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罡與顧衛道正在包間中,火鍋也方才端上來。
王天罡剛抬起筷子,臉上出笑意,“來了。”
顧衛道詫異道,“什麼來了?”
“你那寶貝徒弟來了。”王天罡笑道。
話音未落,李長安一聲素白長袍,出現在包間,朝二人行禮,
“弟子拜見師公,拜見師父。”
顧衛道面喜,“無須多禮,自己找地方坐。”
“這麼快就出關,修行的如何?”
王天罡也看過來,顯然對此頗有興趣。
李長安起,找了位置坐下,“文武初四品一重天,短時間,應該沒辦法快速突破了。”
王天罡開始往火鍋里下魚丸藕丸,“四品確實很難快速提升,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用水磨的功夫慢慢修行。”
“這事兒急不來,如今你的修為境界,已經遠超同輩,和你那一輩的,如今都還在六品五品掙扎,哪有像你一樣,已經步四品了?”
“多花點時間也無妨,到了四品,壽兩百歲,你還修了金,壽元直三百都很正常。”
“不過如今我更關心的是,你立命境尋的是哪顆古星?還是真如你當初所言,法相三分,各尋一顆古星?”
李長安點了點頭,夾起一筷子牛放沸騰的辣油中,十息過后放口中,
“弟子的確法相三分,各尋了一顆古星,不過如今只有一尊法相找到了明確的前進方向。”
“另外兩尊法相,還未確定。”
顧衛道聞言,趕詢問道,“說說看,你師公興許能給你些建議。”
李長安倒也沒有太過遮掩,而是說了一些目前遇到的問題,“弟子有一尊法相,名為大日如來。”
“立命之時,弟子將其送了太星,但太星酷熱難當,即便有第一層天地規則的庇護,也難以進古星,只能在外徘徊。”
就第一個神通法相,便讓王天罡和顧衛道愣住了。
“你真選了太星?”
王天罡聽得牙都在發酸。
我的個蒼天。
那可是太星啊。
諸天星辰,同樣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而太星,必然可以排的進前三。
嚴格算起來,說是第一,都不可能有人反對。
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自古以來,都沒聽說過,有人能在立命境,于太星上立足。
除非是掌握了之規則,才有可能真正站在太星上。
否則,一品蒼生境都沒這個能力。
顧衛道也是一臉懵,自己這個弟子是真的虎啊,太星說上就上。
這往后可怎麼辦?
如果無法借助太星之力,淬煉出元神,往后的路可就要堵死了。
“神通法相沒事就好。”王天罡夾了個藕丸,“立命境九重天,修的便是元神九煉。”
“每一重天都要將法相從外到,用星辰之力淬煉一遍,直到最后形足以承載天地之力的元神,為三品大儒做準備。”
“若是在太星無法淬煉神通法相,還可以更換古星,只不過需要多浪費些時日罷了。”
“普通文士只能在君子境修神通真印,而后九印合一,借助古星之力,就元神。”
“但你修出了世所罕見的神通法相,比神通真印更加穩固,還有更換古星的機會。”
李長安點頭稱是。
“另外兩個神通法相呢?去了哪兩顆古星?”顧衛道詢問道。
“幽冥帝尊法相,去了熒古星。”
“最后一尊……”李長安踩了踩地面。
“去熒不錯。”顧衛道也了解過弟子的神通法相,“熒自古便是兇星,與你的幽冥帝尊頗為相符。”
“第三尊呢?”
李長安指了指地面。
王天罡和顧衛道還沒反應過來。
“就咱們腳下這顆。”李長安低聲道。
“啪嗒。”
王天罡和顧衛道手里的筷子直接掉了。
他們是萬萬沒想到,李長安竟然把主意打到了他們腳下的這顆星辰上。
或者說,人間真的是一顆星辰嗎?
你這小子也太來了。
這要是說出去,恐怕能嚇死一批人!
他怎麼敢的?
王天罡連續在包間布下好幾層文氣屏障,咽了咽嚨,小心翼翼問道,“功了嗎?”
李長安點了點頭,又搖搖頭,“說功也功了,但要說不功也不功。”
“此話何解?”王天罡與顧衛道齊齊問道。
李長安解釋道,
“弟子借助建木脈本,直接與之融合,收斂腳下大地之力,淬煉神通法相。”
“只是速度太慢,進緩慢。”
“大地之力太過浩瀚,稍有不慎就會將法相沖垮,弟子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速度異常緩慢。”
“如果說幽冥帝尊需要一年才能完一次淬煉,那麼第三尊法相,就需要十年,二者足足相差了十倍之多。”
王天罡這時才緩了一口氣,“這才正常,真要是進神速,那才不正常。”
“你小子是真的膽子大!”
“竟然想要與人間相融,這相當于是提前走了圣人的路,還想怎麼快!?”
顧衛道聞言,眼珠子差點沒瞪出來,“什麼圣人路?這不就相當于是把人間當了古星嗎?怎麼又和圣人扯上了關系?”
王天罡無奈說道,“你如今也是四品了,就不能多了解了解后面的路?”
“讓你回書院還不回去。”
“長安,你和你師父解釋一下。”
李長安為二人斟了一杯酒,而后輕聲解釋道,
“四品立命修的是元神九煉,三品修的第一層天地規則,每一重天,都要熔煉一條天地規則。”
“熔煉的天地規則,不需要用氣運,便可以催。”
“至于其他尚未熔煉的天地規則,便需要借助氣運才能催,此為氣運文法,熔煉的規則越多,氣運文法越強。”
“二品文正境,修的是第二層天地規則,威能更強,而且可以對第一層天地規則形制之力。”
“一品蒼生境,修的便是更深的第三層天地規則,那里已經接近本源,所以規則力量強的嚇人,比如之規則,之規則,每一條規則都擁有世人難以想象的力量。”
“而到了神圣之境。”
李長安頓了頓,接著說道,“神圣之境,首先要有自己的圣道之果,以道果融合天道本源,文箓也會變圣道白玉箓。”
“圣人會吸納人間的地脈之力,在圣道白玉箓上,印刻山川河流,萬里江山。”
“圣道白玉箓能承載多大的江山,便可以在那范圍,神圣。”
“和話本里說的山神土地公有點相像,同樣也會吸收人間香火氣運,但是實力強的驚人。”
“在圣道白玉箓烙印的大地范圍,堪稱無所不能。”
說到這里,顧衛道才算是真正明白了,不瞪大了眼睛,“我初還只以為你天馬行空。”
“想不到此中還有深意。”
“你這是想借此一探神圣之深淺哪……”
說罷滿飲杯中酒。
李長安上前斟酒,“弟子如今也只是在索階段,天地規則,弟子如今已經可以看到。”
“只要就元神,便能嘗試融合,如今的文武境界,可以作為參考,但也并非絕對。”
“尤其是文道,已經有了向前多看幾步的底蘊。”
李長安不搖頭嘆息,
“文道如今雖說進度緩慢,但好歹也有些眉目。”
“但武道,卻著實有些難辦,四品金境,修金九轉,想要練九轉金,只能靠水磨的功夫,著實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