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憑你?”
平王冷笑兩聲,化手為鉤,抓住了建明帝的肩膀。
未等建明帝回過神來,平王便來了一記過肩摔。
可平王還是顧及分寸的,建明帝上有傷,他不會真摔他,只想嚇嚇他解恨。
可建明帝卻在摔倒的瞬間,一把抱住了平王的雙,“又是這招!我告訴你,你這招我早就破解了!”
于是,只聽殿傳來“咕咚”兩聲巨響。
候在門外的侍們聽得心驚膽戰,忙小聲問道:“陳總管,咱們要不要進去瞧瞧?”
陳總管甩了甩袖子,莫不在意道:“除非陛下喊救命,否則便全當沒聽到。”
“這……”
幾個小侍面面相覷,但見陳總管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便也不再多話。
陳總管早已習慣了,這兩人從年時期一直打到現在,也不知道兩個彼此看不上的人是如何為至好友的。
乾坤殿中大咧咧的躺著兩個男人。
一個是大梁的九五至尊,一個是鐵錚錚的王爺統帥,兩人直的倒在地上,若被老臣見到,定會被罵一句不統!
兩人著屋頂金棚,忽的齊齊揚起角。
多年前,兩人還都是意氣風發的年,此時他們已為了可主宰一個國家的上位者。
慶幸的是,他們容已改,但曾經的信念與未變分毫。
縱使他們的模樣已回不去年,可他們的心依舊停留在那個鮮怒馬的午后。
“溫冀,謝謝你一直陪著我。”這一路他弄丟了很多人,唯有溫冀始終在他左右。
“嗯。”平王回答的依舊冷淡,他似也覺得這般回答有些敷衍,便又道:“我會一直陪著你,直到你死。”
建明帝皺眉,“你怎麼敢斷定就是我先死?”
平王坐起,抬手在建明帝的傷口上輕輕一彈,瞬間疼的建明帝扭曲了五。
“太弱!”
建明帝氣得牙直,“溫冀,有種你一輩子別傷,否則我定會還回去!”
“隨你。”平王起,拂了拂灰,“我要回府了,明日我就不進宮了,起早啟程。”
建明帝也想起,可他怕扯到傷口,所以使不上力。
溫冀嫌棄的皺了皺眉,將手給建明帝。
建明帝揚,借著平王的手勁利落起。
“溫家二房都被我趕出去了,就算溫涼夫妻搬出王府,你也不用擔心溫被人算計。
你放心,溫這個世子比你坐的穩!”
平王點點頭,問出了心中的疑,“他們效忠英國公,為何不將他們一同殺了?”
建明帝笑得高深莫測,“人活著才有求,而若求不得,便會心生怨懟,們活著比死了有用。”
鐘樹稟告說溫平應是知曉當年之事,若他知曉,那蔣氏便必然知曉。
暫且留之一用。
這些詭之計平王不擅長,也不想問,但他相信建明帝。
平王請辭離開,建明帝著他的背影,突然喚住他。
“溫冀,戰場無眼,小心些,別死在朕前頭。”
平王沒有回頭,只擺了擺手。
建明帝搖頭笑笑,這個犟驢走了也好,以后也就沒人與他搶兒子了!
……
沒有了二房的平王府似乎就連空氣都變得清新了,一家人圍坐屋吃著團圓飯,近日來所有的張焦慮盡被驅散。
飯后,平王開口道:“阿涼,你和錦兒留下,我有話與你們說。”
溫:“……”
說的這麼婉轉做什麼,除了溫涼和大嫂,這里不就剩下他了?
干脆說溫你出去一下不就得了?
溫寒著一張臉退了出去,心里卻好奇的要命。
父王到底與溫涼大嫂說了什麼?
而這種好奇在次日送平王夫婦離開的時候,更被無限放大。
天蒙亮平王下令隊伍出發,溫涼幾人將平王夫婦送至大門前。
溫覺得這很正常,父王是南城的統帥,自要回去。
以后等溫涼承了世子位,他們一家就可以回去團聚了。
可溫涼顧錦璃兩人卻突然雙膝跪地,鄭重叩首。
溫看得一臉怔愣。
兩人跪的太突然了,他一點準備都沒有啊!
這樣是不是顯得他太不孝順了?
