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盛世醫香之錦繡涼緣 第五二百二十八章 帶著罪過入土(合一)

《盛世醫香之錦繡涼緣》 第五二百二十八章 帶著罪過入土(合一)

溫涼到了祁縣后并未藏行蹤,李知府已經得到了消息。

可京中明明曾說欽差仍在城中,怎麼一眨眼的功夫就去了祁縣?

而最讓他恐慌的是,他派去祁縣的高師爺失了行蹤,直到現在還杳無蹤跡。

祁縣的事他心里一清二楚,也不知道溫涼查到了哪一步,心里不免惴惴,上起了數個火泡。

李知府之子李虹見老父親神憔悴,便勸道:“父親先別把事想得那麼壞,溫涼好歹與咱們沾著親,想必多會給些照應。

再則咱們在京中也并非全無靠山,咱們已經事理干凈,這火未必會燒到咱們上。”

李知府卻覺得事沒那麼簡單,若溫涼只想敷衍了事,又何必獨自趕赴祁縣。

藏行蹤,為的就是查探真相,只怕這溫涼是來者不善。

父子兩人正商議著,忽有林軍前來,說是欽差將至,命他們速去城門迎接。

欽差行使的是圣上賦予的權利,欽差至如圣駕至。

李知府不敢耽擱,忙命人去喚平州一眾員前去迎接欽差隊伍。

李知府率平州紳在城門前迎接欽差,一眾紳忙笑著討好道:“聽聞那位溫公子乃是李知府的親戚,屆時還請李知府代為引薦。”

溫涼不僅是此行的欽差,更是平王府的公子。

平洲城中何嘗有這般的權貴,一眾紳都存了結之意。

李知府卻早已心不在焉,只敷衍應下。

銀甲的林軍護衛著欽差和賑災銀兩遠遠駛來,眾人都踮腳去,待車隊行駛至城門前方才恭敬的垂下頭去。

“下平州知府李興生攜平州紳恭迎欽差大駕!”李知府俯首作揖。

一輛通沉黑的馬車停在李知府前,車簾被挑開,一著竹長衫,面朗如月,雙眸似辰的男子利落的躍下馬車。

Advertisement

男子容貌極佳,正應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只他雖笑得如旭日暖,但眸底卻有不悅。

平州紳一時驚住,難道這就是那位傳有“天人之姿”的溫涼公子?

這般相貌氣度果然不俗。

沈染抬手回了一禮,聲音略沉,“溫公子先已趕赴祁縣,這賑災資還煩請李知府暫收庫中。”

眾人愣住,這位不是溫涼?

乖乖,京中人都是吃什麼長大的,怎麼一個個都有仙人之姿。

“是,下這就命人去安排。”沈染雖無職在,在欽差面前便是親王都要讓步。

“沈世子一路舟車勞頓,不如先去府上休息?”

沈染含笑點頭,溫潤有禮,“好,那就有勞李知府了。”

見沈染態度如此溫和,李知府暫時松了一口氣,忙安頓沈染回李府。

目送李知府和沈染離開,其余一眾紳彼此相視一眼,默契的各自轉散開。

溫涼份雖高,但他已有家室,他們不好下手。

況且溫涼又與李知府是親戚,他們再往溫涼邊塞人怕會惹得李知府不快。

可這位沈世子不但年輕有為,還生的如此俊,若是他們的兒能得了沈世子的眼,他們以后豈不就飛黃騰達了?

沈染尚不知自己即將有一場來勢洶洶的桃花劫,他來到李府之后,謝絕了酒宴徑自去了李知府為他安排的房間休息。

李虹看著沈染的背影,低聲道:“父親,這位沈世子看起來似是緒不佳。”

“自然不佳!”一道男聲傳來,李虹去,只見一個壯的中年男子朝他們走來。

李虹記得這人是跟在沈染邊的,眼中不由噙了警惕。

男子對兩人拱了拱手,態度略有倨傲。

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塊腰牌,李知府見了立刻拱手笑道:“原是五殿下府上的人,不知閣下如何稱呼?”

Advertisement

男子收起腰牌,態度隨意,“在下杜本,是五殿下府上的幕僚,五殿下將平州之事與在下全權負責。”

“原來是杜先生,快里面請。”李知府忙客氣的將人請了進去。

“李大人想必也知曉溫涼在祁縣一事了吧?”提及此事,杜本眸深沉。

五殿下命他前來一是幫襯平州知府,二是看著溫涼。

可沒想到離京那日溫涼的墨馬車的確跟著他們一同出城了,可走了大半日待隊伍的休息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馬車里本就沒有人,只有一張薄薄的信箋。

上面只言他先行一步,會在祁縣與他們匯合。

他立刻派人回京報信,又一邊飛鴿傳書給平州。

他甚至不知溫涼是何時走的,若讓他發現祁縣之事豈不麻煩。

五殿下特命他看著溫涼,可沒想到剛出城就出了這檔子事,若事辦不好五殿下定會怪他辦事不利。

李知府聽了,默了默才道:“杜先生,溫涼并非這兩日才到祁縣,或許他早就離開京城了。”

他在收到杜本的飛鴿傳書前便得知了祁縣的消息,溫涼絕不是那個時候離開的。

“果然如此。”杜本心中早有猜測,聞后還是不心中一沉,“祁縣可理干凈了?”

