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現代言情 步步為餌 第555章 一曲道情,驚四座(加更7)

《步步為餌》 第555章 一曲道情,驚四座(加更7)

天壇之上,麵罩輕紗的青子坐唱,一雙眼睛格外有神,一旁側坐的西門吞雪,手打折扇,慢慢搖,落在肩頭的墨發恣意飄著。

萬眾矚目之下,隻見那青子左手持漁鼓,右手執簡板掌握節拍,左手中指上拴一枚銅錢,輕擊筒,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在鼓麵上輕輕敲著,猶如和風細雨一般……

“咚,咚,咚咚咚咚咚……一曲道奉賓朋,兩句書頭賀壽翁。福如哩個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壽比哩個南山,不老鬆……”

那清音,猶如婉轉的海線,節奏明亮,悠遠綿長。

“好!唱得好!”

賓客之中,朝議大夫贏玄房率先喝彩,他站起來,朝著天壇上方,抃笑道:

“太皇太後的壽辰已是數月前的事,但這技者卻能以賀壽作為書頭,可見是有心了!一是壽辰之樂,一是佳節之樂,真可謂為是雙喜臨門啊!實在是妙呀!”

眾賓幾人互相看看,紛紛點頭,確實是妙。

天壇下的氣氛已經起來了,天壇上也似是被帶了似地。

司徒皇後細細想,清音且不說,單憑這詞中所唱,便可見技者水平之高超,不免看向一旁的盛妃,眼神裏難掩喜悅。

盛妃意識卻是慢了半拍,牽強作笑之時,司徒皇後的目早已移向了太皇太後。

Advertisement

太皇太後點點頭,顯然十分滿意,“技者有心了,當賞!”

海姑姑會了意,一盞酒送到了西門吞雪的麵前。

太皇太後一鼓掌,那些在座席上淪為陪襯的人也逢迎著鼓掌,掌聲一經從天壇上傳出,天壇下以贏玄房為首的鼓者,掌聲越拍越響。

一時間,整個百花園,掌聲雷

獨獨漠滄無痕,從未正眼往宴席之末瞧上一眼,臉上更是毫無表,兩眼沉沉,隻手撐額,開始打起了盹。

待那掌聲落下,清脆激越的鼓點聲再度敲進了聽者的心裏,青子手中節拍一板三眼,宛若行雲流水,伊始……

“咚咚咚,咚咚咚……

唱道來說道

唱盡人間無人。

貴輕賤來富輕貧,

千秋萬代留臭名。

有個孟錦枝,

其夫有名李延祚。

夫妻恩如魚水,

日子清貧苦也甜。

孟氏二十誕一子,

其子喚作李延世。”

當幾個名字連連托出,盛妃徹底震驚,再次看向那演奏之人,幾乎不敢相信……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本是皆大歡喜日,

重病纏了延祚

弄璋之喜不足慶,

悲君永別同林鳥。

風卷殘雲六個春,

小小延世初年。

年,烽煙起,

盜賊出,百姓苦!

百姓苦,百姓苦,

Advertisement

孟氏攜子流亡苦。

明月客棧暫棲

難奈何囊中

孟氏長街賣青

歸來不見延世

問店家,

說什麽延世貪玩離了店,

說什麽延世長街尋娘親,

分明是那貪財的黑心主,

生生害了母子二人再難相見!”

前言說什麽漁鼓不如大鼓,不似鍾磬音,誰能想,這鼓聲竟是一波三折!

這天壇之上,大風忽作,重重宮牆之外遠山環繞,無盡的山洪轟然衝出,闖過最暗的夜,造就一片江海奔騰!

有人目不轉睛,回腸九轉,有人睡意昏沉,牽腸掛肚,心中鼓點敲得響……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二十年尋子無結果,

當初娘已婦。

二十年來如一日,

遍走他鄉問千戶。

又是一年黃梅雨,

角亭之中暫避

誰家父母心思狠,

拋嬰亭中任啼哭。

懷抱嬰高聲問,

可憐天下父母心。

懷抱延恩歸家去,

不是親生勝親生。

轉眼柴門飛白雪,

何日尋得延世

夜半柴門忽敲響,

急推柴門看分明。

風雪夜,柴門前,遇

問姓名,道阿寶。

問年紀,說六歲。

問家人,走散了。

此言良久立,

歎此人間多疾苦。

吾失兒來汝失母,

從此你我是一家。

手把阿寶柴門,

李家再添李延華。

Advertisement

一聲阿姐,一聲青妹,

兩句老夫人,

教養之恩比海深!

八年後,苦荒,

流民起,厄運再降孟氏

姊妹二人皆走散,

這天再也不是天。

延恩尋親終無果,

一朝養在青州農戶

張海是其父,張氏是其母。

延華尋親終不得,

得員外郎收為義

四年後,孟氏五十八,

守得雲開見月明,

尋子三十二年終有果!

因得一枚玉佩,

姊妹二人巧相認。

這一年,李延華,

托父尋老夫人終有果!

老夫人,在京都!

四年苦別離,

三人終團圓。

似團圓,卻不是團圓!

三十二年尋子終有果,

兒延世在京都!

在京都,三十八春,

已不是當初年!

再唱那心狠手辣的弗苓!”

什麽!弗苓

當那三字一出,滿座驟驚!

“什麽,弗苓!!?”

許多人以為是岔了,頭接耳議論不止,紛紛看向天壇上。

太皇太後神早已驚變,腦海不自覺靠在海姑姑的手臂上,十指與攥得的,兩顆眼珠一直睜著,目刺裂……

看到座席上投來的目,海姑姑的心跳也是極快,總覺得空氣悶悶的,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了……

但還挨在太皇太後耳邊小聲安著,“太皇太後,隻不過是戲文而已……”

這個時候,漠滄無痕已經睜了眼,目下意識在西門吞雪那了一眼,飲酒自若……

顯然,大家都以為隻不過是衝撞了名諱,或者是聽岔了,這個口子尚未撕破。

直到……

“咚咚咚咚,咚咚……

衛府門,錦繡華庭多煊赫!

卻難容思兒瘋的貧婦人!

在京都,兩年叩門尋子遭驅逐!”

滿座嘩然之時,始終有個聲音,“撤了……快撤了……”

“咚咚咚……

聽聞他兒守北漠,

可憐六十華發舊病難醫,

再難行千裏路!

延恩、延華心悲戚,

恨隻恨門戶太小終難敵衛府門,

弗苓,皇族天驕!

聽聞他兒將歸救秦淮,

抱守病等兒歸。

等兒歸,等兒歸……

烽煙終散盡,

眼看他母子終團圓,

誰料想,那弗苓卻喪了天良,起了殺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