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珞話音剛落,口就出個腦袋進來。
三十來歲的男子,平淡無奇的五,清瘦中等的個子,要不是神間還流著幾分與說話聲音相同的輕佻,陳珞怎麼也沒辦法把他和遊俠客三個字聯繫到一塊。
“這可不行!”他挑眉著陳珞,頗有些不耐煩地道,“我們可不是無名之輩,我們是很講信用的,收了你們的銀子,就得把事辦好了。快!站起來!我們走了。”
他見陳珞沒有走的意思,上前就拉了陳珞的胳膊,還道:“你就算是不想活了,也等我把你救出去了再說。不然我是拿不到餘下的酬勞的。你說你連死都不怕了,還不至於要連累我拿不到銀子吧?只是可惜了委託我們的東家,付了那麼大一筆銀子,等閒人家可以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了。”
陳珞聽著心頭一跳。
他知道王晞給他請了人,可沒想到花了這麼大的價錢。
他想到每次看到他都流出來的那份“有所值”的表,若是知道自己飛蛋打了,肯定很傷心吧?
想到這裡,陳珞的心大力地怦怦跳了兩下,不由道:“你們有幾個人?”
那遊俠客就怕他心如死灰不願意跟他走,聞言忙道:“來了十來個人,如今只剩下六個人了。你可得好好的,不然我們全都死了,東家還得另賠筆銀子給我們呢!”
他說這話的時候看上去神輕鬆,可陳珞從他握著自己胳臂的勁道上卻能覺到他很張。
顯然,他是知道今天的兇險的。
可他還是來了。
他們之間又沒有什麼,只能是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就算是看在王晞那一大筆銀子的份上,他也不能就這樣死了啊!
陳珞的氣神又提了起來。
那遊俠客立刻到了,想著原來這人心疼銀子,那就好辦。他忙道:“說起來,說你這子骨是黃金打造的都不誇張。你可知道東家出了多銀子請我們?”他說著,報了一個讓陳珞都有些咋舌的數字,隨後笑道,“我做了這麼多年的遊俠客,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大的手筆。所以這人啊,好死還是不如賴活著。如果不賴活著,哪能遇到今天的事呢?”
陳珞沒有說話,卻有些心。
他在幾個或明或暗的遊俠客的掩護下,險象環生地翻出了靈寺高高的圍牆,把追他的追兵甩在了後。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一出去就遇到了喬裝打扮車伕的王喜。
他駕著輛半新不舊的桐油平頂馬車,一見他面喜,跳下車轅幫他打開了車門,低低地喊了聲“公子”,語氣急促地道:“大小姐知道您出事了,讓我們不管怎樣都要接了您進城。還說,只有您和大皇子都不在了,纔不會說話。但凡您和大皇子活著一個,對方都不算贏了。”
因而他應該儘快逃命纔是。
陳珞沉默了片刻,跳上馬車朝著王喜頷首,放下了車簾。
王喜見他沒有鬧彆扭,心中大喜,等陳珞上了馬車,他駕車就往城裡去。
陳珞出聲攔住了王喜,道:“這個時候進城怕是不妥,我們去白石橋。”
還好他當時鬼使神差地在白石橋買了個宅子。
王喜看著人影稀疏的道,想了想,點頭調轉馬車,往白石橋去。
只是他們在半路就被一隊彷彿在巡邏的皇家親衛攔下了,強行要檢查車裡的人。
他們有三十幾個人,王喜不敢違抗,一面去開了車門,一面道:“我們家公子病了,得去城裡看大夫。可走了好幾條路都被封了,只能折回家去。爺,出了什麼事?是宮裡的哪位貴人要出行嗎?”
京城裡住的百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皇上、皇后或者是哪位皇子出門,就要淨道。他們就算是有天大的事,也只能在家裡呆著。
那親衛並不答話,探了頭進去,見裡面躺著個十七、八歲的年輕書生,穿著件價格不高但也算十分面的褐杭綢白絹領的道袍,雙目閉,面帶病容地躺在石青的大迎枕上,旁邊還坐著個年約三旬,家僕模樣的婦人。
見員來搜人,那婦人並沒有像普通百姓那樣的驚恐,而是恭敬卻又不失謙遜地道:“不知道大人在哪個衙門裡當差?我們家舅老爺的姨父在金吾衛的石大人手下當差。都是一家人,還請行個方便。”說完,還塞了個荷包過去。
那人沒有收荷包,卻細細地問起他們那個在金吾衛當差的人是誰來。
婦人細細地答著,眼中卻不時流出幾分擔憂地看看像是昏迷過去了的年輕公子。
那親衛不免多看了那公子幾眼,見實在是面生,一溜煙地跑去了前面不遠的涼亭。
陳珞沒有睜眼,只覺得這些遊俠客真是厲害,這麼快的時間就能想出這樣的點子來,還能不讓人看出破綻,難怪值那麼多的銀子。
他很想說些什麼,又怕壞了他們的事,最終抿了抿,什麼話也沒有說。
那婦人是王家請來的遊俠客之一,豎著耳朵聽了半晌,又見周圍實在是沒人了,這才低聲道:“說主事的在前面,是位公公。”
陳珞不由低了聲音,道:“知道那公公長什麼樣子嗎?”
