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軍屯果
“好主意啊!”胡泉聞言讚歎道:“王爺總是可以跳出窠臼,站在更高的層面解決問題!”
“哈哈,其實本王也就是一般人。”朱楨大笑起來。
“王爺真是過分謙虛了。”胡泉自然是不信的。
其實朱楨還真不是過分謙虛,他之所以總能出人意表的想出辦法,而且最後總能漂亮的解決難題,是因為他能以史為鑒。
只不過別人知道的歷史都是過去史,他掌握的是‘未來史’……
現在別人都為東川遠超前朝的銅產量而歡呼,但朱楨卻知道,明朝的滇銅產量跟後來的清朝比起來,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在清代礦業最為興盛的乾隆時期,滇銅佔全國銅產量的八以上,當時全國的銅材基本都由雲南供給。而東川銅礦的產量,又佔滇銅產量的七以上。所以眼下東川這點產量,還不到極盛期的零頭。
那麼為什麼會在開采冶煉技沒有明顯進步的況下,差別這麼大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雍正五年,在東川府的群山中設立了會澤縣,將所有的銅礦冶煉轉移到了縣城裡,改變了原先就近開場,分散冶煉的狀況。
集中冶煉的好實在太多了,譬如便於生產、運輸,當然也更安全。讓礦主可以放心的進行長期投資,可以建造更大規模的礦廠,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生存環境安全了,才會有更多的百姓願意來東川謀生。東川銅業發展的最大桎梏——人手短缺,就這樣迎刃而解了。
從那之後,東川的銅業發展,才正式進快車道,到了乾隆時期,為名副其實的‘銅都’,支撐起清廷財政的‘半幣江山’。
甚至有人說,清朝能統治中國兩百多年,有一半功勞要記在滇銅上。
所以朱老板要是知道這事兒,打死也不會把雲南給沐英的。估計老六都得給攆到外雲南去,休想靠近他的聚寶盆。
可惜這事兒朱楨不說,他永遠也不會知道……
~~
朱楨要在雲南建的那座城,正是會澤。不過他在資金上並不缺,所以也不著急催生出個銅都來。就那麼順其自然,讓它一步步的發展壯大就好了。
眼下能解決東川的治安問題,就足夠了。
三人便沿著金池湖邊的青石路,走在依依垂柳之下,毫覺不到盛夏的酷暑。
“再說說軍屯的況吧。”朱楨又對他大舅道。
今天其實是胡泉作為雲南都指揮使在匯報工作,胡泉自然早就竹在,如數家珍道:
“王爺當初離開雲南時,是洪武十七年底。當時雲南共有二十三衛八十八所,這幾年間朝廷又陸續調了二十衛,共十萬八千軍隊駐屯。”
“不算貴州和外雲南,如今整個雲南都司完整建制四十三衛八二十八所,下轄二百五十一個千戶所,兩千五百五十一個百戶所,三十二萬大軍。其中二十五萬駐屯軍,分布駐屯在城鎮、壩區、驛道沿線,以及渡口、關隘、要衝等戰略要地,這樣既防盜賊又防土司反叛;既便於集結打仗又便於分散屯種,對整個雲南形了強有力的控制!”
“那田糧牲口方面呢?”朱楨又問道。
“據去年年底的統計,雲南都司共擁有馬二十四萬三千匹,其中戰馬五萬兩千匹,其余都是用來拉車拉犁的滇馬;屯牛十八萬頭;屯田兩百五十七萬畝地,衛所積糧兩百三十三萬石!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還足夠支持大軍遠征作戰了!”
