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817章 晉陽的最後一戰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817章 晉陽的最後一戰

李然卻甚是淡然道:

「所謂六卿之制,乃是昔日文公為了權衡朝堂而制的權宜之制,在當時自是有其獨到之!但是如今來看,晉國六卿鬥,反倒是為了如今一切禍由。所以,依在下之見,如今晉國朝堂之上,四卿已足矣!」

「而且,再徒留二卿之位,對將軍的大業也是頗有不便之!想必將軍也曾考慮過一個問題,那便是等到絳城之後,若依舊是讓范皋夷、梁嬰父和荀躒聯合在一起,並是和我趙氏以及韓魏明爭暗鬥,那豈不是又了一番混局?」

「所以,在下以為,將軍可到時候再與荀躒商議裁撤二卿之事!」

趙鞅卻是越聽越糊塗,不問道:

「與他商議?依照先生方才所言,范皋夷和梁嬰父不出意外,都將會站隊於荀躒。既如此,荀躒又如何肯撤去二卿?」

只見李然又是微微一笑,並是回答道:

「呵呵,其實……六卿分權,對荀躒而言,又何嘗不是一個累贅?梁嬰父本就是他的屬臣,如今與他平齊,荀躒又豈能不耿耿於懷?而范氏,經此一役后,范吉必將奔赴朝歌,並是以朝歌為據點,背靠齊國繼續負隅頑抗。既如此,范皋夷的這個『六卿』份也就變的是名不副實了。」

Advertisement

「所以,將軍只需答應荀躒日後可將中行氏的領地悉數兼并,那荀躒又豈有不同意的道理?再加上范皋夷雖有范氏宗主之名,卻無范氏宗主之實,將軍何不以此為由,裁撤范氏的卿位?!」

趙鞅聽得李然之言,卻並未消減疑慮,卻反而是更加憂慮起來:

「讓荀躒兼并中行氏?此舉……雖是名正言順,但是……荀躒若得中行氏之地,其實力必然大增,倘若日後……」

誰知,李然卻依舊是擺了擺手,並是笑道:

「呵呵,將軍許不聞『擒故縱』之理?倘若撤去二卿之後,四家勢均,則必又為混沌之局。但倘若能夠立有一強,則可勢『眾』之勢,將軍必可無咎啊!」

聽得李然如此一說,趙鞅不由是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荀躒得以兼并中行氏的潞邑,便會引得韓氏和魏氏的忌憚,到時候雖然荀氏得了地利,但實則亦將為了眾矢之的!此舉雖看似得利,實則是有大害。若是如此,我趙氏反倒是就安全了。」

李然不是點了點頭,並是繼續言道:

「非但如此,而且將軍還能以此來示弱於荀躒,使荀躒對趙氏放下警惕,如此一來……」

正當李然在那言語未盡,卻聽得虎在外朗聲道:

「主公!中行寅從城下來一份戰書!」

Advertisement

趙鞅聞言,與李然是對視了一眼,並立刻是讓虎進來。

虎奉上戰書,趙鞅打開一看,原來中行寅在戰書中,表示要和趙鞅決一死戰,是讓趙鞅派兵出城一決生死。

趙鞅一看之下,不由的撇道:

「這中行寅也老大不小了,居然還玩這一出?真當我趙鞅還是個黃口小兒嗎?真真是可笑至極!」

李然言道:

「看來,中行寅也知韓將軍他們正在一路往這邊趕來,所以他是著急要攻下晉。此戰書雖是天真,卻也可見他的確是沉不住氣了!」

「還請將軍移步城樓,然也將從旁跟隨,這說不定……這將是將軍與中行寅之間的最後一戰!將軍萬不可疏忽大意!」

趙鞅點頭道:

「嗯,那還請先生小心為上!」

趙鞅和虎當即整理甲胄,本來想給李然也穿上一件犀甲,李然卻搖頭道:

「然雖也算是經百戰,但還真是沒有穿過甲胄。然也不會衝鋒陷陣,應該也無此必要。」

趙鞅也不強求,便給了褚盪一對盾牌,讓他務必是看護好先生。

這盾牌乃是青銅所制,有一人高,三尺寬,尋常人是拿起來都費勁的,一般只能是放在戰車上使用,但褚盪持著卻是頗為輕鬆。

趙鞅等人一起登上城樓,往中行大營的方向去。但見旌旗招展,幾排戰車已是列陣在前,蓄勢待發。

Advertisement

趙鞅開口道:

虎,讓將士們打起神,此戰只怕比之前都要艱難!」

虎躬道:

「主公放心,虎早就已經吩咐下去了!」

趙鞅雖是信心十足,但是大戰在即,多還是有些張。

因為此戰,不僅是關乎他們趙氏的命運,更是關乎著晉國,乃至是全天下的命運!

不多時,但聽戰鼓雷雷,戰車當即是席捲而至,弓箭手也跟在後面,到了程範圍之後,開始朝城樓箭,而且其中還不乏夾雜著些許火矢。

褚盪一心保護李然,那一對大盾牌如同是一扇門,將李然是保護得嚴嚴實實。

城樓上的士兵也開始箭反擊,其中自也是有火矢的。

有的火矢中戰車,將戰車引燃,而前面的馬匹尚且不知,待知道之時,燒的屁生痛,馬匹使勁掙過後,便是拖拉著戰車,一陣四竄。

待到戰車到達城下,跟其後的衝車也已跟進,城樓上的石塊和箭矢如雨而下,步兵趕到,開始利用雲梯和繩索想要攀爬到城牆。

中行寅此番幾乎是傾巢出,籍秦也是被下了軍令狀,所以不敢有半分疏忽,更是親自督戰,誓必要將晉拿下。

這時,董安於和尹鐸也是聞訊而來,見戰事正虎穿著甲胄,帶著大劍,正在指揮,趙鞅和李然就在不遠督戰。

董安於和尹鐸來到趙鞅邊,趙鞅看到他們到來,不由問道:

「你們怎麼來了?」

董安於回道:

「回主公,屬下實是有些放心不下……」

乃是由董安於一手打造,即便是事後的準備,也是他親力親為,事無巨細。

雖然他對晉有著絕對的信心,但是畢竟中行氏和范氏加上邯鄲的聯合,兵力遠勝於晉,所以董安於這心中也多是有點忐忑。

李然卻是笑道:

「閼於,若是說誰對晉的心費勞最甚,定是非你莫屬啊?既如此,難道連你都對晉是放心不下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