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不可輕舉妄!您忘了娘娘臨終前的言了嗎?」
柳雁拉住了他的胳膊,勸說道,「今後娘娘不在,您要更加安分守己,切勿闖禍。」
「我覺得母妃死因蹊蹺,想要查個明白,這也能算是闖禍嗎?」
他抹乾了眼角的淚痕,語氣格外冷,「說到底你們還是覺得我無能,對我沒有信心,連真相都不敢告訴我。」
們越是他安分守己,他就越覺得事不對勁。
柳雁問他,「那麼殿下想要從何查起?」
他毫不猶豫地接過話,「那就先從皇後娘娘開始吧,如今對我應該沒有防備,自己不是也說了嗎?我有什麼需要的可以隨時去找,也可以拿當母親看待,既然在父皇面前放出這樣的話,我就敢藉著這樣的理由去接近。」
說話間,他仔細觀察著柳雁的神,果然柳雁在聽完他說的話之後,當即反對,「殿下別胡鬧!您也知道皇後娘娘說的不是真心話,一門心思都在太子上,您可別去面前找不自在了。」
「最好是別在面前晃悠,讓盡量忽略我的存在對不對?」
他語氣憤恨,「我一說皇后你就急了,你還不敢跟我承認母妃的死與有關係?」
「殿下,就當是奴婢求您別胡鬧了,就算您知道娘娘的死有異樣,您又能怎麼著?您如今在宮中已經沒有依靠了,娘娘臨終前的心愿是想您平安活著,直到出宮立府,您若是一門心思要尋仇,豈非辜負了娘娘的期盼?您別怪奴婢說話難聽,您若是不肯安分,只怕您沒本事活到年。」
「……」
柳雁的話的確直白又難聽,但也是他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外祖父被貶,母妃離世,他這個六皇子也不是父皇寵的孩子,他如今在這宮裏的確是沒有依靠了。
可即便沒有依靠,他也不想窩囊地過這一輩子。
「我一定會達母妃的心愿,但我總要知道母妃的死因,柳雁,你告訴我好不好?與其讓我自己冒險去探究,不如你把真相告訴我,我聽你的,在我出宮立府之前,我不去尋仇,等我長大人之後再考慮這事。」
他抓了柳雁的手,苦苦哀求,「我如今沒有能力,可再過十年、二十年後呢?如果你真為我好,就別讓我活得不明不白,行嗎?」
柳雁著他良久,終究是嘆息一聲,「好,奴婢告訴您,但您也要答應奴婢,絕對不能輕舉妄,你如今還小,要知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你放心,我會沉住氣的。」
他再三保證絕對不會惹事,柳雁這才將一切都告訴了他。
母妃果然不是病逝,造虛弱的原因也不是什麼寒疾複發,而是常吃的補藥里被人下了慢之毒。
而下毒的人是母妃的另一個宮,鶯兒。
距離外祖父被貶已經過去了一月有餘,大概就是在那件事之後,鶯兒便開始在母妃日常吃的補藥里下毒了。
柳雁說,前段時間母妃就察覺到自己越發虛弱,請了好幾回醫,醫都說是寒疾發作,覺得十分蹊蹺,只因一向很遵從醫囑,也很忌口,可對醫一竅不通,醫說的話也不好反駁,便回了一趟娘家,悄悄請了幾個家附近有名的民間大夫給看。
懷疑過醫院的人沒說實話,而民間大夫中有人對說,脈象懸浮,五臟似有衰竭跡象,也許是吃的葯有問題,便立即將藥方子給了大夫查看,大夫看了之後,又說藥方無異常。
藥方無異,卻越發虛弱,便想到了一個可能,或許是邊伺候的下人,在做好的飯菜里或是煎好的葯里了手腳。
有了這個猜測之後,便吩咐柳雁要暗中關注能夠近伺候的幾個宮太監。
在那之後的幾天裏,柳雁看誰都覺得可疑,可沒有證據也不能貿然指控誰,直到有一天夜裏,半夜出門解手,竟看見了宮鶯兒鬼鬼祟祟地出了房門,跟了過去,看到鶯兒所去的方向竟是皇后的儀宮。
