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武夫 1558.第1558章 有功當賞

《大明武夫》 1558.第1558章 有功當賞

陳昇確實十分慨,他在瀋的時候,邊那些從京里過來的文武員,人人都說太子脾氣溫和,但是失之於仁。今天一看,畢竟還是陛下的骨,骨子裡還是有陛下的雄悍之風,只是表面上多了一些花樣而已。

皇上應該也放心了吧……他在心裡暗想。

「太好了!多謝元帥。」眼見陳元帥贊同了他的理方案,太子歡喜不已。他畢竟還是個年人,特別重視長輩的評價。「那……那我到了高麗之後,就按著這個調子行事就可以了嗎?」

「為政者最重堅定,不管做出了什麼決定都要堅持到底,太子殿下既然計議已定,那就不要再有游移,照著自己的想法做就是了。」陳昇收斂起了笑容,恭恭敬敬地對太子說,「太子殿下聰慧絕倫,仁厚端方,實在是我朝之福。」

「國公不要再奉承我了,我會當真的……」被他如此稱讚,太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兩個人同時大笑了起來,一時間房間竟然又出現了幾分不兩個人份約束的歡樂氣氛

…………………………

又是一個晴朗的早晨,天才剛剛放亮,金州城的居民們就開始次第起床,開始了新一天的繁忙生活。

金州本來就是一個繁華熱鬧的城市,這些年來規模越來越大,各地的商人齊聚。最近因為太子巡視遼東並且把金州當了駐節之地以後,周邊慕名過來想要一睹天家風采的居民越來越多,連帶得讓金州城變得愈發擁繁華起來。

不過,太子事務繁忙,要麼一直巡視在外,要麼就一直在驛館裡面深居簡出,所以街面上能夠看到他的次數極,久而久之圍在驛館門外的平民百姓也就越來越了,金州城和它的居民們已經漸漸地適應了太子親臨的狀態。

Advertisement

不過,驛館周邊的戒備並沒有因此而鬆懈下來,圍在周邊的衛兵依舊整日崗,日夜不停地守衛著這裡。

當一輛馬車從驛館外的大路上向驛館駛過來時,很快就被衛兵給攔截住了。很快就有衛兵進了車廂,一邊核查馬車的主人份,一邊檢查車廂是否有可疑品。

折騰了許久以後,這輛馬車終於被確認了份,得以放行。

這輛馬車裡面載著的就是大漢駐高麗的使團團長施高藝,他是昨天晚上從高麗坐船來到金州城的,一走下船,他連夜找了當地的地方衙門報明了自己的份,然後馬上提出了覲見太子的請求。

說起來,雖然這些年來他一直在高麗任職,但是其實他一直依靠海船往來京城和高麗,這次還是他第一次來到遼東,看到這一番不遜於地城市的繁華氣象,他暗暗也覺得新朝確實福澤深厚。

他之前從京里的外務司舊日同僚那裡,得到了傳遞過來的消息——就在他將指責高麗國主對大漢不恭順的報告,遞到了京城之後,高麗國主也已經通過駐大漢的使節跟陛下告了狀,痛陳使團上下驕橫跋扈、橫行不法的劣跡,於是這已經了一樁不大不小的公案。同時,他還聽說,陛下已經將高麗事務全權給了巡閱遼東的太子殿下來理。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他心裡對高麗國主的痛恨不由得更加多上了幾分,然後馬上跟國請求先行前去遼東迎接太子,並且在得到了國的允許之後馬上就踏上了前去遼東的旅途。

他的想法很簡單,既然這已經為了一樁公案,而且太子貌似就是最後的裁斷人,那他就應該跑去太子殿下面前,努力在他心裡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只要太子對他有個好印象,到時候要就簡單多了。

