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安轉回,拿出一個錢袋,遞給他;“這裏有五十兩金子。濱州城有個老炮手,外號老鐵炮。”
“他還有幾個徒弟。你去遊說他們一番,讓他們舉家跟我回登州。”
“我那邊需要炮手,就算不能全說,來個四五人也好。”
一隻耳接過錢袋子,拱手笑道;“東家放心,小人一定辦好。”
李建安送走一隻耳,打開係統,複製了五個人參王。他整理一番,出門去找楊文嶽。
來到楊文嶽營中,楊文嶽發現李建安帶著木匣子,非常高興;“建安賢弟,你怎麽有空來了?”
李建安將木匣子放在桌上,推過去,笑道;“給臺大人的一點心意。”
“太客氣了。”楊文嶽笑開了花。
這一次報功,其他幾位營頭都有實打實的好。
楊文嶽最辛苦,卻沒什麽實在利益。
幾位營頭給楊文嶽送了些禮,但因為比較拮據,也沒什麽好東西。
楊文嶽打開木匣子,頓時目瞪口呆!
千年人參王!好大的個頭啊!
“哎呀!建安啊!你這也太客氣了!”楊文嶽樂得滿臉紅,眉飛舞的。
楊文嶽常年吃人參,當然知道千年人參王的好。
千年人參王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普通小病小鬧,本無需主參,吃一須子就頂事了。
李建安出手也太豪橫了!
李建安笑道;“這些日子大人日夜勞,應該補一補子,您一定要收下。”
楊文嶽笑了,非常;“好,我收下。還是你有心啊,朱八三那個臭小子,就會上忽悠我。”
“還有那幾個破落戶,一個個就知道占我便宜,還是你實在啊!”
“建安,以後登萊這片地方,還是要你幫我撐一些。”
李建安拱手,笑道;“屬下必當盡力。”
這時候,汪師爺進來了,笑道;“東翁,誌雄(楊超的字)回來了!”
楊文嶽大喜,起迎出去。
汪師爺看了看桌上的人參王,正要跟出去,被李建安拉住了。
李建安笑道;“汪師爺,我這邊有個小禮,要送給你。”
汪師爺大喜過,笑開了花;“這是怎麽說的,我也有禮?”
“那是當然!”李建安掏出一個小布袋,遞過去。
汪師爺打開一看,不由得大驚失,目瞪口呆!
好大的東珠啊!彩奪目!攝人心魄!
汪師爺樂開了花,喜笑開;“恕我不敬,跟著一聲李老弟。李老弟,你也太客氣了!”
李建安笑道;“師爺收著。我這人有時犯傻,容易得罪人。若是下麵有人告我的狀,記得幫我言幾句。”
汪師爺笑道;“這還用說嘛,放一百個心。李老弟的為人,在咱們山東是這個!”
汪師爺出大拇指;“誰要是跟你過不去,他就是最壞的王八蛋!我汪兆龍跟他決一死戰!”
“為何?因為你李建安是咱山東的活菩薩啊!”
“這次打韃子,李老弟活民數萬,送了多東西。”
“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裏。”
“若是有人跟你過不去。我就是拚上家命,也要和他同歸於盡!”
“這世間如果連菩薩都容不下,善心都無安放,那我們還活什麽!”
李建安忽然有些,向汪師爺拱手,笑道;“汪兄所言,弟謹記在心,沒齒不忘。”
汪師爺收了東珠,笑道;“走吧,誌雄回來了,肯定有好消息。”
兩個人出了營帳,來到道這邊。
陳洪範,朱八三幾個已經跑過來,圍在楊文嶽邊。
道那邊,已經可以看見楊超部的車馬。
不一會,楊超先一步跑馬過來,與眾人見麵。
眾人迎上去見禮。
楊文嶽迫不及待,笑道;“怎麽樣?見到聖駕沒有?”
楊超遲疑了一下,笑道;“見到了。皇上把咱們登萊好頓誇獎。皇上下了命令,讓兵部和閣盡快辦理,讓咱們的封賞早點下來!”
哈哈哈,眾人大喜,樂開了花。
“發了!發了!這下發了!”朱八三激地手舞足蹈,搖頭晃屁。
“那兵部怎麽說?”金日觀問。
楊超笑道;“韃子已經全部出關,讓咱們各自回駐地。大夥放心等著就是了,沒跑了!”