柳雁立即稟報了母妃,母妃卻說不要打草驚蛇,第二天鶯兒照舊熬好了補藥送到母妃的手中,母妃聲稱睏倦,讓放下補藥之後便在榻上裝睡,期間柳雁找了個借口將鶯兒拉出去說話,母妃便趁機將提前準備好的另一碗補藥與鶯兒放下的那碗調換了,等鶯兒再次回來后,看到的便是母妃把葯喝下的畫面。
母妃柳雁去醫院找了個新院的醫,確保那人沒有與其他宮的妃嬪有利益勾連,讓他檢查了鶯兒熬的補藥,而檢查的結果是,那葯中含有慢毒。
這樣一來,一切就都能解釋得通了。
「奴婢原以為,皇后只是為了包庇親人才顛倒黑白,卻沒料到是如此心黑手毒。」
柳雁說話間,拳頭握,「當娘娘發現下毒的事時,狀況已經是無力回天了,在最後的日子裏,也想過要去陛下面前告發皇后,可皇后的手段咱們也都見識過了,叔父犯的那件事都能找到替死鬼,那麼同理,給娘娘下毒這事也有辦法推得一乾二淨,鶯兒或許就是的替死鬼。」
「皇后叔父的那件事,母妃和外祖父不是已經做出退讓了嗎?皇後為何還要將母妃置於死地?」
「因為那件事之後,娘娘沒能沉住氣,與皇后發生了幾次口角,殿下您別看娘娘平日裏總您要冷靜,自己氣急了的時候也是很難忍下來的,皇后心眼小,一旦記恨,便容不下娘娘了。」
柳雁長嘆了一口氣,而後拍了拍他的肩膀,「娘娘不希您捲紛爭,說,皇后針對的就只有,只要不在了,皇后心裏的氣也就消了,至於殿下您只要乖乖的不惹事,皇后不會將您放在眼裏,也就不屑於手了。所以請殿下記住,就算再恨,平日裏見著也得恭恭敬敬,因為目前你除了忍,沒有別的選擇。」
他聽著這些話,幾乎要把自己的咬破了。
原來,母妃一直都知道皇后在害,卻不敢說出口,還得順著皇后的心思,直到死都沒能把真相出去,只為了消皇后的氣,讓他不牽連。
旁人或許會說母妃是個懦弱的人,不敢反抗,可他心裏很清楚,母妃並不是懦弱,只是怕一旦冒險,就會連累了他。
正如柳雁所言,皇后的叔父那麼大的罪名都能被皇后輕而易舉地解決,還找了個替死鬼,那麼以母妃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一旦東窗事發,皇后極力否認,僅憑鶯兒手上的那碗葯,或許無法為扳倒皇后的證據。
或者說,鶯兒未必就會把真相說出來呢?皇后當初給自家叔叔找的替死鬼是主認罪畫押的,因為人總是有弱點的,父母妻兒都能為弱點,一旦家人的命到威脅,犧牲自己一個換取全家人的安危,或許會是許多人的選擇。
無論鶯兒是否有苦衷,他都要設法殺了這個膽敢背叛母妃的人。
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還不等他向鶯兒手,他便從其他下人口中得知了鶯兒的死訊。
據說,鶯兒夜裏喝了膳房裏的好酒,也許是在回屋的路上沒看清路,竟不慎跌落到蓮花池裏溺亡了,等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殿下,鶯兒的死,恐怕是……」
「你不用說我也知道,一定是皇后的手了,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不就是很擅長用的手段嗎?」
他冷笑道,「鶯兒畢竟曾經是伺候母妃的人,又不是皇后自己的心腹,皇後用的時候恐怕就沒有想過能讓活下來,如今母妃走了,鶯兒這個棋子自然了棄子。」
「殿下說得是。現在殿下該明白了吧,皇后做事如此滴水不,您想要找尋仇,無疑是難於登天。」
