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表面上太子是在約束這些商人,但是暗地裏已經承認了他們在高麗攫取的利益,只是要求他們為了大漢和高麗的關係、以及對高麗的控制著想,以後約束一下而已。
「太子說的辦法當然好,不過……以高麗人的秉,肯定是會得寸進尺的,如果我們讓遼東軍都撤出了,這些商人都後面沒有後援了,到時候高麗員肯定會勒索威大漢商人的,」陳昇還是不聲,「與其後面麻煩,還不如先把這些商人都召回來算了。」
「此事萬萬不可!」太子不知道陳昇這是在故意試探他,馬上就表示了反對,「這些產業都是大漢商人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怎麼能夠拱手讓人?我是要維護兩國的邦沒錯,但是也不是犧牲大漢商人的利益委曲求全,照我看,這些商人不必撤出,繼續在高麗經營就是了,我會讓高麗人保證他們的產業不侵擾的。」
頓了一頓,也許是覺得自己說得太過於蠻橫和骨,他又不自覺地為自己的理由辯解,「高麗國朝臣上下極為腐敗,就算把這些產業都還給高麗人,也肯定會被他們上下貪墨的,他們又不善經營,最後會把這些產業都搞得破敗不堪。與其如此,還不如讓大漢的商人繼續來經營,這樣對大漢好,對高麗也是好事。」
聽到了他的辯解之後,陳昇也笑了出來。
「殿下既然知道高麗上下橫行不法,那怎麼能夠相信他們的員會在遼東軍撤出商業之後,還會投鼠忌,不欺凌大漢的商人呢?」
「這……我朝是高麗之上國,高麗本就應該以恭順對待我朝,我絕不會允許他們欺凌我國商人。如果高麗員真的敢這麼做的話,那時候他們就再也沒有借口可找了,大漢可以一個個地懲辦他們,讓他們賠償。反正,只要大漢這邊稍微有些,就能夠保住大漢商人的產業,不必一定要遼東軍來牽涉其中,白白敗壞了軍風紀。」稍微猶豫了一下之後,他又略微放低了聲音,「另外,遼東軍每年都有大量的軍士退伍,可以將這些退伍兵安置在大漢商人的產業當中,大漢商人互相聯保,也不會害怕高麗地方的欺凌。」
他說完以後,突然覺有些忐忑,不安地看著陳昇,彷彿就像是一個等待著老師批閱答案的學生一樣。
陳昇卻一開始並沒有說話,只是不住地打量著太子,好像在慨什麼似的。
正當太子準備再發問的時候,他突然長嘆了口氣。
「太子說得對,就該這麼做,如果是臣的話,臣也是如此打算的。」
隨著天下日漸安定,大漢的軍事需求越來越小了,於是每年都會有大量軍士退伍,遼東軍自然也不例外。這些軍士在離開軍隊的時候,除了發了一筆退伍金之外,都需要地方安置。
大部分的軍都會依照各自的軍階和軍功授予田地,這些退伍軍在回到家鄉之後,因為多年的從軍經歷鍛鍊出了服從的習慣,而且掌握著軍事技能,於是就會為大漢地方理政的中堅力量。但是天下的田地畢竟有限,尤其是大多數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沒有遭遇過兵災的地省份,朝廷只能從前明宗室和一部分偽的私產當中沒收田地,這麼多年分發土地下來,余田已經很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讓退伍將士能盡量多地到晚年生活,朝廷上下也爭議了很久,最後拿出了兩個解決辦法。
一個是鼓勵各地的軍團在邊疆省份屯墾開荒,然後把這些田地授予給退伍的士兵們,讓他們變相地移民實邊。
但是這種做法一開始就到了不質疑,因為邊疆大多數都平定沒有多久,能夠穩定耕作的土地太了,分不到多人,另外邊疆的環境大多數十分惡劣,縱使開荒也十分難以耕種,沒有多士兵願意因為能得到授田就留在這裏務農。
如果強行將他們束縛在土地上的話,前明有過深刻教訓,前明為了給國家省錢,規定各地衛所的士兵作為軍戶必須世代當兵,然後耕作衛所的土地,但是衛所的田地最後會慢慢被流到千戶等指揮的手中,最後這些軍戶只能世代被束縛在土地上,無法改變自己和後人的份,與奴隸無異。
大漢君臣都是從明代過來的,前明軍戶的慘狀他們也見識過不,十分不願意讓往事重演。
於是經過了長期的討論之後,大家又提出了另外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將邊疆的土地以大片莊田的形式送給有功勞的退伍軍,用這些人來鞏固邊疆形勢——這些邊疆的地主在當地可以組織民防隊,協助大漢軍隊維持地方治安,而退伍士兵則可以自由選擇,如果願意的話就留在邊疆,如果不願意留的話大漢府幫助尋找出路。
和前明不同,大漢的府本就是一個龐大的經濟系,閣所代表的府的名下擁有當年雲山行的所有商棧、海船和貨產業,而且還大量的工廠、礦山和田莊,這些產業本就有巨大的人工需求,能夠吸納就業人員十分龐大,於是這些地方就為了退伍士兵最大的流向地。由於這寫士兵在從軍生涯當中大多數都鍛鍊出了好,有些人還學會了養馬、機械等等實用技能,再加上又習慣了本分聽話,所以他們也為了各地所喜歡雇傭的工人,兩邊都十分滿意。
就這樣,在遼東各地,新征服的土地上已經遍佈了大片的田莊,一路甚至擴展到了高麗境,而這些田莊的主人們也大多數把自己的年子弟都送到了軍隊當中當兵。和大明的軍戶不同,這些人是主為之的,是出於對軍隊的恩、順便為自己家庭繼續尋求保護。
所以,陳昇說遼東軍「退出」,又哪裏是那麼容易退出的?太子也不過是另外尋個名目而已,正規軍不允許做的事,退伍兵做起來就名正言順了。
**********
兩更合一六千字
五一、五二、五三,放假三天,也祝大家節日愉快
數風流,論成敗,百年一夢多慷慨.有心要勵精圖治挽天傾,哪怕身後罵名滾滾來.輕生死,重興衰,海雨天風獨往來.誰不想萬里長城永不倒,也難料恨水東逝歸大海.
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相,相而優則大國。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的大國夢,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亦或者過去,我們都應該為之奮斗。
曾經是天才少年許一凡死於極夜之時,卻意外的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他起初只為苟活,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在歷史的洪流下又豈能獨善其身? 修行、探案、抄書背詩、撩妹養魚、領兵打仗...... 唱徹良人淚未幹,功名餕事且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