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談論天下
崔鈞聽了這個解釋,神變幻,一會兒是恍然大悟的模樣,一會兒卻又是比剛才更加震驚。他崔鈞確實喜歡結豪傑,不論是世家子弟,還是鄉野遊俠,只要志趣相投,他都為朋友,也因為這一點,導致他經常被父親批評,說他結一些“蠅營狗茍之輩”,有辱斯文。
而崔鈞自己知道那些是真正的豪傑,絕非衝著他崔家的地位與財富而來,父子倆因此經常鬧別扭,所以崔鈞才離開了,回到博陵老家來居住。
不過同時他也很震驚。
黃水鄉的鄉勇隊威震太行山,這件事他從一些遊俠朋友口中早已得知一二,可是沒想到這支部隊探查報的手段也如此高明!
報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那是毋庸置疑的,擁有準確而廣泛的報,又掌握了戰鬥力強大的軍隊,這讓崔鈞不得不重新審視起眼前的這個“落魄皇族後裔”了。
皇族後裔這個頭銜,在這個年代或許對普通百姓而言有些威懾力,可是對於崔家這樣的世家大族而言也算不得什麼,不是他們不敬皇族,而是兩漢傳到現在,皇族後裔實在是如同過江之鯽,數之不盡了。
“難道他想完祖上未完的志?”崔鈞被自己的這個猜測嚇得不輕。
劉赫祖上廣陵思王劉荊是東漢武帝劉秀的第八子,後來就是因為舉兵謀反,兵敗被誅。
如果劉赫也有這樣的想法,那崔鈞可就必須早點離開,並且寫信稟告給自己的父親崔烈才行。
“劉兄如此大才,不知志向安在?”崔鈞試探地問道。
劉赫哪兒能想到此時的崔鈞腦子裡已經迸出了各種想法和猜測,以為他只是尋常一問罷了,所以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才談不上。只是劉某自小眼見黎民苦,有天災,百姓苦。風調雨順,百姓依然苦。天災不斷,府無良,異族肆,賊寇橫行!赫不才,願為大漢守土,為大漢安民!”
劉赫說得正氣凜然,讓崔鈞也忍不住有些肅然起敬了。
不過起敬之後,崔鈞很快又反應過來,守土安民,卻擁有整整兩千人的軍隊,還有數名武勇非凡的將領,甚至於還有一支在崔鈞眼裡能力不凡的報隊伍,這個規模對於黃水鄉甚至整個狼調縣而言,似乎都有些太大了,只要遇到良機,稍加運作,掌控一個太原郡府都不是太難的事。
再加上劉赫表現出來的非凡氣度,都足以讓崔鈞懷疑劉赫的志向遠遠不局限於區區一個縣。
“以愚弟所見,劉兄要想實現如此的抱負與志向,只怕區區一個狼調縣不是劉兄一展才華之地啊。”
崔鈞這句話一說出來,劉赫似乎才有點察覺出話裡有話了。
“這些混跡於世家之中的人,說話總是這麼一套一套的,拐彎抹角,真是讓人難啊,差點就讓他給繞進去了。”
不過抱怨也沒用,劉赫以後要想發展,就難免要跟這些人多打道,提前適應下也是好的。
“崔兄何出此言?學文武藝,獻於帝王家,更何況某本就是劉氏之後,如今天下將,某但求能保得一方黎民的安寧,至於地盤大小,又何需計較?”
劉赫的說法讓崔鈞稍稍理解了幾分,不過還是不打算就此打住。
“既然如此,劉兄如今收納流民,得上萬之民,降服賊寇,擁兩千大軍,民心歸附,士氣如虹,如何要屈尊於僅僅七鄉之地,小小督盜之位?”