Advertisement

就這樣,帶著同僚們同樣強烈的盼,施高藝直接踏上了前往金州的海船。

來到金州之後,他原本以為太子事務繁忙,怎麼也要等上一段時間才會接見他,但是他沒有想到,在今天一大早,他就收到了通知,太子打算在今天就接見他。

雖然通知裡面並沒有再說到其他的東西,但是老於世故、沉浮了場多年的施高藝,依靠自己多年練就出的嗅覺,還是到了有些不對勁。

雖然他是大漢駐高麗的大使,但是比之太子殿下那隻能算是微末之臣,而且遼東是軍政大員齊聚的地方,太子這麼快就接見了自己,只能證明他十分重視高麗的問題,並且已經關注到了自己。

如果是在平時,他會對此到十分高興,但是現在他只能覺到揮之不去的力。

太子這麼關注自己,當然只可能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大漢使團和高麗王室的紛爭已經傳到了京城和皇家的耳中,而且上面對自己也有些看法。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啊……

這個老於世故的員,此時心裡卻有說不出的不安和忐忑。

在館隨從的帶領下,他來到了驛館的偏廂裡面,還沒有等候多久,門就又重新打開了,一個著便裝的年人快步走了進來。。

「臣駐高麗使團團長施高藝,參見太子殿下!」施高藝馬上深深一揖。

「施團長請坐。」太子先自己坐上了整座,然後示意他也坐下。

施高藝慢慢坐了下來,他是表愈發凝重了,他聽得出太子客氣當中又保持了距離的態度,因此更加擔心了。

「施團長一路遠道而來,辛苦了。這麼多年來施團長在高麗勞心勞力,也為國立下了不功勞,可謂是國之干城。」太子雖然口裡說著這些表揚的話,表卻一片沉靜,看不到什麼熱出了自己的真實態度。

Advertisement

「為國效勞乃是臣分之事,豈敢居功!不但無功,惹下了子,反倒有過。」施高藝馬上又垂下了腰,「還請殿下恕罪!」

子?什麼子?」太子好像很好奇一樣,直接反問。「還請施團長詳細跟我說說。」

施高藝臉微微一窒,他明白太子看來是對他闖下的子有些不滿,所以用這種方式來警告自己。

「臣有罪,請太子殿下恕罪!」他這下直接站了起來,然後再度彎下了腰,「臣為大漢使團團長,沒有讓高麗順服天威、政通人和,反倒惹得高麗國主上門告狀,辜負了陛下和丞相的信任,實在是有負國恩!」

「好了,施團長,坐下吧,不必如此。」看到對方如此做派,太子心裡稍微也舒緩了一些。「高麗國主之前是被國政變推下臺之後,由我朝重新迎立的,按理說他了我朝天大的恩惠,應該恩戴德才是,怎麼這下反倒來告狀,到底為什麼?」

儘管坐下的時候重新整理了裳,施高藝還是有些狼狽,他心裡知道太子看來是不好糊弄的了。想了好一會兒之後,他終於重新整理好了措辭。

「高麗國主李琿,可以說是個鷹視狼顧之輩。他為人殘忍即刻,對臣下輒行重罰或者直接殺戮,所以之前在位的時候就惹起了國的極大仇恨。他被政變趕下臺,固然有臣賊子作的原因,但是國主倒行逆施激起臣下的仇恨卻也是事實。在我朝為了匡扶綱紀,把他重新迎立之後,為了輔佐他還設置使團,一方面保護他的人安全,一方面也是為了免得他繼續倒行逆施惹起民。哪裡知道……這些年來我們盡心儘力輔佐國主,結果國主反倒責怪我們對他掣肘太多,說我們過於跋扈,哎……」

一邊說,他一邊搖頭嘆氣,顯得十分心寒齒冷的樣子。

他有意迴避了自己這邊的責任問題,先攻擊了高麗國主李琿一番,提出了他舊日的斑斑劣跡,這是為了先在太子心中植一個對高麗國主的壞印象,盡最大可能地減自己這邊的責任。

「之前我在書齋讀書的時候就聽過高麗國主的事跡,老師還以他作為反例,提醒我治國不能對臣下太嚴苛殘忍,想那國主確實有不失德之……」太子點了點頭,倒是並沒有反對他的這個說法,「他是高麗正統國君,高麗又是我朝的藩國,他被臣下謀反廢掉了,我朝當然不能不管,不過我朝之前迎立他的時候也跟他明說了不能再倒行逆施……」

