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節 京師(47)

100% / 2687/2688

按照周樂之的想法,有梁存厚這樣一位“知己”的存在,王老爺大約會將先生介紹給玉源社,然而他完全猜錯了,先生自始自終都不知道玉源社的存在。

去和玉源社流的,居然是他周樂之。

“你去玉源社,互通有無,什麼話都可以說,唯獨兩件事說不得:”王業浩叮囑道,“一是爐石仙人;二是‘天書’。”

“先生寫得那些書呢?若是有人請教,要不要……”

“無礙,髡學上,大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是,小的明白了。”

“你之后見我,不必自稱小的,稱‘學生’就是,日后也算是我幕中的先生了。”

周樂之大喜,立刻跪下磕頭,口稱:“多謝老爺恩典。”

原本他在王府屬于“妾未分明”,雖說算是“爐石道長”的弟子,實際和王家的奴仆差不多,見到王老爺得跪下行禮,口稱老爺;現在起,他就是正兒八經平禮相待的“先生”了。這對他這個讀書不的農家子弟來說就是人生的一大飛躍了。

“用心辦事,日后不得也是一個國子監監生。”

“是,還要請老爺多多提攜。”周樂之學著讀書人的模樣一躬到底。又問道:“若是有些問題學生也不知道,可否請教周先生之后再作答?”

“不妨。只是莫要他們知道便是。”

周樂之在玉源社的亮相立刻引起了社員們的轟。其時的玉源社攏共不到七八個人,除了梁存厚之外,就是廣州讀書人中間一個極小的圈子。

梁在選人的時候頗為用心,單純的對髨賊髨興趣的人他并不會就此收他社,畢竟這些件新奇好玩,幾乎人人有興趣。而要對髨賊髨有些見解知識的人才能社。

但是再有見解,也不過是一知半解,哪有周樂之這般條理通達。去了兩三次,儼然就了玉源社的“髡學大師”了。梁存厚便約他每月來廣州兩次講學,傳道授業。

至于先生的著作,倒沒引起太大的轟――隨著澳洲人重返廣州,許多澳洲書籍也開始出現在市場上。梁存厚派人購置之后,除一本留在玉源社之外。在送一本往肇慶。

先生對這些書的反應不一,大多數是頗為贊賞,還用它做課本來講授。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