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寫它?
試問道家圣人損之又損,損到幾乎什麼都沒有,他求的是什麼?
求的是‘一’!是什麼都剔除后,僅剩的唯一的‘一’。
所以圣人的‘我若’,其實是‘我若一’。
這道奇詭試策題的出題人欣賞的就是道家圣人這種求‘一’的修之法,而不是欣賞道家的‘一’。
道家圣人求的這個‘一’是什麼?
是寂寞無為。
那麼儒家圣人呢?
自然是正心有為。
趙戎若是沒有看破這一點,寫‘大佬說的對呀對呀’,然后傻乎乎的往全盤贊同道家圣人與他的‘一’這個方向答題,那就是茅坑里點燈。
所以趙戎準備用‘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破題,贊道家圣人‘若’的修法,但卻旗幟鮮明的站儒家的‘一’。
它大致意思是:
在下確實在個人生活這些方面損之又損,無為不爭,像個愚人,但是在‘天地立心生民立命’這等天下大事上,不可不為,傾力有為!
因而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趙戎突然取過涂改工,將這句話涂抹去了。
“不善,太過寬泛,不夠亮眼……有了!試試這個。”
他換了張多余備份的新答紙,重新提筆寫道: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有道正焉。
頓筆。
趙戎仔細看了眼,想了想,忽然又將這答紙折起,作廢。
“還是不善,太過直白,不夠出彩。”
他里念念有詞,微瞇著眼,邊若有所思,邊隨意掃過前方瞌睡的胖先生與周圍正剛剛閱讀完試策題紛紛面憂難的考生們。
最后,趙戎眼簾頓開,迅速伏案,在嶄新的答卷上筆走龍蛇。
這一次,他也只寫了寥寥八字的破題詞:
簞食瓢飲,不憂反樂。
出題人用《道經》中圣人言,那他也用儒經中的圣人言。
破題詞出自某位圣人典故: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眾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你寫道家圣人與眾人,一一余;本公子也寫儒家圣人與眾人,一樂一憂。
而且破題詞還是妙典故。
這波呀,是四個二帶一對王,絕殺!
趙戎會心一笑,領頭最難的破題詞完畢,猶如畫龍點睛,接下來的‘描繪龍’,他輕車路,筆走游龍。
約莫半個時辰后,趙戎全部寫完,收工。
卷子從頭到尾檢查了遍,確定沒有錯別字后,趙戎擱在一遍晾墨。而他則直接收拾起了東西,準備走人。
直至此刻,距離開考才過去大半個時辰。
而作為主課的經義考核,時間才過去不到一半,整座學館從甲到癸十個考場,未有一人屁離開凳子,六堂學子們,饒是其中庚字場里最矚目的魚懷瑾也是全神貫注,面對最后一題都正在焦灼的構思破題……
然而某人已經開始在煩惱怎麼離開了。
……
————
PS:昨天傍晚睡過頭了,凌晨才昏昏醒來,對不起兄弟們,為你們肝五千字補償昨日欠更!
天道无常,天道无情,包容万物,游离其外。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恩无怨,无喜无悲。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本书被誉为小说洪荒流鼻祖,但其中所蕴含的“杀戮天经地义”、“生命如同蝼蚁”的思想也招来许多批评,另外小说其中所述的神话内容其实与中国传统神话体系区别很大,很容易造成误导,遭到佛道人士驳斥。
【無敵爽文+女帝+甜寵】 世俗富家子秦天,在仙女的帶領下加入了崑崙劍派,成為了崑崙小師叔。覺醒簽到系統,開局簽到獲得神秘功法。本來想躺平簽到修煉的他,卻被躲避追殺的絕情女帝拜師。沒辦法了,從此女帝過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