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武夫 1541.第1541章 國公為國

《大明武夫》 1541.第1541章 國公為國

這種況在軍隊勢力佔優的邊疆地區或多或都存在,但是在遼東地區是最普遍最嚴重的,因為相比其他地方,遼東的開發程度最高,吸引移民的數量也最多,商業和經濟的發展都是最快的,而且港口和工礦,也確實最容易被人壟斷;同時,遼東大軍的功績和威都是最高的,再加上大漢素來注重軍威,所以兵上下的驕縱之氣也是最盛的,他們私下裏都說大漢的天下七分就是東北軍打下來的,做點稍微出格的事朝廷也不會太追究。

這些況,為遼東巡的李靜思當然十分清楚,但是他並不敢跟遼東的軍方鬧翻,所以從來沒有直接跟朝廷舉報類似的況,只是在和流信息的時候晦地提上了幾句而已,而閣對這個況多也是知道的,但是多年來閣並沒有理,所以本著多一事不如一事的原則,李靜思這個巡也乾脆做了悶葫蘆。

他沒有想到,今天反而是寧澤這個軍方高層,主找了個機會跟他提這件事。

「寧參議可是擔心建省之後,我等清理軍方的產業?」這句話剛到邊,李靜思就覺得這太過於骨,於是又咽了下去。

「寧參議說得對,遼東能有今天,貴部功不可沒,這一點不是我,遼東的百萬生民也是同樣看的。若沒有貴部驅逐建奴,復河山,將遼民解救於倒懸,如今哪裏又還有我等說話的地方?」仔細又斟酌了片刻之後,李靜思換了一種說法,「因為建奴的荼毒,遼東之前疲敝不堪,大軍要養活自己,也不得不行一些非常手段……」

「多謝巡大人,有巡大人這句話,我們倒也沒什麼委屈的了……」寧澤又是對李靜思輕輕一揖,「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現在遼東已經大平定,閣大概也是打算把它變真正的行省,以後恐怕就稱不上是非常之時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閣要在遼東施行王化,把這裏變王土,我們上上下下是極其贊的,只是現在……哎,重重非常之事已經做了太多,算得上積重難返了。就算我們現在有心要清理,恐怕也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夠清理完畢,還請巡多多諒一下。」

Advertisement

雖然他說得很含蓄,但是李靜思已經明白了對方的用意,他們是眼見建省之事已經迫在眉睫,軍隊在遼東的影響力即將大幅下,於是就打算讓自己現在不要把軍方的這些事往上報上去,同時在建省之後能夠繼續對軍方的產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們跟自己的保證是讓一大批涉事的軍退伍,同時以後逐步清理類似的事。這種保證看上去倒是合合理,不過天知道建省以後他們會不會做?

從軍方這幾年來盛氣凌人的態度來看,以後他們會馬上改變態度的可能是很小的,再說了,大利當前,又有誰會輕易放棄?自己現在如果做出一個承諾,而以後軍方卻仍舊沒有什麼收斂的話,到時候苦的人不就是自己?

這個要求可沒有這麼好答應啊,他真的不想牽涉到閣和遼東軍兩個龐然大的爭鬥裏面去。如果牽涉進去了,縱使自己是巡這樣等級的高,也絕對不會有什麼好

「要諒,我當然是能夠諒的,貴部如此大功,就算不得已之下有什麼非常之事,那也無傷大雅。」他的回答越發謹慎,「只是,我是地方,若是中樞有什麼命令的話,我也不好不做。再說了,我到時候到底是如何安排,京里現在也沒有傳來一個準信,所以寧參議,很多時候,我都是有心無力啊……」

李靜思這一番剖白,一個勁地表示自己不樂意追究軍方以前做的事,只有等到閣有令的況下才會這麼做。他把自己的責任全撇開了,同時卻也沒做出任何承諾。

這樣的答覆他也不知道軍方到底滿意不滿意,所以心裏有些忐忑,畢竟威風赫赫的紀國公可是在旁邊看著的。

「李巡,其實這些年來,你為遼東巡卻一籌莫展,心裏恐怕還是有些怨氣的……雖然我們對大人並沒有任何不敬,但是有時候確實做了不越俎代庖的事,沒辦法,誰現在遼東民政本還沒健全呢?不過大人大可以放心,建省之後,遼東的民政和府衙門都會一一健全的,治安、商業都會讓民政機關來理,這種事我等以後不會做了,我等還會約束部下,不讓他們給大人為難。」寧參議的表還是沒有任何變化,也不知道到底滿意不滿意這個答覆,反而給出了這一系列的保證,「這些年來,大人若有什麼地方對我們不滿意的,也儘管提出來,我們能做的,也一併都會去做。」

