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我確實都給他們拋過手絹 第110章 折松年(3)

《我確實都給他們拋過手絹》 第110章 折松年(3)

宋爹很高興,但宋桃夭卻不高興。道:「可我不認識縣令的兒子啊。」

宋爹笑呵呵的,「不用你認識,爹都幫你看過了,縣令的公子長得好,又有才學,你嫁過去之後,肯定會過好日子的。」

宋桃夭:「但他為什麼要娶我?他竟然那麼好,為什麼要娶我這般的人。」

宋爹便瞪,「你怎麼了,你長得好,又孝順,十里八鄉的誰不知道。」

他小聲道,「人說,縣令公子看過你一次騎馬,知曉你是個厲害的。」

回去就跟縣令說了。縣令能私下裏去接濟折松年,可見是個明白人。又是知曉宋家的——折松年就一直靠著宋家接濟,他查折松年的時候,也查過宋家,他當時就覺得宋家是一戶好人家,不然怎麼會一年又一年的給折松年飯吃呢?

所以對他家的兒還是很滿意的。當然,他更加知道自己兒子的心思——肯定不是覺得宋家姑娘騎馬好,應該是長得好。

不過們,第一眼都是看臉的嘛。縣令就問兒子,「你決定好了嗎?你要是真喜歡,我就去提親。婚之後,你要好好對人家。」

縣令兒子的點點頭。他讀書不好,武也不好,但因為不是長子,所以也沒人要求他這樣好那樣好。

平平無奇的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看見騎馬而來的姑娘,颯爽英姿,燦烈的如同天上的太,自然是喜歡的。

於是就急急忙忙來提親了。

但宋桃夭卻還是不願意。宋爹氣得很,「男大當婚大當嫁,兒之事,也應由父母做主,我是很願意縣令家的,你即便是不願意,也沒用。」

但是他就這麼一個閨,也不能嫁。就算是不嫁,也該有個緣由,他手掌拍在桌子上,「你說呀——你倒是說呀!這麼好的婚事,錯過了可就沒有了!」

Advertisement

宋桃夭就紅著臉,支支吾吾的道:「阿爹,我不喜歡縣令兒子。」

宋爹聽見這句話的時候都沒有反應過來,只是氣沖沖地反問:「那你喜歡誰家的呀?」

宋桃夭扭過頭,低聲說了一句:「折家的。」

宋爹氣的鼻子都冒煙了,「我就知道是那小子!你說,你們之前是不是都眉目傳了!」

宋桃夭搖搖頭,「沒有,真沒有。他今日才說呢,他說想要娶我。」

宋爹驚訝,「他今日一說,你就答應了?你不是說之前沒有過眉目傳嗎?」

宋桃夭低聲道:「雖然沒有過,但是心裏應該是樂意的。今日他一說,我雖然很驚訝,但是高興的。」

這種東西怎麼說呢——這種東西也不用說。即便之前沒有挑明過,但青梅竹馬長大,誰也不用挑明了說。

宋爹大怒,又不好對著閨發脾氣,只問:「你決定好了嗎?」

宋桃夭紅著臉點了點頭。

宋爹就氣沖沖的跑到徐先生家裏將折松年打了一頓。

打完之後回家,見閨的看著他,倒是點了點頭,「這孩子也是我打小看到大的,如今又是個秀才——雖然是個窮秀才,但年歲還小,將來也許能做個,也算有點盼頭。」

宋爹不是個眼長遠的人,他還是擔心的。他說,「鎮子上也有幾個秀才,爹知曉的,便一個只知道讀書,不知道勞作,還要去青樓裏面裝大爺,更有一個娶了十幾房妾室——這讀書人,書還沒讀出來呢,就變這樣了。」

而且這幾個秀才,一個舉人都沒有中過。

他憂愁的很,「讀書人,兩隻眼睛只知道盯著書,他也不會覺得你比書好看,到時候你與書,孰輕孰重呢?」

所以即便之前折松年在自己跟前,他也沒想過要他做婿。

Advertisement

宋桃夭就道:「我知道阿爹擔心的,可我無論嫁給誰,都不會比他們手頭上面的立業的東西重要。」

宋爹,「但是,嫁給縣令公子,你還能圖個錢財,圖個後半生安穩,你嫁給折松年,你圖什麼呢?」

宋桃夭想了想,「就圖他這個人吧,我們自小一起長大,我知曉他的為人,知曉他的秉,他樂於助人,忠義良善,假若賊寇來了,我不能保證縣令公子會不會丟下我逃跑,但是我能保證,松年不會丟下我。」

