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頭的學子面面相覷,半晌無人回話。
也怪不得他們不好出聲,便似常安名說的一般,韓若海的文章雖是出彩,卻並不特別難得,若是仿照而寫,尋常人也能做出來,只是框架、文筆、道理定會遜數分。
可顧簡思的這文章,要說不好,肯定也有不好——世上哪有十全十的文章。
然而想要去挑出其中的病,又談何容易?
挑韓若海的還簡單些,可以批評其人道理不深,立意有偏,全是作者一面之詞,不能說服於人。也能指責言辭太過華彩,重文而輕質,左右總能找出些話來,也可以自圓其說。
但顧簡思的就不好找了。
他通篇不是敘述,便是擺不知從哪裡來的數字,彷彿沒有一丁點作者本人的想法,也沒有半點傾向,不帶立場,不設結論,然而看完文章,一百個人裡頭,除非裝瞎,否則一百人都會得出同樣的結論。
文章中無一字在誇導通汴,卻又字字在誇導通汴。
文章中無一字在點評沈存復,卻又字字在說沈存復此人只合爲技,不合主持大工大程。
除此之外,還把導通汴的劣寫得明明白白,甚至不細節,比朝中那些個要求停罷此事的員還要理得清楚,莫說堂中這些個士子,便是拿出去讀與百姓聽,他們也能聽懂。
正因他又說好,又說壞,屁坐在正中,反倒這文章更有說服力,聽完之後,人人都覺得若是停罷此項工程,那纔是腦子給驢踢了。
都說文人相輕,可這樣的文字擺出去,到底堂中都是太學生,不是外頭半瓶子水晃盪的酸書生可以張口胡說,想要尋錯,首先便只能找他說的事的錯,必要去翻查宗卷,問詢當地百姓,乃至實地勘驗,沒個十天半個月,都無法一一覈對完畢。
先生問得急,學生們便是有心答話,出個大彩,可本來就不太懂的事,怎可能這須臾之間就能弄明白。
當真那樣厲害,就不是隻在太學裡頭做個下捨生了。
見得學齋當中雀無聲,虞先生微微嘆了口氣,逡巡了一圈,特點了韓若海,問道:“你如何看顧簡思這文章?其中有何錯?”
韓若海手中還拿著筆,正比對顧簡思文章當中羅列出來的數字,乍然被先生這般一點,只得站了起來,思索了半晌,道:“太……長了?”
他話一落音,堂中的空氣彷彿窒住了一般,幾個呼吸之後,學生們再忍不住,一聲接著一聲,悶悶地笑了起來。
站在上頭的顧簡思也按捺不住笑出聲來。
倒是虞先生面不變,問道:“爲甚如此說?”
韓若海認真地道:“這一篇當有三千餘言……”他一面說,一面看向了顧簡思。
有膽子大的在一旁出聲問道:“你怎的知道有三千餘言?”
韓若海道:“我與簡思就在左右,他寫字甚有規矩,尋常時候,一頁紙寫三百字上下,出不過超過五個字,我方纔見他翻了十一頁,這一篇文章自是三千餘言。”
衆人也跟著看向顧簡思。
顧簡思點了點頭,道:“確是如此。”
韓若海又道:“科舉要過鄉試、會試、殿試三場,殿試便罷,一日只寫一篇文章——雖如此,卷得晚了,若是給人認定文思不夠敏捷,行事遲緩,卻也不是什麼好事,至於其餘場次,除卻文章,另有考校經義等,哪裡有空閒給他做這樣的文章?”
他說到此,復又算著道:“我方纔列數簡思文中所舉數字,共有六十七組一一對應,另有其餘點項,莫不有詳實事例相映照——這樣的文章,
非要耗費大量力勘察實地,翻閱宗卷才能做出,試中如何寫得出來?若是加以刪改,便不能說服於人,若是不加刪減,時間便要不夠。”
聽得韓若海如是說,堂中學生便如同恍然大悟一般,紛紛點頭。
有人道:“這樣的文章,給我三天也寫不出來,給上一個月,四走訪一回,怕是纔能有些算。”
又有人道:“看著都頭疼,給我三個月也做不出來!”
