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因為魏徵厲害,口若懸河。
陳正泰嘆了口氣道:「玄說的這種人,之所以能夠奢談仁義,無非是葉公好龍而已,真將他們送去關外幾年,他們就老實了。好啦,你不必擔心,這事有我。」
魏徵點頭,似乎對陳正泰還是頗有信心的,因而笑道:「倒是我多慮了。是了,恩師要對高昌國下手嗎?」
「什麼」陳正泰詫異的看著魏徵:「你從何聽來的?」
「倒不是聽來,而是清早有人上書,讓高昌國主來朝,這上書的人,乃是崔家的故吏,我便想到了崔家,細細推敲,這崔家和陳家現在都在關外,如今清河崔氏,立足於河西,現在突然有此作,肯定是和恩師事先商議過的。」(5,0);
陳正泰也是服了,只一點細節,這傢伙就能把事看,真是什麼事都瞞不過魏徵啊,陳正泰已將魏徵引為心腹,這是自己左膀右臂,所以也不瞞他:「確實有這樣的打算,高昌國地西域,若能得之,那麼關外陳氏,便可控制河西、朔方、西域之地,足以高枕無憂了。」
魏徵沉道:「原本陳氏在河西,立足還不穩,貿然掠奪高昌國,不是穩妥之道。不過高昌國確實與西域諸國有所不同。那裡本就是我華夏之國,若是能之,反而能充實河西的力量。只是我不建議征討,反而建議以招為主,若是征討,大軍過,勢必燒殺,不知死亡多百姓,到時,高昌與我大唐雖是同文同種,可即便奪取,彼此之間卻也是海深仇。恩師要奪高昌國為己用,還是令其臣服為好。」
在這方面,魏徵顯然對突厥人和高昌國是兩種態度。
他一直認為華夏才是中國之本,反而勸說陳正泰不要鼓朝廷對高昌國大加征伐。
陳正泰點了點頭道:「我自有主意,你放心便是。」
魏徵不由失笑:「倒是弟子孟浪了。」
似乎魏徵對陳正泰是頗有信心的,此時提出警惕,反而是有些多多舌了。
陳正泰接著道:「來都來了,不妨陪我吃個飯吧,最近大家都很忙,反而只有我,如孤魂野鬼一般。」
魏徵卻搖頭:「不,財政部還有許多大事等弟子決斷呢,這也是大事,不可怠慢了,恩師,學生告辭。」
人家都說忙著辦正事了,還能怎樣?
陳正泰只好憾的道:「既如此,那下次再說吧。」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過去一個多月。
高昌國終於來了消息。
高昌國主麴文泰果然不肯來。
而是表示願意派出使臣,來長安朝見。
其實高昌國的國策,也是頗有一些愚蠢的。
在隋朝的時候,高昌國附,臣服於大隋,以至於隋煬帝要征高句麗的時候,高昌國還徵發了軍隊,跟隨隋軍一道攻打高句麗。
不過那一次吃了大虧,高昌國的軍隊吃了大虧,隋朝滅亡在即的時候,突厥人壯大,此時高昌國對於中原王朝開始變得沒有信心起來。
你特麼的坑我。
於是兵敗的高昌國選擇了和突厥人合作,唐初的時候,大唐派出使節前往高昌,到了高昌國主麴文泰的侮辱。
現在大唐要麴文泰來朝,那麴文泰敢來才怪了,只怕來了長安,便是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啊。
不過麴文泰倒也不傻,來雖不敢來,卻也不敢得罪大唐,送來的奏疏,顯得極為恭敬。
當然,麴文泰顯然也嗅到了一點什麼,大唐明知道自己不敢來長安,偏要故意讓自己來朝,這不是擺明著,想要弄死自己嗎?
於是和奏疏同時來的崔家探子,已經報了高昌國的況,這高昌國在接到了大唐的詔書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徵發四郡百姓,進行備戰。
顯然高昌國已經沒有任何僥倖之心了,意識到戰爭即將來臨。
當日,新聞報便刊載了高昌國備戰的信息,一時之間,戰雲布。
…………
昨天實在太累了,睡著了,算是第二次請假吧,一個月有三次請假,老虎會珍惜。
徐文,最強特種部隊,天狼突擊隊第3任隊長,因在非洲營救受困僑民而犧牲,意外魂穿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紅旗不倒,沖鋒不止,血不流干,抗戰到底!這是一個軍人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用鮮血詮釋忠誠!用生命捍衛尊嚴的熱血故事!從此敵后戰場上,一個令敵人聞…
李峰穿越了,來到了大唐貞觀年間,不過身懷系統,還在長安坐擁一個小酒館的他卻絲毫不慌!「什麼?你讓我評價玄武門之變?老李,你竟然敢妄議朝政!」「老李,老房,老孫,還有那個老程是吧?我說的這個土豆沒騙你們吧,真的可以畝產千斤!」「來來來,嘗嘗我這小酒館新推出的火鍋!不好吃不收錢!」……就這樣,開著小酒館的李峰,卻奇怪的發現,自己除了在小酒館裡面和幾個大叔級別的商人裝逼,也沒幹啥啊,怎麼成就點唰唰的漲呢?
天不仁,人不義,將我房子易逼到家破人亡,母親病死街頭...... 賣身為奴進皇宮,忘卻今生是尊嚴,化身惡魔與厲鬼,鮮血責問上蒼天! 凈身前,一夜噩夢變為天閹,...
【三國】+【種田文】+【無后宮】歷史系學生李憂穿越到三國,竟然意外與郭嘉結緣。輔佐劉備,征戰四方,看腹黑學生如何在三國之中創造不一樣的神話。諸葛亮“李伯川天縱之才,我不如他。”曹操“若是早知伯川之才,何至于此。”郭嘉‘“什麼神謀鬼算李伯川,我倆喝完酒沒錢時,他跑的估計比赤兔都快。”劉備“我得伯川,如魚得水也。”阿斗“我錯了,我真錯了,你不要過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