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致對著《三國演義》就像對著自己的人一樣,抄書都上頭得很,一邊給李咎抄張的大字兒版,一邊還能給自己謄抄個修版。
兩個書學拼音也很上心,多拿一份工錢呢,可不能丟了這樣的好差事!他們后面還有王得春從李園和牙行挑選的適合的孩,隔三差五的就帶來“面試”,李咎頗留下了其中幾個,顯見若是有變現好的,就要分他們二人的工(主要是工錢)。因此他倆學得十分賣力。
沒多久,黃致的兩個書在試講中表現合格;找來的說書先生也將《三國》既有的故事敷衍得滾瓜爛,自己放著李咎給的曲子配了錚錚淙淙兩段胡琴小曲兒,還學會了用醒木折扇等道;黃致也已經抄完了現有的章節,還有閑逸致仔仔細細寫注釋;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李咎算著日子,趕在梅雨來臨、農忙起來之前,把第一章的前二千字到了遮雨棚的看板上,正反兩面都滿,一頭一尾的再上兩張畫。
再過一二個月,梅雨就要到了,在此之前還有些難得的晴天,正是說書傳道的好時間。附近的人、路過的人,在棚子底下歇腳的人,都被出來的畫兒吸引了視線。
他們可能不知道什麼“十常侍”“諸侯討董”等等,但是劉關張桃園結義的傳說流傳千年,婦孺皆知。大家一看畫的三個人,賣草鞋的慈眉善目,一條虬髯大漢金剛怒目似的,一個國字臉大漢就差把忠義寫在臉上,配的又是桃花林的背景,一看就讓人想到了《三國》。
說書先生將說書的桌子擺上,醒木折扇也放上,先將胡琴一托,拉了個新樣小曲兒,卻略過了普通百姓不大好懂的《臨江仙》,從《三國演義》的介紹開始:“各位街坊四鄰,親戚朋友,咳咳,小老兒本是在得月樓說書討飯吃的人,給大家伙兒湊個趣,就算是小老兒說著了。前月里呀,這李園的李老爺得了個亙古未有的好故事呀,就讓小老兒我說給大家聽。您若是不忙,就略聽一耳朵,若是覺得不好聽哪,您掀了小老兒的攤子,小老兒也不生氣……”
伴隨著叮叮當當的引子曲兒,好些閑著的人就圍了過來。尤其是那些老人小孩兒,還有在家做活計的眷,平時也沒什麼好玩的事,突然聽得有新故事可以聽,橫豎無聊,便愿意聽一耳朵做消遣。
說書先生將曲子拉完,醒木一拍,就說上了正題。
說書的這套詞兒和原文并不能完全對上,加了許多細節部分。比如若寫有人壞,在書里可能一句話將他做的壞事帶過去就完事了。但是在說書的這里,卻必定要將這個壞人的行徑活靈活現地演出來。在青山縣里,說書的一天就說那麼點容,它要求涉及的節湊、完整、沖突激烈且留有懸念,這就容不得在一天的那點故事量里塞進去太多人和線索,又要求每個人要模板化、名片化、板式化,以致于一提到這個人,觀眾們馬上能想起來“這是個好人”“這是個臣”。欣賞這門藝的人基本是普羅大眾,這又決定了說書先生塑造人的手法不能復雜,不能炫技,必須要簡單直接干脆地抓住人心。
因此,說書先生從漢室傾頹、臣禍國說起,配上胡琴一時嗚咽一時激昂的曲子,將個世景象襯托得如見如聞,直把聽眾聽得面同。再將話題一轉,來到了十常侍國和黃巾起義,又渲染了一番十常侍的可惡,順便提一些兒幾方勢力的關系。然后又是大賢良師張角揭竿而起,來勢洶洶,直犯幽州。他扎扎實實有一把好口才,人描繪的栩栩如生,那些世慘狀、戰事張,更是讓人臨其境,把大家的胃口吊得高高的。
說完張角,說書先生將故事說到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上。說劉備“乃是一個大英雄,子極寬和,不好說話”,又要舉例一些編造的故事說明,說張飛關羽,也是如此竭盡所能,把三個主角鋪墊得花團錦簇。
一番詳盡敘述,到三人結義完畢,要謀劃投軍破賊了,說書先生將折扇一收,只聽一聲輕響,他道:“他三人都是不世出的英雄,小小賊寇,雖有數萬人,又何懼哉!但若要問如何破得,中間卻有個緣故,今日且不細表,初七我再來與大伙兒分說。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說罷他收拾起東西來,真個要回去了。這時候來聽說書的早就里三層外三層圍了數十人,還有好些婦人們抱著孩子趴在墻頭聽,正是如癡如醉的時候,這個說書的卻要走了!立刻的那幾個站得最近的年仔就鼓了起來:
“別走啊,你這才說了多,怎麼這就下回分解了!我認得你,你在得月樓一天能說倆時辰,怎麼今兒只得一半時間!”
