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造反
衆人再次落座後,東竹先生詳細說起他被劫的經過,“安王次子賀炯昭自去年臘月至今年五月,先後三次送請柬至烏沙鎮,請老夫去安州講學。雖然他在信上言辭懇切,但去送請柬的安王府侍衛,卻以家人安危脅迫老夫前往安州。只是礙於老夫有幾分薄名,才未直接手。”
東竹先生師從名家,年名,因不喜場爾虞我詐,數次拒絕請他仕的員,以在各州講學授道爲生。年過四十五後,東竹先生歸祖籍烏沙鎮,打定主意要在家鄉的山林中終老。
是以,安王雖有賢名,並許先生以重利,但東竹先生卻志不在此,不肯出山。
安王次子不肯罷休,屢次三番派人前來,東竹先生自認並無絕學,值得安王府如此相邀,越想越覺得不對。因怕連累家人,東竹先生安排好家事後獨自外出,打算尋有山有水之地避避風頭。
但不想,他夜半出烏沙鎮沒走多遠,便被幾個蒙面人擒住,塞了馬車中。
東竹先生本以爲他們會將自己抓去安州,不想卻被關在了郝連寨陶家莊,後又被轉安州歷縣外的山谷中。
也正是在郝連寨,東竹先生擱門聽到山匪辱房氏,房氏誓死不從,出聲喝止,威脅他們若壞了主子的大事,必難逃一死。那幫山匪在一時爽快和活命之間,當然選擇活命。
到了山谷後,東竹先生雖被困於竹林中,但山谷管事待他禮遇有加,除了出谷和往外送信,吃穿用住,樣樣周到。但越是如此,東竹先生越是不安,所以才弄壞竹屋,以求之法。
還不等他行,將他由陶家莊轉歷山谷的安林春,提刀谷要殺他,沈戈及時帶人趕到,將他救下。
林二爺聽得有點迷糊,“先生,那些人從沒說過爲何要抓您?”
東竹先生搖頭,“老夫起初以爲是安王或其次子惱老夫不識趣,要教訓老夫。可被關歷山谷後,老夫多明白了他們的意圖。”
是什麼?林如玉和沈戈坐直,齊刷刷著東竹先生。
東竹先生道,“老夫被抓去歷途中,洪水突至,若非安林春及時帶著老夫避難,老夫定會命喪洪水中。因安林春途中一言不發,老夫無法從他口中探知消息,但山谷管事是個說話的,時常到老夫面前說些閒話。”
“他說十三縣災,十餘萬百姓命喪洪水,烏沙鎮父老包括老夫的家人全部被淹死了;說,剛修好的臥龍堤之所以會決堤,是因爲修築大堤的員中飽私囊,大堤看似堅不可摧,實則不堪一擊;還說,朝廷不只不給災州縣發賑災糧,還不顧百姓生死,將三州倉裡的糧食運去興,令三州百姓住無屋,食無糧,寒飢迫。”
林二爺瞪大眼睛,“他是睜眼說瞎話!朝廷沒三州倉裡的糧食,雖沒給賑災糧,但卻免了三州接下來一年的田賦。”
“賀之所疑,正是其中關鍵:山谷管事爲何要在老夫面前說謊?”東竹先生反問一句,目落在沈戈和林如玉上。
賀之,是林二爺的表字。
沈戈先道,“他們在先生面前說這些,是爲了讓您悲憤。”
林如玉道,“先生好詩。詩可以羣,可以怨。他們說這些爲的,或許就是先生您在悲憤鬱於心之時所做的詩。他們想用這些詩,激起民怨。”
沈戈繼續道,“假安自遠派人劫走賑災糧,也是爲了激起民怨。他們想讓三州百姓怨恨府,怨恨朝廷,然後……安王可以趁收攏民心?假安自遠收編山匪和水賊,是爲了擴充安王府的兵力?”
這個套路,林如玉在歷史書上見過不只一兩回,“民心了,安王就可以順應民意,興仁義之師,出兵討伐‘昏君’。”
東竹先生讚賞地看著眼前這兩個出的孩子,“不只是詩,老夫推測,安王想讓老夫替他們起草……討天檄文。所以,管事纔在老夫面前,編排瞎話和朝廷的不是。檄文寫完,老夫的命也就到頭了,許是後來生了變故,他們才急急想將老夫滅口。”
嘶——
林二爺倒吸了一口涼氣,嚇得渾皮疙瘩都冒出來了。
房氏面容平靜,目深沉,“先生,妾孃家在沔州。沔州到安州雖有三百餘里,但因家父和長兄都在衙任職,妾曾聽他們提起過,安王並不似表面那般與世無爭,長江中下游各州縣中的不員,與安王府暗中常有往來。”
東竹先生捋須,“老夫曾在各講學,多也有些耳聞。”
林如玉擡起幽黑的眸子,“宣州太守祝大人,是不是與安王府關係不好?”
