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294章 若有不軌者,殺無赦!

《團寵小女喜種田》 第294章 若有不軌者,殺無赦!

“沒有關系,這時候熱一些好,玉米剛灌完漿,曬一曬,苞米粒子更飽滿。”簡大很高興,“今年老天爺很關照,風調雨順,雖然是開荒的新地,但也能拿到不錯的收。”

戚將軍更是眉開眼笑,“只要讓軍中上上下下都吃飽,就真是沒白忙活這一年。”

簡大提議,“將軍,該修建糧倉了。土豆還有大半個月就可以收了,然后就是玉米,到時候肯定就瞞不住了。朝廷也好,各個勢力也罷,都會想盡辦法來換種子。

“到時候,哪怕二斤換一斤,咱們收到的糧食也會堆不下。提早把糧倉建出來,還要分散開儲存,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

戚將軍想想那時候天下火,都會因為他們戍邊軍的高產糧食,忍不住心頭火熱。

“以前都是我們求爺爺告的,求他們施舍糧食。如今風水流轉,終于到他們了。老子只要想想,就覺得心里痛快!”

簡大聽得好笑,“高產糧是推廣到全國,益的是所有百姓,否則咱們也舍不得。不過換回的糧食,足夠咱們支撐兩年,明年種的更多,積累下來,可保戍邊軍三年不愁吃喝。到時候,我也能放心進京考試了。”

戚將軍扔了扇,對著簡大,行了一個大禮。

“簡先生將來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是我們戍邊軍的一員,戍邊軍永遠念先生的大恩。”

Advertisement

“將軍言重了,”簡大避讓,摻扶老將軍起,“您也說了我是戍邊軍的一員,那我為戍邊軍做這些,當然也是應該的。”

戚將軍拉了他坐下,一時有些激的嘆氣,“你是不知道,這麼多年,我和大將軍為此了多氣,犯了多愁啊!”

他隨后擺了手,“罷了,都過去了。糧倉要建,你說建到哪里就建在哪里。主要是讓戍邊軍所有人都看到,我們有糧了,再也不怕肚子了。這是我們打蠻人的底氣!”

簡大應下,“眼見糧食就要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加強防范。而且,不只是防范蠻人!還請

將軍多派人巡邏,否則功虧一簣,就太可惜了。”

“好,我會下令,加強巡邏和盤查,有不軌者,殺無赦!”

戚將軍眼里閃過一抹狠厲,這時候誰糧食,就是戍邊軍的飯碗。不殺個天翻地覆,南周怕是所有人都忘了戍邊軍是誰了!

怡安不知道營地里,已經為了秋收做準備。

在家也沒閑著,京都運回的藥材,仔細檢查過后,品質沒什麼問題,該清洗的清洗,該晾曬的晾曬,該挑揀的挑揀,如今都整理好了。

尋個機會,把作坊里所有陶缸的水都換了泉水,帶了老兵們開始浸泡,熬藥。

各種藥丸子,陸續被制出。

Advertisement

最多的,當然還是止止疼,消腫的傷藥了。

如此大靜,整個村子都知道了,為此刀大叔封了莊子的路口,除了上學的幾個三里鎮孩子,其余人都不準

這般,也不只是為了制藥,還有就是田里的玉米和土豆都要了。

特別是玉米,一人高的玉米稈,遠遠就能看到,本藏不住。

六七寸長的玉米棒子,怎麼看怎麼饞人,只要不是瞎子,都會忍不住關注一下。

若不是簡家在三里鎮的名氣實在太大,巡邏的老兵和村人太盡心,怕是早有人惦記掰一棒苞米看看了。

這日,第二批寒瓜又摘了下來,迅速裝了簍子,隨著第二隊戍邊軍出發了。

因為城里大半商隊和旅人,已經跟著第一隊走了,這次隨行的人不多。

在怡安犯愁派誰去京都的時候,刀老二遂自薦。

一來家里真沒有得用的人手了,二來他也惦記看看京都什麼樣,畢竟以后他是要跟著先生一家進京的。

刀大叔老兩口和桂枝都沒攔著,反倒很高興。

仔細想想,日子真是變化太大了。

以前,別說去京都,想都不敢想,如今好像吃飯喝水一樣容易。

摘了兩茬,瓜地里的寒瓜剩了一半不到,半個月后再送一次就差不多了。

怡安松了一口氣,下午時候悄悄去田里挖了十幾個土豆,掰了幾棒玉米,菜園里摘了

Advertisement

茄子,全都扔到鍋里。

再加幾個咸鴨蛋,蒸碗農家醬,就是一頓香噴噴的農家飯了。

正要出鍋的時候,簡大居然回來了,讓老太太和怡安都是驚喜,趕擺飯桌兒,一家三口難得吃個團圓飯。

老太太問兒子,“你今晚怎麼回來了,戚將軍居然放人了?”

簡大好笑,應道,“大將軍不在營地,今年又是第一年開荒,戚將軍免不得心里沒底,拉著我在營地守著,他才能放心一些。我明日要進去府衙,談談建糧倉之事,今晚順路住一晚。”

“這樣啊,那趕吃飯,吃過飯去看看木老先生,家里也沒旁的事,不需要你費心。”

老太太給兒子夾了一半咸鴨蛋,家里的鴨子都是在荷塘里放養,鴨蛋腌出來流油,配上水飯最好吃。

簡大掃了一眼蒸土豆和玉米,就道,“家里的土豆,比營地那邊種的,要長得大一些。營地那邊只有子拳頭那麼大。”

怡安點頭,“也可能是第一年開荒,土壤僵板結,明年多上,多翻一次,應該就會好很多。”

簡大拿了一棒玉米,啃了兩口,忍不住贊了一聲,“真香!”

老太太牙齒不算好,慢慢嚼著也是歡喜的瞇了眼睛。

“這玉米真是好東西,一棒就吃飽,而且越嚼越香,還有甜味。”

簡大想起軍營田地里大片的玉米地,長松一口氣。

其實實施屯田到如今,已經算是功大半了,如今剩下的就是好好保衛勝利的果實了。

吃過飯,簡大抱了一個寒瓜去看木老先生,木源也跟了回來,祖孫倆正在廊檐下乘涼,正好切了西瓜,邊吃邊閑話。

第二日,簡大送了老太太到城北大院,免不得又同古清和吳河等人寒暄幾句,然后才去了府衙。

有了李師爺那事,府尹大人對戍邊軍是言聽計從,半點兒反抗的底氣都沒有。

畢竟如今李家那個護院還沒找到呢,這人到底是京都那邊的細,還是蠻人,本說不清。

他的前程和全家命都在戍邊軍手里掐著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