」
「丞相說得沒錯,臣不建議分兵,臣也沒有帶過兵,所以,臣的意思是……」周璞微微沉了一下,為自己積蓄起了必要的氣勢和勇氣,「攜九州支持我朝的地方豪族之兵北上,然後一路打著我朝援救日本朝廷的旗號,招納支持我朝的豪族,一路北上直至佔據京都,挾日本朝廷以號令其國!」
「啊……」如果他之前所預料的那樣,當他說出此言之後,群臣們同樣被驚得滿座相顧,而後又竊竊私語。
看到自己的話得到如此效果,周璞的心裏驀然到一陣激和欣。他知道,他已經功將自己的形象刻在這些大臣們心中的,甚至……刻在了皇上和太子心中。
「年輕人有衝勁,好!」片刻之後,石滿強元帥半是欣賞半是質疑地看向了周璞,「不過……日本那些豪族靠得住嗎?他們真的會為了我朝討逆的口號為我所用嗎?還有……這些豪族縱使聽從了我們的意見,他們集兵起來,沒有足夠的訓練,又沒有能服眾的將領和軍,再加上各自心懷鬼胎,他們也不過是一去烏合之眾而已,真的能夠一路打上京都嗎?風險似乎大的啊。」
石元帥的質疑十分合合理,於是馬上得到了一些人的附和。
然而,此時的周璞卻並不害怕。這些元帥和大,原本他連對話的資格都沒有,如今卻可以共同商議國家大事,這樣的機會幾輩子都難得一次,他怎麼能夠錯過?
更何況……皇上也還在看著吶。
「元帥說得對,這些豪族並不會為了一句口號跟隨我等,也不過只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周璞努力制住了自己心中的激,讓自己的話聽起來盡量平靜,「然而,正因為他們自私自利,所以他們就會為我所用。他們已經被幕府制了多年,眼看財力力都被幕府日漸侵奪,心中的恐懼和怨憤早已經積蓄到了頂點,只是苦於沒有機會報仇雪恨而已,而我軍卻是百戰百勝的天兵,帶來的是大漢的天威,只需要在他們面前展示一下實力和聲威,他們必將聲勢為我所奪,然後反而會迫不及待地揭竿而起,參與到我朝解救日本朝廷、匡扶正統的行當中,藉此來向幕府報仇雪恨,順便謀取自己的利益!
同時,雖然他們是烏合之眾,但是幕府的兵也不強,據我所知,正如同滎伯之前所說的那樣,幕府經過幾十年鎖國之後,多年偃武修文,武備早已經鬆弛,兵將戰力孱弱。而在關西地區,此種況更為嚴重,因為幕府的本重地在江戶和關東一帶,所以在關西駐紮的軍隊並不多,主要是依賴各地割據的藩主們維持統治,到時候依附於我們的豪族們雖然是烏合之眾,但是抵抗我們的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只需要用量的一點點我朝天兵炫耀武力,率領這群豪族聯軍打垮親幕府的藩主們,那進軍京都,挾持日本朝廷就易如反掌!只要能夠挾持到日本朝廷,好實在太多了,我等不應放棄。」
「你的意思是不要分兵,只要給你量的一些大漢兵作為炫耀武力和一錘定音之用?然後你們就可以帶著這些豪族直接進軍京都?豪族聯軍也是歸漢兵來統轄是吧?這倒是個辦法……」石滿強元帥明白了周璞的意思,「有倒是有些道理,不過……不過還是風險極大啊。」
「下承認,風險自然是有的,戰陣之中如何會沒有風險?」周璞學著剛才趙松的樣子,同樣昂首回答,「為皇上辦差,下連命都可以不要,哪裏還會害怕什麼風險!在此行當中,最好的結果是一切順利,我等率領豪族聯軍打京都;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下丟掉一條命而已,於滎伯在關東的行無損,甚至……因為我等還可以在關西牽制一部分幕府的軍隊,對滎伯還有所裨益!所以,元帥,無論如何我軍都可以從此行中獲益,哪怕下丟掉命也無所謂!」
他表現出來的如此慨然的決心,和只要對朝廷有利哪怕丟掉命也要不在乎的勇氣,讓群臣再度悚然容,就連太子,也不多打量了這個材高大結實但是長相十分斯文的青年小幾眼。
而皇上雖然表面上不為所,但是心中卻暗暗歡喜。
趙松和周璞今天在會上的表現,確實超出了他的預料,他沒有想到,這兩個人居然一個比一個大膽。
不管其心中的目的到底如何,能有這份膽略和見識,就是大漢之福。
不怕死的文臣武將,哪怕再怎麼野心他也敢用,因為他捨得將手中的富貴拋出去獎賞他們。
「有意思,今天你們倒是一個比一個的膽大啊……」沉默了片刻之後,皇上再度展出了笑容。
接著,他又看向了趙松,「趙松,你對周璞的意見評判如何?」
趙松微微垂下了視線。
他剛才從這個年輕員的語氣裏面聽到了強烈的,和為了出人頭地甘願冒生命危險的氣勢,而他不想擋住這個年輕人的路。說到底,這個行並不會太影響他的計劃,而且誠如周璞所言,還可以給幕府造牽製作用,使得幕府無法集中力量來對付他們這一路大軍。
「周大人如此拳拳報國之心,確實令趙松十分,趙松願與其合力,早日擊垮幕府,凱旋而歸!」
在周璞激的視線下,他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對周璞表示了支持。
這下,其他列席的大臣們都不再討論了,他們都看著皇上,表示自己沒有什麼補充意見了,等待皇上定奪。
皇上仍舊在思索著。
「周璞,你早年隨父親做過海商,去過日本多次,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