宋爹就沉默了。

折松年這個人吧,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但是確確實實,他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對他的人品還是了解的,於是嘆息,「我很想把你嫁到縣令家裏面去,可又怕你欺負。我總是希你能安安心心過一輩子的,你若是實在不喜歡縣令兒子,那就算了吧。」

宋桃夭高高興興的,「阿爹你真好。」

宋爹卻在此時反應過來,無奈的說了一句,「——就算是賊寇來了,也不是他丟不丟下你的問題,而是你丟不丟下他的問題。」

宋桃夭就笑起來,笑得很暢快,「是呀,他可沒有我厲害!」

然後就婚,兩個人有了新家。折松年確實如同宋桃夭說的,對很好,徐先生還笑著說,「快些生個孩子,我也能幫著教他讀書。」

人老了,更喜歡稚子。但是雲州實在是,一場戰,徐先生死了。

不僅是徐先生死了,宋家的人只剩下了宋桃夭一個。

白布掛滿了整個雲州城,誰也不知道下一場戰之後,自己會不會死。

在這一場戰時,折松年確實如同宋桃夭所想的,一直守在邊從來沒有離開過,瘦瘦小小的一個人,也拿起了斧頭,出了兇狠的表

Advertisement

但是兩個人活下來了,親人卻全都死了。宋桃夭沉寂了一個月後,跟折松年道:「我們離開這裏吧——我們不要在雲州了。」

折松年卻搖了搖頭,「我也想離開,但是——但是我更想讓這裏的人都活下來。」

他不是說冠冕堂皇的話,他是說的真心話。從他爹娘開始,這個念頭就一直繞在他的上。

為什麼要死那麼多人呢?一代又一代的人死在這裏,他們能不能活?

他低沉著聲音道:「扶風縣每一年都要死掉很多將士,雲州城裏,也要死掉不老百姓,但是君主有令,城失人亡。若是雲州城沒了,咱們大秦也就沒了。」

所以這裏退不得。

他堅定的道:「桃夭,終究有一日,雲州百姓不會顛簸之苦,我們的孩子也會健健康康的長大,家。」

宋桃夭看著他的臉龐,沒有再說要走的話。

第二年,他們的兒出生了。這可真是喜事。宋桃夭臉上的笑一直都是徜徉著的,說,「你快點給取個好聽的名字,你看長得多好看呀。」

折松年手忙腳巍巍,心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一點也不相信自己有兒了。

好一會兒心才定下來。他看看外面的天,道:「如今還是晨時,不如就朝煙吧?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宋桃夭點了點頭,抱著兒搖啊搖,「好呀,那朝煙了。」

折松年的心的,「我們有兒了,明日我就去告訴長輩們。」

宋桃夭臉上的神和得很,「好啊——要是阿爹阿兄和先生知道了,肯定會很高興的。」

他們兩個人是兩家唯一的後人,如今這個小丫頭也是兩家唯一的後輩。

是該要去墳前祭拜的。

一對年輕夫婦開始養育孩子了。但一日又一日,因為多了一個孩子,所以矛盾也多了起來。

宋桃夭不止一次跟折松年說,「煙煙要買的東西很多,你之前借出去的銀子如今就要回來吧,咱們自己窮自己苦可以的,但我不願意孩子跟著遭罪。」

折松年臉上就面

「咱們家還能撐一撐?」

不是他不願意去要錢,而是一共借出去十兩銀子,分別借給了三個人。一個已經死了,留下孤兒寡母,現在去要不合適。一個剛死了老父親和兒子,正在傷心頭上,去要也不合適,還有一個是纏綿病榻,那個錢是給他買葯的活命錢,更加不能去要了。

他這麼說給聽,宋桃夭只恨恨地瞪他,也沒有多催促,嘆息一瞬之後,下了死命令,「你以後不能再往外面借銀子了,你這樣做,只會讓我們母苦,難道你忍心讓你的兒吃不飽睡不暖嗎?」

折松年自然是不願意的。他願意用他的命□□子和兒的命,他說,「我以後一定會注意。」

可是他裏說,卻心也不夠堅定。雲州可憐的人太多了,他只能把大部分銀子帶回來,然後留一點,給那些即將要死的人買點吃的。

宋桃夭其實知道他在這麼干,但也沒有說什麼。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是在救人,是在救命,不能阻擋他去活人命。

