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開局繼承十萬畝田 第2049章 他總覺得,柳白又在搞貓膩

《大唐:開局繼承十萬畝田》 第2049章 他總覺得,柳白又在搞貓膩

“不管怎麼說,這筆銀子是遲早要花出去的,問題只是在于,究竟是誰來花!”

格溫和的老馬,輕輕的說道。

李承乾小心翼翼地說道:“馬叔叔說的沒錯,我雖然當著這個監國太子,但從來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旦父皇怪罪下來,是萬萬承擔不起的。”

老馬微微一笑說道:“太子殿下可以這樣想,如果陛下不知道這筆銀子是誰花出去的,不就好了”

是李承乾,就連那幾位王爺,都是狠狠的一哆嗦!

瞞著皇帝把國庫搬空,一旦被發現了,那就不是被責罰的問題了,而是被砍腦袋的問題!

多神經病的人,會在明明是做好事的前提下,把國庫的銀子花掉?

,如果這件事上了三省的廷議,還是有幾分機會,被皇帝應允的。

何必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地來坐?

李孝恭看了一眼,自始至終一語不發的柳白。

他總覺得,柳白又在搞貓膩。

他們的很深,而且已經認識十多年了。

都知道柳白的心眼多得很,不過,每一次都有人不知不覺地會掉他的陷阱之中。

這些年來,更不知有多世家豪門,栽在他的陷阱里。

往往他看起來是在做一件事,可實際上,他卻又在做另外一件事

到最后回過頭來才發現,他把兩件事都做了!

Advertisement

這就是柳白的可怕之,沒人猜得到他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柳白,說一說你心里是怎麼想的,你也是知道的,太子絕對不能到陛下的厭惡,咱們這些人,都靠太子殿下過活,總不能因為你心中的想法,葬送了我們這幾家的前途!”

李孝恭的語氣有些冰冷。

柳白微微一笑,說道:“這些年來我修,從不與人輕易起爭端,更不愿意與人為敵,可是,這并不代表我柳家了人人能夠欺辱的慫包!”

在座的人都有些驚訝,看向柳白的目變得有些異樣。

就像他所說的,這些年來,柳白的確不像從前那樣疾風如雷了。

他變得更加溫和,為人事也更加的圓

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些,又或許是因為其他的緣故,回頭看看,柳家的敵人好像確實變了!

不對,確切的說并不是變了,而是已經沒有了!

曾經那些與他為敵的人,早已經煙消云散,唯一活著的長孫無忌,還飄在大海上不知所蹤。

雖說有人傳言,那個家伙已經登陸,不知道悄悄跑到什麼地方去了,但是,他終究沒有了再與柳白爭雄的資本。

而那些曾經,看柳白不順眼的人,好像都莫名其妙的變了他的朋友。

比如說,如今朝中僅次于宰相的大佬劉洎,閑著沒事就喜歡去柳家喝頓小酒。

Advertisement

要知道,僅僅在三四年之前,他還將柳白視為平生大敵,恨不得親自斬草除

這種況一直持續到現在,以至于很多人都覺得,柳家正在藏拙!

要說在座之中,誰是最了解柳白的人。

只有兩個!

一個是沈萬三,另外一個,則是李承乾。

他們一個人是柳白的左膀右臂,另外一個是柳白親自看著長大,更是他親自教育的!

雖說李承乾現在的份地位不一樣了,即便是皇帝,都不能忽視他的決定。

為監國太子好幾次,這一次已經長達一年的時間了。

太子的羽翼漸漸滿,已經有了分皇帝的聲勢。

但是,在柳白面前,他依舊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就好像,一個人無論他的本事有多大,他的權力有多高,面對自己父親的時候,終究要矮了一頭。

對于李承乾而言,這樣的人除了他爹娘之外,也就只有柳白了。

李承乾有些弱弱的說道:“柳大哥,這個擔子太重了,若是父皇怪罪下來,我倒是可以全而退,可是...”

在座之人都能聽的出,李承乾是在為柳白考慮。

這些年來,皇帝和柳家,并不是沒有爭端,而是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如同兩只刺猬,如果靠的太遠,互相幫不上忙,如果靠的太近,傷害的反倒是對方。

都說皇家對于柳家的信任,是整個天下發展的基礎。

Advertisement

說白了,這種信任不就是皇帝對柳白的信任嗎?

柳白搖了搖頭,說道:“你爹那里,自然由我去糊弄,你這里我只要一句話,拿不拿錢?”

李承乾看向幾位王爺。

幾位王爺面面相覷,都不知該如何回答。

換了別人說這樣的話,幾乎和宮一樣了。

氣氛顯得有些張。

沈萬三微微一笑說道:“太子殿下不妨這樣想,就當是先藏一個,等果出來之后,再給陛下一個驚喜,如此以一來,陛下不不會怪罪各位,說不定還有一些獎賞!”

所有人都知道,沈萬三說的話本就不可能實現。

皇帝和別人的想法不同,他不在乎一件事的結果是好還是壞,因為他自信,以他的頭腦,足以預料到任何事的發展順序和結果。

如果是壞的,他早就接了。

如果是好的,也在他的預料之中,無非坦然之。

最令皇帝不能接的,就是他無法預料的東西。

哪怕,是一個驚喜!

不過在場眾人也都識趣,既然沈萬三給了個臺階,就不如順坡下驢。

李孝恭站起來,拱了拱手,說道:“太子殿下,老臣以為,沈大掌柜說的不無道理,國庫中的銀子,放著也是放著,不如先花出去,只要能收回本,陛下是不會怪罪的!”

有他這句話,說明他愿意與李承乾一同分擔責任。

李道宗也很適時的站出來,說道:“老臣附議,此舉開發蜀中,意義重大,于國于民而言,絕對有利無弊,老臣愿與太子殿下同進退!”

有這兩位實權王爺作保,李承乾也沒什麼好猶豫的了。

他心里也知道,柳白之所以提出來要用國庫里的銀子,還真就是為了他好。

“既然如此...”

李承乾站起來,說道:“小滿,擬旨!”

玉璽就在他手中,如今的他,距離皇帝唯一的差距,也就只剩一個名頭了。

為隨侍太監的小滿,趕拿出筆,記下太子說的話。

之后,會有殿中侍史,把容謄抄在圣旨上,再用印,傳檄天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