Advertisement

在遼東建省之後讓軍方完全退出遼東民事,不干涉民政,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出的決定。看來,這是紀國公本人的意思了。

這可是極好的消息啊!李靜思神變得更加振了,他忍不住就偏過頭來,看了旁邊的紀國公本人,但是這位功勛卓著的元帥,還是抬著頭看著海面,好像一切都與他無關似的。

的照耀下,他前的黃金勳章閃耀著金輝,照得他的眼睛都有些發疼。

他明白,就算是建了省,軍方在遼東的地方還是不可撼,寧澤跟自己說得這麼客氣,並不是真的害怕了。

這些年來他在瀋,政令一直到不了地方,無論上下,民政大權都被駐軍給拿走了,等於就是空有個巡的頭銜,要說心裏沒有些怨氣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對紀國公這樣的大人,他本就不敢讓怨氣留在心裏。

他在遼東這麼多年,多也是知道些況的,遼東軍上上下下這麼多人為自己謀財,紀國公說不知是不可能,但是確實從未參與其中,也沒有對這些人包庇徇私過,只是默許了而已,他並沒有為自己攢下多大家業,只是干領著元帥和駐軍司令的兩份薪金而已——當然,作為朝廷最早最大的勛貴,皇家已經將許多地的田產賜予給他了。

說實話,遼東軍搞的這些事,雖然不大合朝廷的法度,但是李靜思卻並不太當做大事。他是從前明的場混過的,那時候前明上上下下到底是個什麼樣,恐怕遼東也沒幾個人比他更加清楚了,那可真的是昏天黑地,暗無天日。紀國公如此地位這麼自律,他暗地裏是有些佩服的,總覺得新朝氣象也莫過於此了。

紀國公默許下面的人積財,這確實也不大對,但是這些人跟著他出生死這麼多年,他有分在,也不是不能理解。

Advertisement

李靜思沒想到,紀國公居然打算這麼乾脆,原本他以為就算建省了,瀋駐軍還是繼續會超然於各省衙門之外,現在看這個架勢,他真的打算以後就當個甩手掌柜,並且約束各地駐軍不得干政了。

所以,他一點也不想挾私報復。

「寧參議,你剛才都說了,非常之時,有些事是不得已而為之。之前遼東的府不完備,很多事軍人不管就沒人管了,我是都能理解的,絕不會有什麼怨言。遼東之所以能夠平定,軍人功不可沒,遼東的事我在這裏幾年,也算是明白的,這裏就算建了省,和關還是大大不同。以後我就算在遼東任職,也一定會繼續依靠軍方,絕不會自陣腳,平白給自己添了麻煩,還讓外人笑話!」

「只要大人是這個態度,那一切都好說。」寧澤對李思靜的這番表態,終於出了滿意的笑容。「大家都在遼東共事,只要以後誠團結,定能夠將遼東變真正的膏樂土……」

「那是……」李靜思正打算附和,突然聽到了後面傳來的一陣喧嘩。

「來了……來了……!」

來了?

他微微一怔,然後馬上抬頭看向遠方的海面。

放目遠眺,在海平線的盡頭,此時出現了一些小小的黑點,這些黑點麻麻,看不清到底是多大的規模。隨著時間的流逝,黑點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清晰,他先看到了高聳的桅桿,然後看到了一張張鼓滿的白的帆。

每一艘船的桅桿上都飄揚著一面旗幟,雖然看不清的圖案,但是藍的底面和金的閃已經目可及。

這個規模,這種形制的船……不會錯了,真的來了!

「太子殿下來了!」他口而出。

另外兩個人自然也發現了戰艦的到來,他們雖然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大呼小,但是他們也不自然地更加直了腰。

船在一點一點地靠近,留在每個人眼睛裏面的影也越來越清晰,每個人都覺撲面而來的海風好像更加強烈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