等到衆人安靜了些,那虞先生方纔對著下頭的學生們道:“若海此言,爾等要好好琢磨——若無恩科,科考三年纔有一次,必要步步穩打穩紮,不能出半點差錯。”
他說到此,復又轉向顧簡思,道:“簡思卻不必十分聽。”
這一回不止顧簡思,學齋裡頭人人都愣住了。
那虞先生又道:“你學兩個多月以來,在我手上作文章十一篇,莫不各有心裁,無論立論、寫法、風格,俱是隨著題目變化而變,無論放在什麼時候,都能穎而出。你尚且年輕,不必著急下場,如同今次這般,做一文章,把事來龍去脈,長短優劣一一弄明瞭纔是正經。”
語畢,他又對著學生們道:“你等也一般,既是太學生,不單要學作文,一般要學做事——將來爲,一旦去得鄉縣,難道還會考校你文章?是要同鄉民說之乎者也,還是說禮儀文章?唯有通道明理,懂刑知令,才能不愧朝中每月供給。”
只要進得太學,每月都有例錢例糧,全由朝廷供給。學生們平日裡拿得慣了,並不覺得有什麼,此時聽得虞先生這般一說,不人都面慚。
說一句重一點的,衆人等於拿著民脂民膏在進學,將來自然要報朝報國,爲民爲君,不能只一味應試作文。
虞先生見得下頭學生表變化,心中暗暗點頭,卻是話鋒一轉, 又道:“再說簡思這一文章,當中問題不在旁的,卻是在前頭老農。”
“此文通篇以實爲例,無論數字、事例,全是有有據。我閱後託人去都水監中幫著查覈了一番,俱是無誤,京都府衙當中雖未給回覆,我在京中二十餘年,著家人查回舊日賬本,糧價、米價、茶價等類,也並無什麼出——唯有開文那老農家事,讀來雖然引人勝,卻不合於此文風格。”
學生們一下子就聽懂了。
此時以人、以言爲引,十分常見,多是由“某人云”、“某某人如何”開篇,其實不過是作者假託其人之口,說自之言而已。
這樣的行文好很多,讓人更易讀進去,也顯得文章更有趣味。
可放在顧簡思這一篇以“實”爲賣點的文上,就顯得十分違和。
虞先生又道:“遇得那等挑刺的,只要問你一句,那老農姓甚名誰,籍貫何,家中子各是什麼況,再拿此事來哂笑於你,說你爲證己言,虛增人例,其餘文字俱不可信,便會有人云亦云的跟風而至,豈不可惜?”
聽起來虞先生說的很是危言聳聽,實際上,這樣的酸文人並不。
給他們這般胡一傳,顧簡思又是個沒有文名著的,很容易給帶著走。
到得此時,莫說其餘學生,便是家學淵博的韓若海也不由得心服口服,只覺得虞先生不愧是太學教授,果然人老薑辣,想得周全。
只他一直不曾聽得顧簡思答話,忍不住擡頭看了一眼,卻見得上頭那人眉頭微皺,一副十分猶豫的樣子,過了許久,方纔小聲道:“先生……那農人……姓林……”
章節報錯
作爲社區工作者的楊得成因爲盡職盡責的工作而意外回到古代,成爲丁家最不受待見的私生子,丁浩.無權無財,爲同父異母弟弟當車伕的丁浩也因此有了夢想,就是在這萬惡的社會下成爲一個逍遙闊少,平平安安度過一生 夢想雖然有些遙遠,但是丁浩卻不以爲然,憑藉著自己做社區工作積累下來的社會經驗,丁浩應對世人、世事八面玲瓏,聰明的抓住身邊每一個機會,脫出樊籠,去爭取自己想要擁有的一切. 宋廷的明爭暗戰,南唐李煜的悲歡離合,北國蕭綽的抱負,金匱之盟的秘密,斧影搖紅的迷蹤,陳摶一局玲瓏取華山,高梁河千古憾事…江山如畫,美人如詩,娑婆世界,步步生蓮.
21世紀中文係高材生,魂穿大唐成了贅婿!手上竟然戴著一個鐲子,各種現代武器應有儘有!文科生拿著那麼多武器,難道要當個武官不成?不,我要詩詞歌賦,我要扮豬吃老虎!一個大腹便便、身著黑色長袍的中年男子瞇著眼睛打量一番,賤賤一笑:“既然賢婿已無大恙,那麼,來人啊——去報官府吧!”莫名其妙的被送上戰場,打了勝仗回來卻被人給——休!了!!好在張十二不僅精通詩詞歌賦,還帶著各種現代武器的Bug!且看他如何應聘伴讀書童,詩會露臉,戰場揚名,坐擁嬌妻,封侯拜相,閃耀大唐!
一位酷愛看小說的青年李小民,在一次靈魂出竅事件之中,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時空,附身到了一位深宮小太監的身上,成為了一位擁有二十一世紀科技知識的「四有」新太監。 皇宮中,美女如雲。英俊少年李小民,處在這滿目窈窕美人的內宮之中,情不自禁地漸漸迷失,與幾位年輕美貌的皇妃、公主發生了奇特的戀情,未來的李小民,究竟將會何去何去呢...
前一世姜令菀是個悍婦,成親五年都沒懷上孩子, 偏生陸琮還寵她寵得要命,就差把心肝掏出來給她了。 重來一次,姜令菀決定當一個嬌妻, 努力養好身子,然后給陸琮蒸包子、煮包子、煮包子、蒸包子…… 目標三年抱倆!十年一窩!!! 可問題是——現在她自己還是個白白胖胖的奶娃娃。 “唔,奶娘我餓了。”還是吃飽了再去找陸琮吧。 【關鍵詞】:重生,甜寵,成親前后,女配穿越。
“大郎,該吃藥了。”武植醒來,突然發現眼前多了一個騷媚的人兒,端著湯藥!這碗藥,他要不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