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不負嬌寵 第443章 挖

《不負嬌寵》 第443章 挖

傍晚,李壽從驪山回來。

或許是有了前兩次的巨大衝擊,這次李壽並沒有太過異常的表現,唯有眼底有些寒意。

跪在廊下等候差遣的丫鬟見他進來,趕忙迎上來。

李壽在丫鬟的服侍下褪去鞋子,只著羅進了堂屋。

唐宓親自迎了出來,抬手接過李壽的外,關切的看了看他的神,見他緒還算穩定,這才略略鬆了口氣。

「如何?」

唐宓和李壽進了寢室,外間依然是那兩個善口技的丫鬟在表演。

唐宓將茶盞送到李壽手裏,低聲問道。

李壽喝了一大口,方長長吐出一口濁氣,道:「李貴被我一詐,果然說了實話。」

原來,當年李貴並沒有直接被送出城,而是被其父安排去了親戚家躲避。

那時李父也只是擔心李立德會殺人滅口,但沒有切實的證據。

且李立德對他依然很信任,實在不像是要卸磨殺驢啊。

人都有僥倖心理,李父也不例外。

他將李貴送到親戚家,不過是以防萬一。

再一個,李父手裏還有一些李立德讓他辦事的證據,他想著,自己真若是出了意外,也好第一時間給李貴。

也正是這個安排,讓李貴知道了最關鍵的問題——李立賢的骨葬在何

「他老人家被葬在了什麼地方?」唐宓有種預,李立賢埋骨之地恐怕不是太妙。

果然,一提起這個問題,李壽的俊瞬間黑了。

Advertisement

他將茶盅放下,用手指了指榕院方向。

唐宓的櫻瞬間變個O型,什麼意思?

李壽幾乎是從牙出這幾個字,「就在那棵榕樹下!」

哈?

唐宓整個人都不好了,已經猜到李立德不會給李立賢找個風水寶地安葬。

可、可把人埋到樹下面,這、這就有些過了吧。

難怪每次路過那棵榕樹的時候,總有種不太好的覺。原來這下面竟埋著一骸!

李壽用力抹了把臉,沉聲道:「李貴說,據他父親所言,這是曾祖父自己的意思。他活著不能跟自己的兒孫相認,死了便想就近埋葬,好親眼看著他們健康長!」

唐宓合上,略略一想,便有些理解的點頭:「也是,曾祖父唯一的牽掛,估計就是四個兒子了。」

對於一個終生凄苦的人來說,兒孫便是他最大的寄託了。

為了能跟兒孫們挨得更近一些,哪怕是埋在的樹下也願意。

「我想將他老人家的骨迎出來!」

李壽沉默片刻,忽的說道。

唐宓知道,李壽說這話,一來是真的心疼未曾蒙面的曾祖父,二來也是想確定李貴的說法是否屬實。

畢竟,李貴有過瞞的前科。

誰又能保證,這次他不會說謊?

李立賢的骨是扳倒李立德的證,李壽在發起總攻前,必須確保證是否真實。

唐宓說道:「應該的。不過,不能驚任何人。」

Advertisement

「嗯,貓兒說的是,這事確實不易聲張。」

李壽心底里還有個希冀,希李立賢的份如他和唐宓猜測的那般。

如此,他這個李氏子才能做得理直氣壯,也能底氣十足的跟李立德算總賬。

但不管李立賢的真實份如何,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他是李壽的嫡親曾祖父。

李壽可以不要這李家,卻不能背棄自己的祖宗。

李壽和唐宓又商量到了半夜。

第二天一早,李壽像往常一樣去了戶部衙門。

第一批海鹽已經運抵京城,聖人親自驗看過了,確定這些鹽的極好。

在仔細詢問了製鹽的過程后,聖人更加高興。

好啊,又便宜、又好,這樣的鹽上了市,不愁沒有銷路啊。

鹽順利買賣,府收取鹽稅也就水到渠

而那些世家、豪強把控的私鹽,呵呵,聖人沒說話,唯有冷笑。

李壽已經命人跟京城以及附近郡縣的鹽商取得了聯繫,並廣發請帖,邀請他們來參加拍賣鹽引的拍賣會。

當然,與請柬一併送出的還有「惠民鹽」的樣品,還註明,「惠民鹽」的價格比市價低三,還可以大量供應。

哦,至於這「惠民鹽」則是聖人在查看了海鹽的,以及聽聞了李壽的平價鹽計劃后,一時龍大悅,揮毫給平價鹽賜的名字。

那些大大小小的鹽商們,才不管這海鹽是「惠民鹽」還是「平價鹽」,他們只在乎一件事:鹽的價格果如李侍郎說的那般低?

Advertisement

抱著這種疑,接到請柬和樣品的鹽商們齊聚京城。

就連那些私自煮鹽、賣鹽的世家、豪強們也都聽說了這件事,紛紛派人前來京城探看究竟。

一時間,京城風起雲湧,無比熱鬧。

李壽忙得腳不沾地,李家人也聽聞了戶部要舉辦什麼拍賣會的事,知道李壽作為戶部實際的掌舵人,定然非常繁忙。

所以,哪怕李壽時常不見人影,李家人、乃至李立德都沒有懷疑他忙裏閒,還兼顧了一下自家的私事。

這天夜裏,李壽和唐宓站在榕院後面的小院裏。

因為李其琛並沒有侍妾,所以東西院都空著,而這院是西院相連的院子。

西院都空著,就更不用說這小院了。

平日裏,除了使丫鬟前來打掃衛生,便再無人前來。

李壽將地點選在這裏,也恰是出於這種考量。

「郎君,人都安排好了?」

唐宓披著披風,初夏的夜晚,還是有些涼意。

看了眼黑漆漆的院落,又掃了眼四周,低聲問道。

「嗯,黃字營的人我都撒了出去,確保小院周圍百步無人能夠靠近。」

李壽也裹著披風,神肅穆,彷彿在進行一項十分莊重的儀式。

「那人可行?」

「嗯,我在死囚牢裏提出來的人,祖上幾代都是金校尉,家傳的手藝。」

不過是從榕院挖個地道,對於整天在地底下討飯吃的盜墓賊來說,再容易不過。

漸濃,不遠打更的僕役已經敲了三下,榕院的燈漸漸熄滅了。

一片寂靜,除了朦朧的月,再無其他的亮。

李壽輕輕揮了揮手,示意可以行了。

一個黑瘦的人影在屋子裏轉了一圈,選定了一個位置,然後撬起地上的青石地板,用鏟子拚命的挖著。

那個把他從死牢裏帶出來的郎君說了,只要他連夜打通這個地道,找到郎君要找的東西,明日他便可以去驪山大營戴罪立功。

雖然不是直接赦免,可好歹有了活命的機會。

所以,那黑瘦男子使出了渾解數,拚命的挖著、挖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