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生意,你在嶺南也可以做嘛。”
實際上這一年來,江棠棠忙著政事,好些鋪子都由陸知熙在負責管理。
如今,瓊州、黎州等地,都開了一品香,糕館、馥郁樓的分店。
大周四開戰,逃過來的可不只是貧苦人家。還有許多因為戰,不得不遷移的殷實人家,又或者總喜歡走一步看三步的世家。
這些人來了嶺南后,發現難民都有妥當的安置,還有許多利民政策,當地的府與他們以前所見的完全不同。
這嶺南的府是真正地辦實事,切切實實地為百姓著想。
這里沒有戰,還有靠譜的府,那本來是過來看看況的世家,立馬在此安頓了下來。
修建房屋,買地開商鋪等,快速地帶了當地的經濟的,同時,這些人也了江棠棠高端鋪子消費的主力軍。
嶺南如今是一片百廢待興,欣欣向榮之態。
江棠棠正琢磨著再新開幾家鋪子。
見陸知熙不滿足如今的現狀,立馬提了出來,“我最近正想開幾間銀樓,還多開幾個作坊,要不一并給你去管?”
“不要,在嶺南都是活在哥哥嫂嫂的羽翼之下,我總不能一輩子這樣吧!我也要跟二哥一樣,出去給你打天下。”陸知熙抱著江棠棠的胳膊撒道。
江棠棠古怪地看了一眼,“我看你不是想去給我打天下,是想去外頭野吧!這事我可不敢,你問你大哥去。”
陸時晏的勢力可管不了外面,又不像陸時禮一樣會功夫,要出去被那有心之人抓住了,后果不堪設想。
“大哥肯定不會同意的。”陸知熙苦著臉道,“嫂嫂,你就幫幫我吧?”
江棠棠不為所,“說說吧,你到底想干什麼?”
陸知熙支支吾吾好半天,江棠棠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蘇氏又給相看人家了。
以前陸家是流放罪民的份,蘇氏想給挑好的,也挑不到。
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陸時晏起事后雄霸一方,陸家的地位也發生了改變,陸知熙現在的選擇也多了起來。
蘇氏挑了好幾個自認合適的兒郎給陸知熙選,但陸知熙并不想嫁人,可是又拗不過蘇氏,最后便想著跑到外頭去躲一躲。
陸知熙見出去無,最后又搖著江棠棠的手道:“嫂嫂,你幫我勸勸娘好不好?只要是你說的話一準聽。”
自解決了魏昊瀚之后,嶺南就完全離了大周朝廷。嶺南的大小事宜,均由陸時晏說了算。
但這個時候,他卻將嶺南全權到了江棠棠手里。不管是員的任免,還是地方政策等,皆由說了算。
而他,只負責士兵的練,邊防等。他就像一個兢兢業業為了皇守衛疆土的將軍,而江棠棠就是那個皇。
陸時晏邊的謀士俱覺得十分的荒唐。
嶺南雖還未一國,但面積也不小。而且這地十分重要,這就相當于陸時晏起義后的糧草據地,這麼大的事,怎能由一個人說了算呢?
在眾人都反對的時候,蘇氏站了出來,強烈支持江棠棠統管嶺南的大小事務。
“我媳婦能把一個什麼都沒有的荒島治理得服服帖帖的,能治理不好嶺南?
你們是沒去寶島上看,不過短短一年時間,我兒媳婦就將那荒島治理得比京城還好。
島上的新建的街道既干凈又整潔,還有那學堂,教什麼的都有,整個島上的居民都可以去學堂里學東西。這哪怕是京城,也沒得比。”
一一列舉了江棠棠治理寶島的功勞與才能,讓人沒有反駁的余地。
蘇氏對江棠棠這個兒媳婦的維護與推崇,可說是整個嶺南人都知道的事。
陸知熙越想越覺得,要是嫂嫂去幫說好話的話,娘肯定不會再催了。
一個勁地纏著江棠棠,要幫忙去說服蘇氏。
江棠棠被纏得沒辦法,只得道:“行了,你的事我會找機會跟娘說的,你一邊坐著喝茶去,別擾了我和你二哥議事。”
“我都聽嫂嫂的。”陸知熙乖巧地坐到一旁吃點心喝茶。江棠棠和陸時禮說起了外邊生意的事。
“外邊戰事越發嚴重了,因為打戰,楚州和安平的鋪子都撤了。有的道路也走不通了,也就京中的鋪子不太影響,別的地方,收都跌了兩。”
戰中生意影響,是江棠棠早就料到了的事,并不覺得意外。
只問起了買糧和招攬工匠的事。
陸時禮搖頭,表示因為打戰,百姓逃離,大量土地空置,買糧的事也不順利,倒是按著江棠棠的吩咐尋了不能工巧匠。
江棠棠道:“人都可靠?”
陸時禮道:“嫂嫂放心,這些人的背景我都讓人調查過,不會有問題。”
江棠棠點頭,“那我找個時間見見。”
“嫂嫂,你們事可說完了?”陸知熙在一旁盯著江棠棠,“說完了先跟我去見見娘。”
江棠棠無奈地搖了搖頭,“真是拿你沒辦法。”
說是這麼說,但到底還是和陸知熙一同上了馬車。
如今除了陸老夫人,陸家人又都搬回來崖州住。還和以前一樣,住在莊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