大漢自己就是從大明國謀反起家的,趙字營多年經營,最後推翻了奪了天下,他們說什麼「正統」、「綱紀」聽上去本來是很可笑的一件事,迎立李琿複位本來也不是為了什麼正統綱紀,而是為了藉機控制高麗,然而儘管上上下下都知道這只是干涉高麗國政的遮布,但是招牌畢竟是招牌,是不能不提的。

這個招牌很有用,可以作為大漢未來干涉周邊幾乎所有國家的借口,比如這次對日本的征伐,就可以打出「為日本恢復綱紀,懲治政之臣」的旗號來。以後,對更多國家都可以如此做。

「是啊,我等一直就在跟國主諫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萬萬不可再重蹈覆轍,可是……江山易改本難移,這國主終究還是虎狼之啊……」施高藝又長嘆了口氣,「國主雖然因為之前的變故,給人弄瞎了眼睛,但是雄猜刻毒的子一直都沒有改,只想著要大權獨攬重新當年的威風,他現在可是恨極了我們,哪裡還會想到我們當年幫了他多大的忙?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想想還真是讓人心痛難平。」

他長吁短嘆了許久,顯得既沉痛又忿恨,委屈至極。

「所以,施團長的意思是,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糾紛,就是因為高麗國主雄猜忌刻,忘了我朝當年對他的恩惠,覺得使團對他掣肘太大?」太子微微垂下了視線,並沒有為施高藝的長吁短嘆所,「那……高麗使節說使團行事跋扈,從未將高麗國主和高麗朝廷放在眼裡,事事強高麗上下遵從,以至於惹得國主和朝臣都敢怒不敢言,是否是真的呢?」

太子如此冷靜的表現,再度讓施高藝心裡一凜。他發現雖然只是個年人,但是太子殿下比他想象得要聰明敏銳許多,也鎮定沉穩了許多,簡直就不像是個年人。

他之前聽說過,太子一直在書齋當中接各類心挑選出來的老師的教導,而且本極為聰慧,學得很好,從今天所見來看,這些傳言果然是有據的。

太子能學得這麼好,對天下人來說當然是好事,然而對現在的施高藝來說卻是一件壞事了,不好糊弄的上司是每一個下屬最害怕的。

「……要說完全沒有類似的事,當然也不至於……」沉了片刻之後,已經微微額頭冒汗的施高藝低聲回答。

事已至此,完全不認賬全推到李琿那老兒的頭上當然已經不可行了,但是還可以避重就輕。「高麗國主複位之後,因為已經是個殘疾人了,而且之前太失人心,為了讓他可以順利施政,不至於再上被人反逆的倒霉事,遵照丞相和孔司長的意思,我們盡心竭力地輔佐了高麗國主,但是……但是國主的子太子也是知道的,有時候……有時候我們會太過於心急,難免會惹出別人越俎代庖的譏諷……」

「僅僅是越俎代庖而已嗎?從高麗反應過來的況來看,已經是無視高麗國君和朝廷了吧?他們說我們使團是公然不請示國君和輔政大臣,直接下令高麗朝和地方,」太子微微搖了搖頭,不太相信他的話,「有這種事嗎?」

「這……這個……有時候會有吧……畢竟很多事比較急,也來不及請示國主了高麗輔臣……」施高藝額頭上的汗越來越濃厚了,「我等也並非想要如此行事,只是奉了丞相和孔司長的嚴令,必須讓高麗和我朝的行事步調一致,所以有時候不得不心急了點……」

「你的意思是都是丞相催的太急,所以不得不強行催高麗君臣?」太子仍舊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