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松笑道:“大人對我們這群難民恩深意重,天高海恩!我們萬死難報萬一,就怕自己沒有本事,反倒耽誤了大人的事。”
李建安道:“如今百姓們都怕和府打道,這怨不得你們。你看這樣好不好,我不給你面的差事。聘請你當個顧問,咱倆私人的關系。有事我就找你幫忙,沒事你就在家歇著,如何?”
門德松站起來,“盛難卻,卻之不恭了!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李建安站起來,抓住門德松的手臂,“得先生大才,如虎添翼!謝,謝!”
李建安又和門德松聊了聊,發現門德松見多識廣,果然是個人才。
他對南洋那邊的海域和風土人非常悉,去過呂宋、安南、爪哇各島,對當地土著和西洋各國的勢力范圍非常清楚。
晚間,李建安在指揮使衙門后堂宴請門德松,找來高大膽、胡大山、宋師爺作陪。
李二叔不請自來,也來湊熱鬧。
眾人剛剛開席,還沒吃菜,二狗子跑進來報告,“錢百戶來了!”
眾人大驚。
李二叔喝道:“這個老不死的!他來干什麼?”
李建安道:“是我請來的。”
眾人又是一驚,李建安請他來做什麼?
難道今晚要收拾他?
片刻,錢百戶走進來,一員外老爺的裝束,閑庭信步,從容不迫。
眾人站起來,李二叔笑道:“錢老鬼,我聽說你辭了?”
“是又如何?”錢慕庸笑道。
李二叔道:“怎麼忽然就辭了?是不是百戶太小,做起來沒意思啊!”
錢慕庸笑道:“
不的無所謂,有錢就行。上次打麻將,你欠我的五十兩,什麼時候還我?”
李二叔一慌,“你你你,你說啥啊!我欠你五十兩嗎?”
錢慕庸笑道:“怎麼沒有,欠條我都帶來了。”
錢慕庸說著就要掏出欠條。
李二叔急忙攔住他,“以后再說,以后再說!吃飯呢,說這些干啥!”
李建安走出兩步,說道:“我跟大家說明白吧,我和老錢雖然磕磕絆絆有些小矛盾,但是都解決了。老錢這次辭出來,就是為了幫助咱們發展事業。今天咱們幾個好好聊一聊,把未來的發展規劃出來。”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李建安和錢老鬼沒有矛盾啊!他們之間早就談好了!
當下,眾人坐下來邊吃邊聊。
幾個人先聊了局勢,聊了南洋,最后聊到擴軍頭上。
胡大山道:“擴軍還是要以陸軍為主,這次和韃子在濟南大戰,咱們的騎兵,又當騎兵,又當步兵用。兵力還是太了。現在咱們馬匹有了,騎兵可以擴充到兩千,而且可以訓練一支步軍,最好來個三五千,那樣拉出去就有陣勢了。”
眾人點頭,錢慕庸道:“可以在騎兵營附近設立馬場,一邊訓練騎兵,一邊繁育馬匹。這樣兩不耽誤,后勁更足。”
眾人高興笑道:“這個主意太好了!”
高大膽道:“我倒是覺得,陸軍的擴張可
以放一放,擴軍還是應該以海軍為主。”
胡大山生氣,“為啥?”
高大膽道:“這一次關,韃子損失慘重,以后估計不敢關了。咱們要想建功立業,支援朝廷和遼東前線,海軍必不可。現在咱們海軍才一千多人,十幾條船,太了。應該先擴海軍,后擴陸軍。”
門德松連連點頭,表示認可。
李建安問:“那你覺得,海軍擴張到什麼程度,比較合適?”
高大膽笑道:“怎麼也要三十條船,五六千人吧。”
嘖嘖嘖!胡大山直咂舌,“三十條船,那要花多錢?那麼多大炮,得花多錢!有那些錢,用到陸軍上,能拉起兩萬人隊伍。不!三萬都綽綽有余!”
高大膽道:“你不能這麼算,海軍投高,產出也高啊!”
嘿嘿嘿!胡大山笑了,“高啥啊,沒見你有啥高產出。”
高大膽生氣,憋得臉紅了。
李建安笑道:“別吵吵,我想好了,海軍和陸軍都要擴。海軍這邊,就按高大膽說的,按三十條船擴編。五千人的出海隊伍,加上后勤六千人打住。”
“陸軍這邊,兩千騎兵,加上輔兵,兩千五百人打住。另外,再新立一營步軍,人數在三千人左右,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皆大歡喜,紛紛點頭稱是。
接下來,眾人商量分工。
海軍擴軍這邊,由高大膽主導,以東百戶所的難民營為主。
騎兵擴軍這邊,胡大山負責主導。網羅能人志士,不拘一格錄取人才
。
步軍新營這邊,李建安打算給李建業和李山,由兩人主導,以城定居的難民為主。
李二叔負責擴建碼頭,修建騎兵營和步軍營的新營房,還有馬場。
李建安這邊,則負責去江南買船,去各地購買裝備。
分配完了,眾人干勁十足!
覺前途一片明!
這天開始,眾人忙碌起來。
盛夏的靖海衛,一片生機、繁忙景象。
六月中旬,水師營、騎兵營、步兵營全部完招兵工作,騎兵營2500人,步兵營3500人,水師營一共6000人。
六月下旬,兩座新營房全部搭建好。
步兵營的營房就在城里,大校場邊上。
騎兵營的新房在北岸堡,那邊劃出來一萬畝土地作為馬場使用,騎兵營的新房就在馬場邊上。
幾個營頭展開訓練,都非常刻苦。很多士兵都是家破人亡的苦命人,希學好本事將來報仇雪恨。
七月初七,湯二虎和門大力帶領水師營新兵到海邊訓練。
兄弟們發現剛剛擴建好的碼頭上,多了十幾條又大又漂亮的新船。
新兵們大喜:“船來了!船來了!侯爺把船買回來了!咱們新兵也有船了!”
眾人一片歡呼,跑向新碼頭。
不一會兒,李建業帶領步兵營的兄弟們趕到了,說是李建安讓他們來卸貨的。
船上有一塊買回來的武和裝備,包括盔甲、弓箭、武、盾牌。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曆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竇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
數風流,論成敗,百年一夢多慷慨.有心要勵精圖治挽天傾,哪怕身後罵名滾滾來.輕生死,重興衰,海雨天風獨往來.誰不想萬里長城永不倒,也難料恨水東逝歸大海.
他,穿越至三國成為八歲孩童被童淵收養,與趙雲,張任和張繡稱兄道弟,於洛陽憑藉卓越的見識獲得蔡邕賞識,並成為蔡邕的門生,在虎牢關之戰與呂奉先大戰兩百個回合,從此聲名鵲起。他麾下謀士猛將無數,能與當世梟雄曹操一較高下。他終將成為統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