劉赫眉一挑,暗道這個崔鈞說話還真是一環扣一環啊,明著似乎是在替他打抱不平,實際上是在質疑他地盤不大,勢力不小,必然所圖非小。
看來要想收服這崔鈞,還真是不那麼容易的事,崔鈞德行再好,智商再高,終究是世家子弟,和鄉野小民看問題的角度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你問得拐彎抹角,我就偏要答得直截了當!”劉赫在心得意地笑了幾聲。
跟崔鈞這種人玩文字遊戲,搞這種彎彎繞,劉赫自認不是對手,所以乾脆直接一點,反而容易博得對方的信任。“崔兄這就是有所不知了。安民軍有今日之勢,也非劉某所能預知。實在是收降了各地山賊流寇之後,為了防止他們本不改,禍害鄉裡,因此才收到軍中,加以約束。數年來也算效顯著,我安民軍的將士從未發生過一次違法紀,為禍鄉裡之事。”
崔鈞一聽,回想起來,也確實如此。安民軍很主征兵,都是百姓慕名而來,再加上收降的賊寇組,能有今日的規模和實力,確實不像是劉赫刻意為之。
“劉兄所言,確實不假,倒是小弟我多心了啊。”崔鈞有些歉意地說道。
看到崔鈞如此坦大方,劉赫也心生喜意。
“對了,劉兄,常言道‘樹大招風’,你這安民軍如此強盛,而且還在日益壯大,恐怕遲早會為州府所忌,到時候若是有人認為劉兄圖謀不軌,不知兄意如何應對?”
劉赫卻是擺了擺手,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崔兄多慮了。若是天下如此太平下去,太原郡中有人要對付我,倒是意料之中。只是……”
他又故意話說一半,把崔鈞激得心裡跟貓撓似的。
“只是什麼?劉兄有話但說無妨嘛,難道這天下即將不再太平?”
話說到這裡,崔鈞自己似乎也意識到是怎麼回事了,趕說道:“劉兄放心,此間你我二人說話,出了此門,絕不會再傳其他人之口,劉兄不必忌諱。”
劉赫“嘿嘿”兩聲,這才繼續說下去。
“恕劉某說句大不敬的話,一年之,我大漢天下必,屆時各州郡自顧不暇,只怕還要有求於我這安民軍,又怎會圖謀害我呢?”
崔鈞聞言卻是大驚不已:“劉兄此言何意?這的源在何?”
劉赫卻不予作答,反而端起茶杯,緩緩喝了一口,這把崔鈞弄著急了。
“劉兄,這可是大事啊,劉兄休要賣關子了!”
劉赫這才放下茶杯,看著崔鈞問道:“某想知道,若是真有一日大到來,不知崔兄有何打算?”
崔鈞被問得一愣,顯然沒想到劉赫會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不由得低頭思索。
“唉,孟子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若真有那一天,如果鈞有能力,自當為大漢天下,為蒼生百姓盡一份力。若是力有不逮的,也就棄了這家世榮華,遊四方,救一人是一人吧。”
“好!好一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崔兄高潔!”劉赫掌稱讚,但又話鋒一轉,“不過劉某卻有所不同。”
“哦?不知劉兄如何打算?”崔鈞頭探了過來,看著劉赫。
(本章完)
他自小就有野心,希望當一個統領天下兵馬的元帥.他認爲要當元帥就要先當將軍,而要當將軍就要從小兵幹起.…
現代資深驢友穿越到東晉年間,寄魂於寒門少年陳操之,面臨族中田產將被侵奪、賢慧的寡嫂被逼改嫁的困難局面,陳操之如何突破門第的偏見,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維護自己和族人的利益?且看寒門少年在九品官人法的森嚴等級中步步攀升,與顧愷之為友,娶謝道韞為妻,金戈鐵馬,北伐建功,成就穿越東晉第一書。
大漠孤城,褪色的戰旗,斑駁的白發,染血的長纓……宋云穿越到異世界的邊塞軍鎮,被老兵收留,成為城中唯一的年輕人。敵軍兵臨城下,三千老兵孤立無援,盡皆壯烈戰死。宋云撿起一柄青銅劍,成為安西軍鎮的最后一個守卒。一人一劍守孤城。只身獨擋百萬兵。從此…
一覺醒來,竟然成了大唐駙馬房遺愛。 (ps:本書為歷史小白文,相信各位看官不會失望滴。 )
秦始皇死后,被傳送到了一座圍城之中。他發現這里的一天等于外界的一年。而且還會按時間線傳送來更多的皇帝。于是第三天胡亥到來:“父皇,您要為兒做主啊!”十二天后劉邦到來:“政哥,難道你還不知道你的大秦已經亡啦?哈哈哈...”王莽到來:“你們這群無知的古代人。”劉備到來:“高祖,我真的是咱老劉家的人!”武則天到來,驚呆眾人,變成團寵。成吉思汗到來:“論江山面積,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朱棣到來:“爹,你先別動手,兒不是故意篡位的...”溥儀到來:“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