過苦的人都知道,當之中時,若是有人來手幫自己一把,便是再造之恩。

宋桃夭就只能默默地看著。銀子了,便開始綉荷包去賣,孩子了,就給煮白飯,自己吃稀飯。

折松年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是當他從書館回來的時候,當一個垂死之人出手時,他還是給了他兩個銅板。

兩個銅板能買一個包子。能吃幾碗稀飯。

但是宋桃夭卻在今日為了兩個銅板發了脾氣。

「你以為你是誰——你以為你是他們的神明嗎?折松年,你是一個人,你承認吧,你如今還只是一個秀才,你還沒有做呢,你管天管地,你管得了所有人嗎?」

折松年低著頭不說話,愧又沒有主意。

雲州開始乾旱了,有人開始吃土,有人開始自殺,他看見了沒有辦法,他的心也很煎熬。

他很怕自己會把大部分銀子給這些人,所以每天只在上帶幾個銅板。

可是每天幾個,一個月下來就是很多,家裏還是不夠吃的,孩子也很久沒有買裳了。

折松年愧疚的低頭,「我對不起你們。」

宋桃夭罵了他一頓心裏好多了,可要愁道:「這個世道,如今已經了。咱們走吧,咱們不是一定要住在這裏的罪人,咱們離開這裏,去一個沒有戰沒有乾旱沒有瘟疫的地方,只要活著就好了。」

折松年依舊沒有答應。

宋桃夭又氣又惱,最後道:「實在不行,我帶著孩子走。」

可是又能走到哪裏去呢?還是留了下來。只這麼折騰一次,折松年又能好些。他也不出門了,也不管事,只讀書,不施捨。

之前有人借了銀子也還了回來,他很高興,將銀子捧到宋桃夭面前,「你看,還有銀子的。」

宋桃夭卻已經不想跟他說了,「本來就是我們的銀子,他還了回來,我這恩戴德嗎?」

折松年就不敢說話了。

宋桃夭看著他就一肚子氣。不過,他也有好的時候。

兩人生下一個兒之後再沒有懷孕,外面三姑六婆說得難聽,折松年就在外面說是自己的原因,是他有問題,從不肯讓被人說道。

有些跟他不好的人暗地裏罵他斷子絕孫,他也不在意,回去就抱著兒哄,「我們家煙煙是世上最好的姑娘。」

「當然,比煙煙更好的還有家阿娘。」

當宋桃夭把這些事說給京都的表姐蕭灼華聽時,就在心裏直言,「若是為丈夫,連這點的做不到的話,那也不能稱之為丈夫了。他只是做到了最基本的,你卻已經開始恩戴德,這不像你。」

「你一定要知道,當初你嫁給他,不是為了貪圖他什麼錢財,而只是貪圖他對你好。他對你好就是應該的。」

宋桃夭就覺得表姐說得很對。而且他們應該過的更好才對,如今因為他四接濟人,自己也過得窮苦起來。

兩人又開始吵架,折松年如今也不敢保證自己不會借錢了,他只能保證不會借大錢出去。

宋桃夭唉聲嘆氣,卻也從來沒有後悔嫁給他過。這種人,怎麼說呢,你也不能說他是個壞人,只能說他是個大好人。

大好人是對外的,不是對自己。

這種矛盾在一日又一日的激化,化中慢慢的開始堆積,再也不像之前那樣和好。

不過彼此還是相的。等到折松年要快要離開雲州去京都趕考的時候,宋桃夭也就開始態度化。

好人確實有好報的。折松年收到了好幾人送來的銀子。

這都是給他進京趕考的,一家一戶湊起來,湊了不

折松年想要給宋桃夭留下一半,宋桃夭卻搖頭,「你出門在外,窮家富路的,還是自己帶著吧。」

折松年還是留了一半在家的米缸里。

他自己風餐宿,就這樣艱苦的到了京都。

而此時宋桃夭也發現自己懷孕了。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以為自己一輩子只能有一個孩子了。此時的人還是喜歡多子多福,就寫信告訴折松年,「你快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吧,估計等你回來,都已經出生了。」

折松年接到信之後笑得合不攏,馬上寫了回信,「無論是男是,都夕嵐。跟煙煙一樣的詩句。」

然後想了想,道:「夕嵐多被古人所用,比如有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等詩句。」

宋桃夭不識字,自然也不會寫字。都是要去找人寫找人看的。

讀信的人說這句詩的時候,已經六個月大的肚子了,聞言肚皮說,「可真是一句怪詩,又有雨,又有太,還有飛鳥——」

真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