眾人興不已,喜氣洋洋。
楊文嶽笑道;“太好了!今天真是喜事連連。走,到我營裏擺個席麵,咱們喝一杯,明天就歸程吧。”
眾人大喜,請來陳縣令和崔縣丞,在中軍大帳吃了一頓散夥飯。
次日,金日觀先走一步,然後是陳洪範,最後是楊文嶽和楊超。
為什麽要分開走?主要是為了請糧方便,隨便嚇唬一下沿途的匪患。
李建安因為要帶上九千多難民,隻能留在最後。
就在李建安準備返鄉計劃時,獨耳劉(一隻耳)回來了。
獨耳劉功說服了老鐵炮去登州,除了老鐵炮一家七口,他還帶上了兩個徒弟。
這樣算是老鐵炮,就有了五個炮手,夠一個班組了。
李建安大喜,將千年人參王退還獨耳劉。
獨耳劉了李建安的門客,幫忙管理難民營,記賬出納。
準備了兩天,李建安辭別陳縣令,帶領隊伍踏上歸途。
來的時候三百多人,回去的時候,三百多加上九千多,正好一萬出頭。
因為有難民,每天行軍不超過三十裏,非常緩慢。
一路之上,沿途的地主老財和地方府,一個個嚇得狼奔豕突,花樣百出。
有跑路進城的,有送東西的,還有喊打喊殺的。
毫無疑問,他們都把李建安當流寇頭子了。
這一萬多衫襤褸的流民,誰見了都要怵三分!
有些膽小的地方差點沒嚇死,紛紛閉城門,戒嚴地方。
李建安過境,百避退!
有些地方知道自己人,害怕李建安給難民請糧,一個個也裝起了頭烏。
李建安不理他們,自己走自己的。
這樣也好,省去了不麻煩。
有個不開眼的巡檢原本要卡過橋費,李建安直接帶著一萬人過去,嚇得那巡檢屁滾尿流,直接跑路了。
李建安走得高興,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與聖旨而過。
原來兵部和閣星夜工作,早幾日把封賞的奏折報上去,崇禎當天就批下來。
為了表彰靖海衛的功勳,也為了激勵天下衛所兵,崇禎皇帝單獨給靖海衛和李建安下了一道聖旨。
皇帝給一個衛所傳聖旨,大明朝是不多見的。
傳旨的隨堂太監趕路比李建安快,與李建安的大隊人馬錯過,跑到頭前去了。
就在一片不知不覺中,傳旨太監已經來到登州。
整個靖海衛還在一片懵懂中。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裡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辛棄疾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到帝都金陵,同時也帶來了一場場風波與一團團迷霧。 具有雙重身份的貴公子,爭嫡中的太子與親王,手握禁軍的國中第一高手,統率南境鐵騎的美麗郡主……周旋在這些權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間,爲什麼反而是行事低調的蘇哲成爲了所有事件的核心? 掀起狂風巨濤的那隻幕後之手,會不會就是前一波惡浪席捲之後留下的泡沫? 他的身份,究竟是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少年將軍,還是病體支離年壽難永的陰沉謀士? 他重回舊地再遇舊友,他翻雲覆雨機關算盡,到底是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這是一個既有晦暗陰謀,也有兄弟情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沒有走到最終結局之前,也許你,也可以左右它的走向……期待你的觀看,更期待你的意見哦~~
穿越到三國成了呂布,一開場便是生死大危機。看呂布如何洗刷前恥,逆天改命。手握係統挾天子,征諸侯,開創自己的宏偉霸業。
魯襄公三十一年,周王室內亂,魂穿而來的李然,原本在圖書館的鐵飯碗,丟了! 原本最要好的朋友,死了! 大好的仕途,沒了! 自己還被迫流亡,真是慘! 慘! 慘! 這一年,魯襄公剛去世,鄭國子產正在改革,晉國六卿明爭暗鬥,齊景公蠢蠢欲動,南邊的楚靈王的一場弒君大戲即將開始…… 這年頭可真夠亂的,不過沒事,誰讓這時代遇上我呢? 我,李然�
【三國游戲文】【無系統】【無金手指】,少兒不宜,需帶腦閱讀,非爽文套路。前期搞笑發育,140章后崛起。【申明】:前期微虐,主角會被坑,略有毒,耐心閱讀。如果您不喜歡可以不看,不要惡意差評,我沒義務給您當孫子,也不缺大爺,我不想進步,請不要教我做事。本書很長,看個三五十章的不要點差評,很煩很影響心情。【元素】:游戲+三國+爭霸+戰術+謀略+競技+隱職+獨戰天下+幕后+玄幻+養成+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