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錦繡大明 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倉的貓膩

《錦繡大明》 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倉的貓膩

果然,一聽他報出這個數字,酈承綱還沒有何反應呢,酈承縉已忍不住抱怨出聲了:“什麼?五百石?你以為糧食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我們去哪給你找五百石糧食來填這個窟窿?”

“老三,稍安勿躁。”酈承綱看了自家兄弟一眼,喝止了他的抱怨。其實他也明白蔣充所言非虛,常平倉里是個什麼況他比蔣充更清楚。可要他拿出這許多糧食來,卻也到有些為難:“五百石可不是個小數字。雖然我們酈家在諸暨各鄉都有不田產,可畢竟產量有限,還有一部分得上縣衙……”

“下自然明白湊齊五百石糧食不容易,可這實在是沒有其他辦法哪。”

“我倒是可以出筆銀子去購買糧食,但這麼一來,必然引人注意,反而不。”酈承綱在仔細思索后,提出了折中的辦法:“這樣吧,我們酈家給你準備三百石糧食,其他的由你自己去想辦法。”

“這個……”蔣充看得出來,這已是對方能做到的極限了,再想要求更多,只怕連這三百石糧食都未必能得到,便只好有些不安地點頭道:“那下就多謝酈員外援手了。”

“你且先回去,這兩日里,我便讓人把糧食送過去。”

待蔣充走后,酈承縉才一臉不以為然地看著兄長:“大哥,這麼做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我們有必要為了這麼個主簿就拿出這許多糧食來嗎?難道你是怕他因此事被府定罪而牽連到我們麼?”

酈承綱有些恨鐵不鋼地看著兄弟道:“老三哪,你什麼時候能學著把目放長遠些?現在整個諸暨縣,有誰不知道他蔣充是我們的人?就算不牽連到我們,蔣充一倒,我們酈家在縣里的地位和聲勢也必然一落千丈。宣家這些天的況你也是看到了,表面看著似乎沒有太大影響,可事實上他們的生意已差了許多。這便是宣闖被那楊縣令拿下的后果了。難道你還沒有從這事上學到什麼嗎?”

Advertisement

“這……”酈承縉一時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而且要賺錢也不必急于一時,細水長流才是生財之道。現在些糧食不算什麼,今后我們有的是辦法拿回來。”

雖然對酈承綱的這一番話有些似懂非懂,酈承縉還是點頭稱是,再不敢說什麼反對的話了。

正像之前蔣充所擔心的那樣,幾日后,在對縣衙的賬冊一番查看,有所了解之下,楊晨便提出了要往常平倉中一看的要求。

其實作為縣令,自有掌管一縣錢糧、刑獄、教育等等一系列的權力,想要去倉庫看看也是理所應當的,甚至都不必征詢手下人的意見。有些員新上任便會去做,并借此燒那三把火,但楊晨這個諸暨縣令顯然無法照常例行事,直到為半來年后,才提出這個要求。

對此,心中發虛,又已有所準備的蔣充自然不敢反對。于是在十月中旬的這天上午,縣令楊晨便在蔣充以及其他人的陪同下來到了位于縣城東南角的常平倉。作為他最信任的兄弟,楊震自然也在其列。

當楊晨走出轎子,放眼打量這座看上去著實有好些年頭,顯得很是殘舊的倉庫時,他那兩條眉就忍不住絞在了一起:“蔣主簿,這倉庫該有幾十年沒有修繕了吧?”

“額……確實如大人所言。不過縣中財政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楊晨嘆了口氣:“而且這兒的地理位置也不合適,都毗鄰浦江了,不但要擔心水淹進城來會影響到這個常平倉,而且這里的糧食也易哪。”

沒想到楊晨只在倉庫前一站便看出了這許多問題來,蔣充心里更是發。只在那賠笑地點頭道:“大人果然是目如炬,看得深遠。可是……”

Advertisement

楊晨卻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說話:“本知道,這也怪不得蔣主簿你,畢竟這倉庫建在此地也有好些年頭了,你也不過是蕭規曹隨罷了。”

蔣充略松了口氣,趕手一引:“大人還請進倉查看。”

楊晨若有所思地看了蔣充一眼,這才抬腳向前走去。此刻,倉庫中的三名吏員和五名看守也在糧庫大使田忠的帶領下迎了上來。

兩邊相遇,又是一套禮節,楊晨這才得以走進那顯得有些幽深的大倉庫中。

這常平倉足足占了五六畝的地,當然不是用來儲放糧食的,縣里也沒有這麼多糧食給它存放。除了一半倉庫里囤積著如山般堆起的糧食之外,其他幾個庫房里卻有不木頭、石料等資。一旦縣里要干什麼工程,比如興修水利,或是修橋鋪路什麼的,縣里也會從常平倉里支出一部分材料來。

