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天天都在發生天災人禍,顧昕才聽司天監的人說這一年多半都是風調雨順的好節氣,都沒來及高興,就出了寧城公主這事兒。
這事兒絕對不算天災,只能說是人禍。
因為第二撥太醫去過公主府回來,不但帶回了和鄭太醫一模一樣的診斷,還帶來了幾個公主府的人。自然了,不是什麼七八糟的人都能到貴妃面前的,問話這活兒被李德福攬了去,趙良也不和他搶。說真的,李德福這人是夠的,他手里很有人能不吐實話。
回稟到顧昕這兒來的已經是審完了理順了的消息了。
“公主府窟窿多得都了個大篩子了,公主治下一味嚴苛,賬目看得的,又對下人輒責打扣月錢,打出人命不是一回兩回,如此一來……”
顧昕默默補上下句,下人自然離心。誰愿意忠心這麼個主子?人家說待下要嚴寬相濟,恩威并施。這只有嚴,只有威了。下人也是人,除了太監和部分自梳不嫁的子,其他人都是會家,會生兒育的。奴婢家生子兒也是人,也一樣要吃要喝要穿要養孩子,不能把人得沒有活路。
主子不給活路,下人就自己找門路。
大家各有各的門道。比如藥材就是一個極大的進項。寧城公主雖然不傻,但是當許多人合起來做手腳,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很難應付。
藥材以次充好,反正熬湯藥呈上去也喝不出來。至于做好的藥藥丸那更是一言難盡。倘若是子康健的人,那一時半刻倒是危害不大,可寧城公主不是個康健的人啊。
李德福還審出些旁的事來。
寧城公主極其吝嗇,連宋晴的首飾頭面這些東西都是管著,出門才給戴上,好在人前充起排場,回去之后一一摘下來都要回給寧城公主的,說小孩子心大意,所以要“保管”。但是寧城公主卻不知道,的庫房里好些東西都被了,或是報損壞,或是換……
還有一個大窟窿就是宋賀。寧城公主不知道從哪兒打聽了偏方,不惜花了大價錢求什麼“靈藥”,雖然這為了孩子的心顧昕能理解,可是寧城公主這純是腦袋發暈。寧可信一些無憑無據的謠傳和不知道哪里來的江湖游醫,也不信太醫院的國手們。
那些藥吃下去有沒效果……這個大家有目共睹,宋賀的心智并沒有毫長進,只是那些藥好象讓他反倒比旁的同齡年更容易,對上頭的那種……
“寧城公主的病,確實是不好了?”
“回娘娘話,確實如此。”
顧昕并不難過,真的。
尤其是聽了寧城公主在府里的種種作為之后,一點兒難過的心都生不出來。
就是覺得,皇上本來手足親緣就淡薄,眼看又要一個。
寧城公主就不說了,還有兩個孩子,都未年。一去了,宋晴宋賀予誰照看呢?宋駙馬家本來就不顯,當年牽扯進奪嫡那樣的禍事里,又死得差不多了。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事不止寧城公主這一樁。
東郡王,聽說也病得不太好了。
顧昕忍不住頭疼。
這些人都是怎麼了?難不上黃泉路還要作個伴兒怕孤單不??
“婉婉,天色已晚,快入寢吧。”南宮婉看著在她床上招呼她就寢的某王爺,沉思。這是她的房子、她的床吧?為什麼對方一副男主人的姿態?!她不過是順手救了對方一命,對方不報恩也就算了,怎麼還強勢入住她的家不走了?入住也就入住了,怎麼還霸占她的閨房?!“王爺,救命之恩不是這麼報的。”“救命之恩,實在無以為報,本王隻能以身相許了!”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老了幾歲不說,還多了幾個“不孝子”,怎麼破? 大兒子勤勞肯幹,可惜是個“木頭”; 二兒子聽話老實,可惜是個“包子”; 三兒子有點“蠢”,但總自以為有點腦子; 四兒子、五兒子沒有存在感,跟“隱形人”似的; 七兒子燒壞了腦子,是個“傻子”; 唯有一個八姑娘,養得“嬌氣嬌氣”,做夢都想去大戶人家當丫環,好給有錢的少爺當小妾,過上好小日子…… 至於我這個“娘”,壓榨一家養閨女,是個極品。
嘉陽六年大雪紛飛,謝家闔府下獄,男丁流放,女眷變賣為奴。 即將被帶去青樓時,謝梔抓住男人衣袍一角,顫聲問,“大人,可否幫幫我?” 裴渡低眉凝視對方,語氣冰冷不帶一絲感情,“求誰不好,求到主審官這來了。” * 一夕之間,謝梔從刺史千金淪為末等賤籍,她為自保,步步接近裴渡,可對方次次冰冷回應,反叫她生了鬥誌。 她就不信,自己還攻略不下他了。 * 起初將人帶回府,不過是舉手之勞,可一場意外,謝梔成了他的枕邊人。 裴渡素來知道這姑娘心思多,不過見她日漸乖巧,柔情綽態,也頗為受用。 不料府上陡生事端,這姑娘收拾包袱,跑得幹脆利落。 那一刻,裴渡忽然發現,她給自己編了一場夢。 既然如此,那誰都別想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