李知府神凝重的搖了搖頭。

他哪里知道溫涼會來這麼一招瞞天過海,若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有惻之心,早些將那些村民全部除掉也就不會有今日之事了。

“你怎麼辦的事!明知道圣上派了欽差,事還不理干凈!”杜本橫眉立目,冷聲叱道。

李知府蹙了蹙眉,心下雖不快,但面上還是忍住了,“京中傳的消息都說欽差未,我們又未想會有如此變故。

現在杜先生埋怨我們也無用,還是想想如何應付欽差大人吧。”

Advertisement

杜本也知如此,便不再多言,只道:“溫涼古怪,是個不好打道的。

但這位沈世子溫潤,又與溫涼不和,我們倒可一用。”

“他們不和?”

杜本點頭,冷笑道:“這兩人都是年名,又皆份尊貴,都是傲氣的主,誰能服誰?

更何況那溫涼一向素行我素,陛下欽點兩人共同治理平州水患,溫涼卻獨斷專行,也就沈世子修養好尚能維持面上關系。

但兩人面和心不和,只需稍加挑撥便可讓他們關系惡化。”

他當初可瞧的清楚,在看到空的馬車和那一句留言時,沈世子的手都被氣得有發抖。

幾人商議了一番,直到送杜本離開,忍耐了許久的李虹才忍不住道:“父親,這杜本不過就是個幕僚,竟也敢如此與父親說話,還真是狂妄!”

李知府為多年,這點忍耐還是有的,他不的抿了口茶,淡淡道:“他雖是幕僚,卻是五殿下的直系,比起我等自要更重視。”

待他回京述職留任京中,打點好各方關系,就會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那父親,咱們現在該如何做?”

李知府瞇了瞇滿是褶皺的老眼,沉聲道:“先探一探溫涼的意思,再行定奪。”

若溫涼能顧及一些脈親,這件事就簡單很多了。

次日,李知府派李虹親自去祁縣面見溫涼,而此時溫涼正在審問李氏。

嚴知縣只有一,已經出閣,府中就只剩下續弦李氏和幾個妾室。

李氏除了哭哭啼啼一問三不知,只一邊抹淚,一邊楚楚可憐的著溫涼。

溫涼卻無憐香惜玉之心,見什麼都不知道,只覺聽著心煩,便冷冷道:“帶下去,好生看管。”

李氏正要哀聲哭求,忽聽李虹求見,李氏心中頓時一喜,大伯父來救了!

溫涼頷首,命人將李虹帶了進來。

李氏雙眼泛,李虹卻連一眼都未瞧他,只顧著上下打量溫涼。

溫涼一如傳聞中若謫仙,是他太過清冷疏離,看樣子并不好親近。

他的眼珠骨碌碌的轉著,拱手與溫涼見禮。

“溫公子,我等不知欽差駕臨,有失遠迎,還公子莫要怪罪。”

李虹語落,見溫涼無甚反應,便繼續道:“平州城距離祁縣縣城有半日的馬程,說遠不遠,說近卻也不近。

若非昨日沈世子護送賑災資前來,我們竟還不知溫公子已到。”

這也是為何李知府明明知道溫涼在此,卻并無作。

與其主辯白解釋,倒不如徹底裝糊涂,表明自己并不清楚祁縣之事,之后最多落個失察之罪。

溫涼眸,語氣疏冷,“這般說,姚家村一事李知府也不知了?”

“姚家村?”李虹故作不解,回道:“聽嚴知縣上報姚家村等幾個臨近的村莊都已被大水沖毀,無人生還,莫非此事有何不對?”

李虹擺明了要裝糊涂,他四下了一眼,詫異道:“溫公子在此,為何不見嚴知縣相陪?”

被人徹底忽略的李氏終于找到了開口的時機,拉著李虹的袖子,痛哭流涕:“大堂哥,夫君他自盡了,嗚嗚嗚嗚……”

李氏的哭泣倒是真,雖然對嚴知縣無,可想到自己前途未卜便不心中戚戚。

李虹嫌惡的皺起了眉,李氏并不是他的親堂妹,他也不關心的死活,只礙于溫涼在邊,才沒有回自己袖。

“什麼?嚴知縣自盡了?”李虹努力表現出了驚詫的神

溫涼只冷冷掃了他一眼,“是他殺還是自盡尚未可知。”

李虹端正神,一臉的歉意肅然,“沒想到祁縣竟出了如此大事,我等竟一無所知,實乃失職。

溫公子,家父曾派一位姓高的師爺來此查探災,那高師爺是個可信之人,祁縣之事他也最是了解,溫公子若有需要可盡管吩咐他。”

李虹話里話外都在溫涼要人,顯然這個高師爺要比李氏這個隔房侄重要的多。

“他涉嫌盜我的寶馬,現正羈押在嚴府中,待我查清真相,若他無辜自會放人。”溫涼語氣淡淡。

盜寶馬?這里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李虹這次是真的吃驚了。

他們料到高師爺是被溫涼扣了,卻不曾想竟是因為這般的理由。

“此事眾人有目共睹,既他是貴府師爺,我勸貴府還是避嫌的好。”

說完,溫涼不再給李虹分辯的機會,拂袖起,語氣冷絕,“李大人來的正好,我正要開堂審理祁縣知縣嚴澄一案,李大人也來旁聽吧。”

“審……案?”李虹怔住,茫然的著溫涼,“可嚴知縣不是已經死了嗎?”

溫涼斜睨他一眼,幽深的墨眸席卷著危險的風暴,語氣涼的仿若古井深潭,令人膽,“死了又如何,只要犯了我大梁律例,他便是死了,也帶著罪過土!”

------題外話------

我涼好帥,吹我涼的彩虹屁,哈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