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日升青鸞 第179頁

《日升青鸞》 第179頁

“一直都有,放冰窖裡凍著,每天拿兩只出來蒸著吃。咳嗽比之前好一些了。”

懿和公主召薑鸞過來龍床邊,讓開子,

“兩個月前是虎兒整日忙著喝睡覺,一個月前到你忙著學政務了。今兒總算你和虎兒兩邊都有空閑,阿鸞快過來看看虎兒。”

薑鸞早瞅見床上趴著的大胖小子了,直接坐去龍床邊,親昵地虎兒嘟嘟的臉頰,

嘟嘟的小虎兒,長得真壯實。來,三姑姑幫你翻。”

接過撥浪鼓,使壞地故意放到虎兒邊,先給他咬了咬。虎兒抬手要抓時,撥浪鼓往旁邊迅速避開了,念念有詞,

“翻,來,翻一個。翻三姑姑就給你吃。”

虎兒張咬了個空,氣得哇哇,艱難地翻了個,胖嘟嘟的小手往前一撲,把眼前的撥浪鼓牢牢抓在手裡。

周圍前隨侍的們齊聲歡呼,“小殿下翻過來了!”

虎兒把撥浪鼓的手柄塞裡啃了一大口,亮晶晶的口水滴溜到了龍床的提花錦被上。

端慶帝笑得又咳起來,揮了揮手,吩咐左右宮人,“給虎兒。”

Advertisement

顧娘娘邊隨侍的大宮風信衝上去一步,就要把撥浪鼓搶下來,去虎兒的,虎兒的小拳頭得死不肯放。

端慶帝看得哭笑不得,連連搖頭,“不是虎兒,是他咬的撥浪鼓。乾淨了給他拿著繼續咬。”

薑鸞既然來了,端慶帝就和說起幾件朝廷新奏上來的正經事,

“正旦大朝會,是大聞朝開國兩百年的老傳統了,不像重宴,還能往後推一推時日,改個秋日宴的名號一樣的辦起來。正旦大朝會,不論朕那天如何,能不能起,文武百必然要宮賀儀。新年第一日的朝會,象征新年之始,意義至關重要。”

他以坦然的口吻說起自己的病癥,

“朕的癔癥,什麼時候犯,什麼時候又好了,太醫們都說不準。朕想來想去,除夕夜那天,務必勞煩阿鸞在宮裡守著。朕況好,一切如常不必提;朕的況如果不好,阿鸞務必代朕參加正旦大朝會,接朝拜。這是薑氏皇室在朝臣面前的臉面,萬萬耽擱不得的。”

薑鸞應下了。

“每年除夕都有宮宴,我原本也是要在宮裡守歲,不礙著什麼。”

Advertisement

就在這時,外頭通稟進來,說道顧六郎來了。

薑鸞聽得名字耳,順著姓氏才想起來,是顧娘娘家裡的弟。秋日宴時似乎見過一面,恃才傲,當面罵了謝瀾,鬧得不太痛快。

薑鸞坐著沒,懿和公主起就要回避。端慶帝攔住了

“你們二嫂家裡最小的弟弟,算是自家親戚,不必避讓。”

他無奈地看了薑鸞一眼,“顧六郎來京城才多久?人生地不的,禮儀生疏,人又不夠穩重,上回聽說衝撞了阿鸞?都是自家親戚,他過來賠個禮,秋日宴上的事就算過去了。”又看了眼顧娘娘。

顧娘娘低頭默然無語。

薑鸞當然無可無不可地應下了。心裡轉了個圈兒,心想,怎麼這麼巧,在前都能著面?故意算好了時辰堵我呢?

寢殿外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顧六郎進來了。

上次在秋日宴上他爭一口意氣,對謝瀾無禮,當著薑鸞的面大放厥詞,被薑鸞喊人拖了下去,顧六郎當眾丟面,回家後便閉門不出。

這回在前重新見了面,顧六郎大禮拜下,以君臣禮規規矩矩地拜謁了皇帝和薑鸞,口稱‘謝罪’,並不多說廢話,垂目倒退著出去了。

Advertisement

端慶帝對著小舅子的背影,“看起來是穩重多了。”

薑鸞搖頭,“他隻對二兄和我行禮,看了眼二姊,跳過去了!堂堂一國公主難道不得他的禮?二嫂,你得好好教教六郎。”

端慶帝對這位半瓶子水晃的小舅子印象其實一般,純粹是看在發妻的面子上打圓場。

“至把話說開了,阿鸞原諒了六郎的無心之失,六郎不必再躲在家裡不敢出門見人。彼此都是親戚,除夕宴把六郎也來吧。”

顧娘娘溫婉地應下了。

虎兒還在咿咿呀呀地抱著撥浪鼓啃,端慶帝逗著兒子玩兒一陣,出思考的表

薑鸞是了解二兄的。富貴堆裡養大的閑散王爺,就算登了基,舊日的積習哪容易除盡。看他表就知道,心裡指不定在想什麼八卦事。

果然,下面聽薑鶴說,“說起來,宗正卿家裡的老大,薑三郎,比朕年紀還大吧?至今沒娶親,沒兒子,哈哈!”

懿和公主忍著笑,薑鸞翻了個白眼。

前世裡薑三郎也是一把年紀才被家裡著娶了親,沒想到婚後四年抱了仨,兩兒一,是京城裡最親近的幾個小侄兒小侄

薑鶴忽然又若有所思,“哎,還有一個。裴中書,年紀比薑三郎還大吧?”他不很確定地問,“從沒見他邊跟著眷。是不是也沒親?還是在河東親了,眷沒帶進京裡?”

旁邊隨侍的宦笑道,“裴中書沒親。據說是父喪未滿三年,在守孝。”

“哦。”薑鶴點點頭,“他年紀不小了。”

邊的顧娘娘商量著,“裴中書二十大幾的,族裡怎的沒人給他張羅婚事 ?要不要朕給他在京城裡相看個貌世家,賜個婚?”

Top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