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咎想到“廣告”法兒就是“文以載廣告”。
這段時間李咎已經編好了基本教材,文學相關一大本,數學相關一小本,基本科學常識一小本,只等農忙過去、生產部分轉移,接下來就好上課了。
自從王得春接手了賬簿子,自家產業全面開花步正軌,李咎反而得了閑。
他讓阿柱帶著初三和十八兩兄弟往青山縣的書肆將各書本都盤了一冊回來,沒日沒夜略看了遍,大致弄清楚了文學發展的階段。
大約相當于地球位面的元、明之,雜劇已經興起,也頗出了些好本子。
李咎重點看的是歷史和雜劇,一邊看一邊和地球位面做對比,發現相似的地方很多。比如這個位面也出現了三國鼎立的時代,當時也有一大批英雄豪杰,其中一部分名人和地球的名人還是相同的,流傳下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并且這些故事與地球上的故事也頗有相類之,例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白渡江。
但是《三國演義》這部巨作還沒問世。
李咎在計劃的第一欄寫下了《三國演義》,并且將楊慎寫給秦漢的那首臨江仙謄抄在旁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事,都付笑談中。”
……
李咎準備用連載的形式發布《三國演義》,這樣又能給大家足夠的時間悉、傳抄劇,又能給他足夠的時間修改不合時宜的容。
嗯到時候讓大發明家黃月英發明一下青山筆(鉛筆)和青山泥(水泥),再讓貂蟬穿上“青山虹霽”(月華尾)跳個舞,再讓大喬小喬用青山皂(香皂)洗臉,用青山胭脂(未來即將上線的彩妝線)打扮。
以《三國演義》橫掃幾百年譽全球的威力,帶一下青山縣的“特產”,問題應該不大。
等改抄完《三國演義》,再把《竇娥冤》《西廂記》《牡丹亭》給它抄了,到時候有什麼新貨都給植進去,一定要把青山縣打造江南的典故中心,如此,文人墨客即便自己不來,也得用上青山縣的典!
什麼石榴、郁金,在傳世之作里常有出現,如今也該到月華了!
李咎讓孟田旺去主持改良紙張和油墨,也是這個原因。他需要將書本的本降下來,才能讓自己的故事能傳揚得更遠。
同時,等農忙一過,李咎馬上回將讀書識字掃盲這件事提上日程,不出今年,青山縣的底層人民識字率會有個飛躍,會有更多人能看得懂、復述李咎的故事。
識字率和傳播本直接決定傳播效率,考慮到蜂窩煤是今年秋末冬初的項目,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李咎不準備搞出新東西來分薄既有產品的影響力,那麼中間這幾個月用來解決識字率和傳播本,比較合適。
染織陳也是有一定鑒賞力的,看了定場詞,就拍掌道:“好!”
李咎道:“只可惜不是我自己所作,乃是一位大才子的名篇。”
說罷,李咎又落下了“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句。
染織陳道:“這句不假,不過中間的這幾個彎彎曲曲的符號是什麼?”
“乃是句讀(dou)。”李咎道,“這個故事我預備命人印在紙上,去外面傳播,要請那些說書的、認字兒的給大家念出來。我覺得加上句讀之后,說書的能說得更明白些。你看,一撇是中間停頓,一個小圈兒是一句說完了。”
李咎說完,對照所看的本位面歷史,又往下改編了兩段,例如這個位面沒有秦朝,那“周末七國紛爭,并于秦”就需要改為其他的表述。
古代已經有了句讀,只是缺乏一個系統的約定符號罷了。李咎拿出來的只有逗號、句號和冒號三種,還未涉及引用、嘆詞,因而很好理解。
染織陳看了一段就明白了這些符號的意義,對李咎是更加服氣了:“先生神人也。”
李咎道:“不敢當,乃是先祖的智慧。”
第一章是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如果能配上圖畫就更好了,至樂意看的人會多一點,也更方便夾雜廣告。
“陳兄,煩請幫我找個能畫畫的人。畫工不用太好,也不需要是知名的人,只要能把人畫好就行。”
李咎速寫了一幅三兄弟結義的線圖,雖然只有線條,劉關張三人的形象、背景、脾躍然紙上,襯著山石草木,栩栩如生。
他將速寫給染織陳,道:“就照這樣,讓人臨摹,選個好的定下來。等油墨和紙做了,就刻雕版,拿去印刷,一次能印幾百份,豈不痛快?”
“包在我上。”染織陳痛痛快快地答應下來,收好畫紙,又催他繼續寫,“這兩段就極好,十常侍禍國殃民,然后呢?”
李咎記得住節,卻記不住那麼多原文,哪里還能繼續往下,當即笑回說要去翻翻祖上傳下的書再抄出來。
染織陳再三叮囑,原稿抄完趕給他送過去,還有別忘了那個床墊也給他弄一個,順手又揣了一瓶好酒,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去辦事了。
宰者宰相,執者執政。 上輔君王,下安黎庶,羣臣避道,禮絕百僚,是爲宰相。 佐政事,定國策,副署詔令,爲宰相之亞,是爲執政。 因爲一場空難,賀方一邁千年,回到了傳說中“積貧積弱”同時又“富庶遠超漢唐”的北宋。一個貧寒的家庭,一場因貪婪帶來的災難,爲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韓岡開始了向上邁進的腳步。 這一走,就再也無法停留。逐漸的,他走到了他所能達到的最高峰。在諸多閃耀在史書中的名字身邊,終於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宅男文科生穿越到一個莫名其妙的大明朝,起點很低,身爲粗鄙小衙役,科舉之路是沒指望了,且看主角如何歡歡樂樂從市井之間走出一條另類風格青雲之路.順便揭秘大明官場體系的種種規則!
一朝穿成廢物皇子,李準繡口一吐便是半個詩歌盛世,抬手就千古文章,轉眸翻雲覆雨!史學家:天下文人加起來不足他半分才氣!皇帝:他竟是皇朝的未來!將軍:他若肯為將,這天下便是我朝江山!商人:任何行業,他都是霸主!
打工人辛晴,一朝穿越,高粱地里遇險,卻被個俊美少年訛上了。凌云璟:我救了你,你得報恩。辛晴:這劇情好熟悉……什麼?我穿書了?眼前這痞帥少年就是將來一統天下的男主?身為炮灰,她當即拍板:抱大腿,蹭光環,保小命!從此一路開掛,披荊斬棘,踏上人生巔峰。只是少年看她的眼神,也慢慢不對勁兒了。凌云璟:大腿給你抱了,光環給你蹭了,身子給你看了,心也被你占了,你想拍屁股走人?門都沒有!跟朕回宮,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