那婦人把消息傳了出去,過了一會消息傳回來:“四十來歲,相貌周正,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左邊眉心長了個痦子。”
是馬三。
陳珞抿著沒有說話,覺得大皇子恐怕是兇多吉。
那他就一定得逃出去。
不然這事可就說不清楚了。
還有陳裕,走的時候爲了安全大家分頭行事。
但願他也能逃掉。
現在陳珞不用塗那些七八糟的在臉上,臉也夠難看的了。
接下來他就像真病了似的,由著王喜和那幾個遊俠兒把他帶回了白石橋。
爲了讓阿黎上蒙學,劉衆最近和阿黎搬去了六條衚衕住,這邊空了下來,只留了兩個使婆子。見王喜拿著陳珞的對牌,兩個婆子沒敢多說,放了王喜的馬車進來。
但王喜他們把馬車丟在白石橋,卻從後門悄悄去了隔壁之前王晞停放馬車的院子。
陳珞對王喜道:“他們就算是查到這裡來了,我們也可以想辦法逃走。”
那扮作僕婦的遊俠客東張西地道:“我倒覺得院最安全,我們與其躲在這裡,不如躲到院去。”
從山找到陳珞的遊俠客卻笑道:“這裡可是京城,哪家的院背後沒人,哪個生面孔去了那種地方不會被惦記?我看這裡就好。就這裡好了!”
其他人不吭聲了,王喜也待陳珞幾句,說要去安排陳珞進城的事。
陳珞覺得大可不必,說不定還會暴王晞的行蹤。
王喜卻笑道:“我來的時候大小姐叮囑了,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好是能把您送回長公主府或者是六條衚衕。這樣就算是有人問起來,也可以說您早就從靈寺回來了。讓那些陷害您的人啞吃黃連,有苦也說不出來纔好。”
別說,這還真是王晞的格。
陳珞不由笑了起來,想著要是自己真的死在了靈寺,哪裡能再看得到機靈古怪的王晞了。
他喊住了王喜,在屋裡來來回回踱著步子想了又想,最後道:“你幫我給金松青送封信去,就說我要進城,讓他來想個辦法。”
王喜竟然不知道小樹林發生的事,想著既然是陳珞吩咐的,肯定有幾分把握才行,忙不迭地答應了下來,派人去給金松青說話暫且不提。
王晞這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不說,還忍不住一陣陣後怕。
還好及時給陳珞請了遊俠客,還全都是些頂尖的遊俠客。那些遊俠客發現況不對來找商量怎麼辦的時候,才發現陳珞遇到了危險。
皇家親衛親自出馬,卻越過了龍驤四衛和金吾衛、羽林衛這些與陳珞有舊的衛所,讓從大同那邊來的親衛換上了皇家親衛的服。
這樣大的手筆,除非慶雲侯要造反,不然也沒有這樣的權勢能調這麼多的人。
皇上這是要對陳珞手了嗎?
在所有人的目都放在了陳瓔的婚事上的時候,猝不及防地對陳珞下了手。
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
可惜王晞的人只夠保全住陳珞,也不知道大皇子能不能逃過這一劫。
但此刻的形勢卻又讓王晞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冷靜。
殺了大皇子和陳珞就有了各種理由來拖慶雲侯、鎮國公甚至是長公主、皇后娘娘、二皇子下水,本不用費那麼多的周折去折騰後宮的事——陳珞和二皇子好得像親兄弟,朝野外都知道。長公主和皇后娘娘姑嫂相適,都快寫進史書裡了。
陳珞要是出了事,而且是和大皇子一起,其中還夾著儲君之位和世子之位,能做的文章不要太多了。
而陳珞當務之急就是得進城。
進了城,有了長公主的庇護,有了清平侯府和慶雲侯府的支持和庇護,陳珞纔有可能逃過此次殺戮。
王晞在屋裡來來回回地走著。
白朮奉命出去又回來了,把上的包往王晞邊一放,高聲道:“大小姐,您要的藥材都在這裡了。”
王晞覺得得給陳珞好好補補才行,讓白朮去濟民堂拿了很多藥回來不說,還拿了很多名貴的藥材,以備不時之用。
章節報錯
岳知菀為了少時的戀慕,不顧一切追隨凌昭上了戰場。到頭來,仍是鏡花水月,南柯一夢。為他患上不治之癥,她甘之如飴。為他喝下無解之毒,她悔之晚矣。那毒澆在了心上,解了她的愛。“我祝王爺,此生事事順遂,多子多福。”“我祝王爺,不要記得岳知菀,一輩子也不要記起來。”就算你記起來了,我也不會原諒你,絕不——!
本文又名《全家都是反派》《躺贏的一百種方式》 *女主版* 錦晏夢到自己是小說裡的角色 在小說裡,男女主角都是戀愛腦,只有大反派在一心一意搞事業 你說大反派爲什麼這麼拼? 因爲大反派有個身嬌體弱的寶貝女兒要養活 她就是大反派唯一的女兒 #劇情版# *瑪麗蘇世界:主角是人見人愛的穿越女主,從一國太子到世家公子富商遊俠,都心甘情願拜倒在女主腳下 錦晏是宣朝歷史上第一個被退婚的太子妃 錦晏:太子不喜歡那個位子 丞相爸爸:那就換個人當太子好了 *贅婿文世界:主角是被退婚的贅婿 錦晏是被主角後宮團折磨得生不如死的前未婚妻 錦晏:給敵人餘地就是給自己挖墳 富商爸爸:那就將這廝亂棍打死好了
她費勁心機助他成皇,卻慘遭萬箭穿心。 誰料一朝重生竟成為癡胖的將軍府嫡女。 這一世,她斗渣女,斗惡男,報仇雪恨,運用通天醫術將身體恢復正常,可誰知……卻依舊難逃他的手掌心。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