“就是就是,咋個這就走了,這才到哪呢,結義了就沒了?后邊兒是啥呀?”
“我曉得后面的事,后面是要去幽州跟著公孫瓚打黃巾哩!”
“公孫老兒都是討董的故事哩,這里頭還有恁多人,怎麼就是去幽州了!”
……
眾人議論紛紛,說書先生假意安了許久,最后裝作無奈的樣子,道:“非是小老兒故意拖延,實在是咱們老爺寫的本子,我也看不大懂,得老爺和咱細細講解來。老爺已經把故事寫到了三英大破賊軍、投盧植、伐張角,但是我這里還沒編完說本哩。老爺寫的故事就在這幾張紙上,你們等不及的,自己看了便是。”
眾人心里正著,恨不得把李老爺攔住了問后面的故事,聞言嚷嚷起來:“斗大的字它認得我,我又不認得他,如何看得!咱們這樣的人,也配認字兒?”
說書先生又忙安一番:“這字兒好認得,咱們老爺發明了一個極簡單的辦法,我學著用了用,嘿,就一天功夫,我也能磕磕絆絆地看幾個字兒嘍。你們要想看啊,我個小秀才教教您大伙兒?”
眾人還在興頭上,聽得后面還有投盧植、伐張角的戲份,忙他去請先生,說書先生這方將黃致的書從里頭倒座房了出來,假意一番囑托,又是“您請累,實在老爺的話本寫得太好了,大家都沒聽夠呢”又是“勞您行好,教教大家怎麼認字兒”云云。
當著眾人的面,說書先生將事托給了書,自己回李園去了。才一進門,只見李咎和黃致正在門后坐著,一人一把搖椅,一壺茶,擱那邊聊天邊聽靜。又有初三郎和另一個書以及吳雙一在一旁候命。
李咎見說書先生圓滿完任務,笑道:“果然沒看錯人,先生好本事,說的好,引得也好,是個人才。下次說書啊,給您漲個工錢——這世上金不難銀不難,就是人才難得啊!”
一個新婚之夜遭遇重大變故的古代王妃穿越成一名帶著弟弟妹妹集體自殺的現代農村留守兒童,從此開始了她在一千年之後的現代生活。 至於感情,則是一道關於坐在寶馬車裡哭還是坐在自行車後笑的選擇題。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穿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村姑。村姑就村姑吧!姑娘我只想過平凡日子,種種田,養養花。蝦米?爲情自殺?情郎死了,她卻被十里八鄉的人唾罵,天降掃帚星,斷子絕孫星,造孽剋夫星……連累父兄下獄,母妹受欺,還有一大堆極品親戚。這小日子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柴米油鹽,事事鬧心。窮鄉僻壤,觀念閉塞。沒有良田
太子蕭錦言是個講究人,對另一半要求很高,擁有讀心術后要求更高。奈何身邊美人無數,卻沒一個是他的菜,直到看見一條小咸魚,嘴甜身子軟,正合他胃口,“今晚你侍寢。”作為混吃混喝的小咸魚瑟瑟發抖:“殿下,我還沒長開呢。”*沈初微一朝穿回古代,成了太子爺不受寵的小妾,琴棋書畫一樣不會的她,以為是混吃混喝的開始,卻沒想到被高冷太子爺給盯上了。徐良媛:“沈初微,你最好有點自知之明,今晚可是我侍
劉琦穿越成劉表的兒子,開局迎娶蔡琰。貂蟬一臉崇拜:天下才氣十斗,郎君獨占八斗。郭嘉:主公的謀略,天下無雙。曹操抬頭望天:論狡詐多謀,我不如劉琦,他才是真的亂世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