“好,發展十分迅速啊。”朱楨滿意的點點頭。
當然這並不得益於人口的自然增長,而是來自朱老板強力的移民墾屯政策。前番為了攻打麓川國,調集的二十萬大軍,雖然沒撈著打仗,但大半留在了雲南,就地屯戍。
現在兩年多過去了,這些人也安頓下來,大都把家眷接到了雲南永居,如今雲南的軍戶及家屬,達到一百五十萬人之多。
而整個雲南也不過只有兩百多萬漢人而已,軍戶數量超過了總人數的七。
雲南的漢人大都是軍戶,好就是特別能戰鬥,服從又好,所以朱楨才能迅速的打開局面,在雲南站穩腳跟。所以說雲南初期的移民開拓,主要靠的就是朱老板的軍屯政策。
朱老板之所以對雲南支持力度如此之大,一個是雲南本的重要,讓他決心消化掉這塊‘蠻荒之地’,一個是他對朱楨的偏,讓他總是不知不覺給太多。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時機正合適。天下已經沒有戰事,朱老板的兩百多萬大軍,沒了用武之地。在地墾屯,會跟老百姓爭地,還會惹是生非,還不如盡量發配到邊陲,讓他們禍禍蠻夷去。
天時地利人和皆備,雲南的軍屯自然呈發式增長。
朱楨又對胡泉道:“這次回京前,父皇和大哥跟我說,還會在未來五年,再撥四十個衛所到雲南屯田。我是來者不拒的,我舅舅就該頭大了。”
“呵呵……”胡泉額頭冒汗道:“這個確實頭大。主要是之前那十萬八千人安頓下來之後,剩的好地方就不算多了。再來四十個衛所的話,把他們全安頓下來,肯定要跟土司們起衝突的。”
“哎,舅舅不是剛說了要跳出窠臼,站在更高的層面看問題嗎?”朱楨笑道。
“王爺是說……”胡泉愣一下。
“爹,王爺是說,不是還有外雲南嗎?”胡顯提醒老子道。
“對啊,還是年輕人腦子快。”胡泉一拍腦袋道:“外雲南不是雲南啊!”
“沒錯,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點,就該轉到外雲南了。”朱楨道:“吃下來不趕消化,回頭就又拉出去了,等於白忙一場。”
“王爺話糙理不糙……”胡家父子這個汗啊,心說王爺果然跟當兵的混久了,說話越來越牙磣了。
“總之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要放到外雲南上了。爭取在十年之,讓雲南沒有外之分!全都變一個樣。”朱楨斬釘截鐵道。
這時候他看到鄧鐸帶著潘原明和道同從遠走過來,便笑道:“他們來了,咱們一起議吧。”
(本章完)
前世就是政治的間諜特工,執行任務期間不幸而亡,穿越異世,不曾還是受制與人,為了擺脫這種生活,女主便自己親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後相遇男主兩人相愛,卻因為各自身份原因,不得不離開,哪知遇上妖媚男子被纏逼婚卻不想自己的真是身份竟然是他的妹妹,躲開這個原以為能夠和男主恩愛長相守,哪知道婆媳關系異世也有,面對男主的懷疑和背叛??外人的處處為難緊逼,造成的種種誤會女主會怎麼樣??兩人是否還能幸福下去???
野史記,大樑戰神霍無咎曾為敵國所俘,被斷經脈,廢雙腿,囚於大獄。那昏君為了羞辱他,還將他賞給了自己的斷袖皇弟為妾。 霍將軍受盡屈辱,臥薪嘗膽三載,後金蟬脫殼,潛回大樑。治愈腿疾後,他率軍三個月攻入敵國都城,殺其君王,焚其國都,最終將那廢物斷袖的頭顱斬下,在城牆上懸了整整三年。 自此,天下一統。 —— 某高校歷史系導師江隨舟,收到了一篇以霍無咎的野史為根據寫的畢業論文,將學生批評了一番。 再睜眼,他穿成了野史中的那個斷袖王爺。 四下里張燈結彩,下人來報,說敵國那個殘廢將軍已由花轎抬進王府了。 面對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穿著大紅嫁衣,目光陰鷙的霍將軍,江隨舟這才知道,野史也會成真的。 還會讓他被梟首示眾,腦袋在城牆上頭掛上三年。 江隨舟只好將霍將軍好生供著。 朝中明槍暗箭,昏君百般羞辱,他都咬牙替他擋下,只求三年之後,他能留自己一顆腦袋。 更不敢真讓這位身長九尺的“侍妾”伺候他。 可是未滿三年,霍將軍的腿竟然自己好了。 不光殺了昏君,統一了天下,還強行將他堵在房中,硬要儘自己“侍妾”的本分。
太子蕭錦言是個講究人,對另一半要求很高,擁有讀心術后要求更高。奈何身邊美人無數,卻沒一個是他的菜,直到看見一條小咸魚,嘴甜身子軟,正合他胃口,“今晚你侍寢。”作為混吃混喝的小咸魚瑟瑟發抖:“殿下,我還沒長開呢。”*沈初微一朝穿回古代,成了太子爺不受寵的小妾,琴棋書畫一樣不會的她,以為是混吃混喝的開始,卻沒想到被高冷太子爺給盯上了。徐良媛:“沈初微,你最好有點自知之明,今晚可是我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