楊晨既然進了倉庫,當然不可能只看糧食不看其他,便在那田大使的引路下先查看了那些資。這些資堆放在倉庫里也明顯有些年頭,不過看著倒還算保管得不錯,至要用時不會有什麼問題,楊晨便欣然地夸獎了田忠幾句。ωWW.166xs.cc

田忠表面上看著是一副寵若驚的歡喜模樣,可眼神里卻難掩張。這一點,楊晨或許沒有發覺,可跟在后的楊震卻把他的神看在了眼中。

在轉悠完那些倉庫后,楊晨他們終于來到了那四周有木欄圍住,上面還加蓋了頂棚的囤糧庫前。他的目只在那些堆積如山般的米堆上掃了幾眼,便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來。

見他如此模樣,一直都在小心觀察其神的蔣充就忍不住心里一陣揪,問道:“大人,可是瞧出了什麼問題嗎?”

Advertisement

“田大使,這倉中存糧到底是有多哪?你可能給本一個確切的數字嗎?”楊晨卻不理會蔣充,而是把目轉向了田忠。

田忠雖然早有準備,但此刻也難免張,遲疑了一下后,才回話道:“下這兩日才剛點算過庫中糧食,應該在四百二十石左右吧。”

“哦?”楊晨的眉頭卻皺得更了,他看向了蔣充道:“若本沒有記錯的話,縣衙里的賬冊上可是記得分明,到今日,常平倉里該有六百多石糧食才是。怎麼憑空就了接近兩百石哪?”說著又把目盯向了田忠:“田大使,這個你能解釋一下嗎?”

“這個……”田忠神更是發,只覺一陣口干舌燥,竟一時說不出話來。他不過是個倉庫大使而已,無論膽子還是能力都有限得,當著縣令大人的面,被他如此問,即便有所準備,此刻也難以辯解了。

蔣充一看就知道田忠慌了,趕代為解釋道:“大人容稟,倉中糧食短缺是有原因的。”

“哦?卻是什麼原因?難道是被人借走了嗎?”楊晨似笑非笑地看著蔣充:“可本怎麼就一無所知那?還有,只有在青黃不接時,才有人會向府借糧,現在可正是秋收時哪。”

蔣充自然聽出了楊晨話里的譏諷與不信任,但還是著頭皮道:“當然不是大人所想的那樣。其實這也是我們諸暨當地的氣候所造的弊端。適才大人就說了,將糧倉立于此有諸多不利,這便是其中之一。

“大人也知道這常平倉里的糧食是三年之儲。三年前的糧食存放在如此的環境中,自然很容易發生霉變,進而影響到其他糧食的儲存。所以倉中向來有個規矩,每過半月,就會翻檢存糧。一旦發現有霉變的糧食,就會被清理出去。

“所以,雖然縣衙賬冊上記載的是六百多石糧食,可實際數字是遠不到此的。事實上的三年之儲,應該只有兩年才是。”

“竟還有這麼一說嗎?”楊晨看了一眼田忠:“此話可是真的?”

“是……是的。只是下怕大人怪罪,這才沒有如實上報,還縣尊大人恕罪哪!”田忠說著便跪了下來。

楊晨雖然覺得事沒有這麼簡單,可在對方給出了這麼個看似合理的理由后,也挑不出病來,只好道:“你且起來吧。今后這樣的錯誤再不可犯,無論什麼事,都必須詳實地稟報于我。”

“是,下記下了。”田忠趕答應道,只覺全都沒了氣力。若非邊有人攙扶,恐怕連起都難了。

弄明白了這一點后,楊晨才來到那些米堆跟前,仔細地打量起來。明白他心思的楊震便上前一步,用一中空的管子進了米堆之中,用力一攪再一拔后,便帶出了一管白米來讓他檢視。

楊晨看了看那白米的質地,這才出了滿意的笑容:“這米倒是不錯。田大使看來還是上心的。”

“大人謬贊了。這是下該做的。”田忠趕謙遜地道。

蔣充見狀,才終于松了口氣,看來這一關算是順利度過了。但他卻并未發現,楊震此刻正仔細端詳著那些白花花的大米,微微簇著兩道劍眉,似乎是發現了什麼問題一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