「是很難,但我可以等,等我離開這皇宮,不在的眼皮子底下,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了。」
「殿下如今在宮裏沒有依靠,可以挑個有實力且心眼好的皇兄護著你,太子除外。」
「我知道,你是想說五哥吧?他對我的確算是最好的,或許是可憐我沒了生母,總帶一些吃的玩的給我。」
「您的確可以與五殿下好,他應該會願意照料你,不過殿下你記住了,在皇家,兄弟之間的分總歸是比不過利益,您對五殿下也得多多提防,不必太信任他,他的母妃可不是什麼善茬,五殿下將來會變什麼樣的子,可不好說。」
「這個無需你提醒,我心裏有數。」
關係再好的人,將來都有可能因為某種原因而背叛。
就好比母妃對鶯兒不薄,鶯兒不還是當了叛徒。
沒有什麼人能夠讓他毫無保留地去相信。
思緒回籠,蕭元良發覺自己的袖都被雨水打了,便收回了手,關了窗戶。
曾經的皇後娘娘,如今的太後娘娘,也不知這些年來,午夜夢回的時候,可曾看到那些死在手上的冤魂找索命。
……
「婉妃去世后三年,許大人鬱鬱而終,屬下找到了當初跟隨許大人的老管家,那老管家說,許大人那幾年的確是蒼老了許多,生了病也不肯吃藥,是他自己沒有求生意志,否則應當還能多活些年頭的。」
寧王府大堂,墨竹朝蕭雲昭和溫玉禮彙報著近日打探到的況。
「至於太后的那位叔父,是七年前過世的,林家人對外宣稱他是突發惡疾,但實際況並非如此,或許是因為他死得太沒尊嚴,林家人不敢對外聲張。」
「死得太沒尊嚴?」溫玉禮面帶好奇之,「怎麼個沒尊嚴法?」
【堅強溫柔盲女X瘋批暴戾太子】人人都知,衛景沉貴為太子,雖滿腹經綸,抱玉握珠,性格卻暴戾陰沉,冷若冰霜,無人敢接近。一次追殺中,他意外流落山村,被一鄉野郎中所救
尚書府的六姑娘姜荔雪實在貌美,白雪面孔,粉肌玉質,賞花宴上的驚鴻一現,不久之後便得皇后賜婚入了東宮。 只是聽說太子殿下不好女色,弱冠之年,東宮裏連個侍妾都沒養,貴女們一邊羨慕姜荔雪,一邊等着看她的笑話。 * 洞房花燭夜,太子謝珣擰着眉頭挑開了新娘的蓋頭,對上一張過分美麗的臉,紅脣微張,眼神清澈而迷茫。 謝珣:平平無奇的美人罷了,不喜歡。 謝珣與她分房而睡的第三個晚上,她換上一身薄如蟬翼的輕紗,紅着臉磨磨蹭蹭來到他的面前,笨手笨腳地撩撥他。 謝珣沉眸看着她胡鬧,而後拂袖離開。 謝珣與她分房而睡的第三個月,她遲遲沒來, 謝珣闔目裝睡,等得有些不耐煩:她怎麼還不來撩孤? * 偏殿耳房中,姜荔雪正埋頭製作通草花,貼身宮女又一次提醒她:主子,太子殿下已經到寢殿好一會兒了。 滿桌的紛亂中擡起一張玉琢似的小臉,姜荔雪鼓了鼓雪腮,不情願道:好吧,我去把他噁心走了再回來… 窗外偷聽的謝珣:……
【“柔弱”美人堅毅求生 瘋批太子強取豪奪】阮清懷疑,被她渣過的東宮太子,真的是恨她入骨。因為自從成了寡婦,謝遲每天都問她疼不疼。他回來那天,先殺了阮清的夫君,又將她的手摁在劍下:“嫂子,我若是將你這小手指頭,一根一根剁下來,你會不會很疼?”後來,她被成了太子的謝遲摁在桌子上,天搖地晃的,他笑得惡劣又恣意,“嫂嫂啊,告訴孤,你疼不疼?”再後來,謝遲追著她發瘋,“阮清!你這樣對我,你的心難道不會疼?”最後,新帝登基那天,跪在地上,捧著他嫂子的腳,替她吹膝蓋上的傷:“昨晚是朕不好,都給磨破了,我的阿阮定是疼了吧?”【毫無失業線,純搞七搞八的不正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