房氏也不知,將目轉向東竹先生。
東竹先生捋須,“應是。否則安王府不會大費周章,派人來宣州添。”
沈戈道,“這事兒我去查,五日之必查清楚。”
林二爺上的皮疙瘩又冒出一層,“若……若真如猜測的那般,那咱們的境豈不是……十分不妙?!”
何止是十分不妙,簡直是萬分不妙。因爲他們可能在無形之中,攪了安王謀反的棋局。
若不是林如玉重生歸來,現在的形很可能就像山谷管事告訴東竹先生的那般模樣。
若不回來,就無法告訴沈戈臥龍堤即將決堤,烏沙鎮的百姓毫無準備之下,定會葬汪洋,時家人也無法避過。
若不回來,就無法救出母親和阿衡,林家就會落假安自遠手中,爲他造反的錢袋。
若不回來,武安侯沈尚直可能會因傷重命喪觀音山。常勝將軍武安侯死後,定會造一連串惡劣後果。
難怪假安自遠會毫不猶豫地剜了自己的心,因爲自己若將他做的惡事宣之於衆,令他苦心營造的好口碑毀於一旦,會給他們的造反大計帶來阻礙!
東竹先生叮囑道,“安王乃當今天子的皇叔,位高權重,莫說咱們沒有真憑實據,便是握有證據,只憑咱們幾個的實力,也告不倒他。所以今日咱們在房中所言之事,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否則必惹來殺滅門之禍。”
“對,對!不能說!”林二爺連忙點頭,“先生,接下來咱們該怎麼辦?”
明日因爲上午比較忙,第一章在下午六點更新。
(本章完)
分給朋友: 章節報錯
每日18點更新哦~謝謝支持! 重活一世的謝婉凝決定為自己活一次, 她入宮為妃,寵冠六宮,瀟灑肆意。 只是—— 皇帝陛下(低聲誘惑):給朕動心。 貴妃娘娘(小聲嗶嗶):就不動,誰動誰傻缺。 架空不考據無邏輯,古早味傻白甜宮斗,女主重生,男主有妃子,相處偏甜,最后結局1VS1. 求收藏求評論~我的微博:@鵲上心頭呀 歡迎關注~ 我的文~: 古言甜寵已完結~ 《宮女為后》宮斗小甜餅 《農女為后》種田小甜餅 接檔文求收藏~ 《你是我第十顆星》現言甜寵正在存稿 《王妃天生不好惹》古言甜寵正在存稿
少年天子宣和帝愛上了與自己相伴十年,一心輔佐自己的探花郎秦念之。宣和帝苦苦壓抑這段不容於世的情感,隱藏自己的暴戾,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愛慕的探花郎,娶妻生子。直到一次意外,瞧見本該病重臥床與死神搏鬥的愛人,正身著月華流光裙在月下飲酒撒歡,談論著挑選贅婿。。。
謝太傅家嫡女謝苗兒,錦繡堆里長大的人,偏偏體弱多病。一朝病逝,謝苗兒穿到了十七歲的陸懷海身邊。 ——前朝將軍陸懷海,她的白月光。 他年少成名,平海亂、定八方,威名赫赫。後世評價:若不是爲奸人所害,死時年僅二十七,如他這般不世出的奇才,定會在歷史中留下更輝煌的一筆。 謝苗兒深以爲然。但她沒想到的是,歡歡喜喜穿越第一天,就親眼目睹了陸懷海和他親爹幹仗。 她傻眼了。 二十七歲的陸懷海是戰功赫赫、青史留名的大將軍沒錯,但十七歲的他,還只是個愣頭青,眼裏只有他的劍,一張嘴能把死人氣活。 史書過度美化了他的少年時代! —— 機緣巧合下,十七歲的陸懷海身邊多了個奇怪的小姑娘。 小姑娘看他的眼神總是充滿了崇拜。 他打架,她給他遞刀; 他捱揍,她給他上傷藥; 他出徵,她卻不來送他,而是躲起來一個人吧噠吧噠地掉着眼淚。 女人真麻煩。 嘴硬心軟的小將軍找到了她,重重地把她抱在懷裏,對她說:“等我回來。” #有人眼圈紅了,是誰我不說# —— 十七歲的陸懷海:天下未定何以爲家!呵女人,只會影響小爺拔劍的速度:) 後來的他: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快點打完,我還要和老婆貼貼> < 謝苗兒:…… 男人真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