溫的膝蓋彎了彎,卻又繃直了,他這個時候再跪覺更怪。
溫涼兩人鄭重的叩了三個頭,溫涼抬頭著冷峻如山的平王,著眸中泛淚的平王妃,深深喚了一聲,“父王,母妃。”
下次再見,他便不再是平王府的公子了。
小時候他心中怨過,為什麼所有人都有父親母親,只有他沒有。
可現在他只有激,因為他們讓自己有了一個完整的年,嚴厲的父親,慈的母親,是他們讓他與別的孩子到了同樣的生活。
平王妃已淚如雨落,扶起溫涼兩人,拍著溫涼的手道:“好孩子,日后,多加保重。”
高不勝寒,那個位置只會比現在更加危險艱難。
溫涼頷首,“母妃放心,您和父王也要保重。”
“嗯。”平王妃哽咽著應了一聲,用帕子輕輕拭淚。
平王走過來,抬手拍了拍溫涼的肩。
這位父親向來言寡,但卻將這個家呵護的很好。
“在京中若不開心,便來南城吧,那里永遠是你的家。”
就算有朝一日他們一個為君一個為臣,可在平王心中,溫涼永遠是他的大兒子!
平王夫婦的車駕漸漸駛遠,顧錦璃眼圈泛酸,心中頗深。
溫著父母遠去的車隊,看了看永遠清冷的溫涼,看了看哽咽拭淚的顧錦璃,他的臉上寫滿了問號。
他長得就那麼不起眼嗎?
父王母妃與溫涼說了那麼多,他就不值得代一句嗎?
長子和次子的待遇真的就差這麼多嗎?
惆悵……
……
建明帝在清洗朝廷之后,便是重新任命員。
顧大老爺等一眾在朝廷危機之際,敢于的大臣皆得到了封賞。
新科狀元蘇致因約束學子有功,被建明帝封為禮部郎中,榜眼孫桐之因協助有功,被封為翰林院侍講。
兩人雖只是小小從五品,卻能正式參與朝廷各項事宜,比起歷代苦熬資歷的狀元榜眼,簡直幸運太多。
魏岳謀逆,林軍群龍無首。
眾人本以為建明帝會將林軍統領一職由溫涼,畢竟他已是林軍副指揮使。
可出乎意料的是,建明帝竟將林軍指揮使一職給了沈染,并將兵馬司的指揮權給了溫。
這簡直是將溫涼所有的權力全部架空。
眾人暗暗揣,雖說陛下選擇相信平王,但對溫涼終究還是存了嫌隙。
只英國公傅凜心中一清二楚。
明面上建明帝的確奪了溫涼的權,可實則安排的人手卻仍舊是溫涼一派。
他這是在鋪路,只等著這條錦繡之路鋪好,溫涼便可踩著這條路,干干凈凈的登上那個位置。
傅凜不甘,難道他就真的沒有辦法除掉溫涼了嗎?
與他所想一致的還有英國公,當英國公得知建明帝曾單獨傳宣親王進宮后,便知事迫。
他請宣親王出來喝茶,卻被宣親王以不適盡數推了。
“這老家伙定是被傅棱蒙騙,決心站在他那邊了!”宣親王怒拍桌案,氣惱不已。
沉思許久,英國公大步行至桌案前,落筆寫了一封信,小心封上蠟印,給管家道:“給郡王妃送去,讓盡快送到簫素手中。
切記,不許私自打開。”
溫涼一事暫不能讓傅決他們知道,否則他們定會因生事。
英國公府如今四面楚歌,既有北燕這個盟友,何不拿來一用!
容鶯喜歡當朝帝師這件事,本是沒多少人知曉的,連她也只敢對自己的貓唸叨。只因她是個極不起眼,又不被在意的人物。 也只有她記得與聞人湙在瓏山寺的朝夕相伴,記得患難中的不離不棄與真心相付。 —— 叛軍攻入皇城的那一日春光正好,青牆映着雪似的杏花。叛軍統帥奉帝師之命捉拿皇室子弟,以做到斬草除根。 容鶯面對着追來的叛軍,鼓起勇氣問道:“是帝師要我死嗎?” “這是自然。” 直到那一刻,她才恍然夢醒,原來在聞人湙眼裏,她也算不上什麼要緊的人。 所謂真心交付,不如說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 —— 潔白的杏花飄落在血染的衣衫,映入聞人湙寒涼深邃的眼眸。他想不通,這樣怯懦膽小的一個人,怎麼會有勇氣自刎。 遂問向侍從:“公主沒有哭鬧嗎?” 侍從答道:“未曾。” 他愣了一下,忽然心中一緊。
大魏皇后沈今鸞死前,恨毒了大將軍顧昔潮。 她和他少時相識,爲家仇血恨鬥了一輩子,她親手設局將他流放北疆,自己也油盡燈枯,被他一碗毒藥送走。 生前爲了家國殫精竭慮,她死後卻被污爲妖后,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不入皇陵,不得下葬,連墳頭都沒有。 若非不知誰人供奉的三炷香火,早已魂飛魄散。 直到一日,大雪紛飛,她顛沛流離的魂魄又逢顧昔潮。 十年未見,當初所向披靡的戰神,甲裳破舊,爲人追殺,窮途末路。 同樣走投無路的鬼皇后幽然現身,血污斑斑的寡白羅衣拂過大將軍磨鈍的刀鋒: “我執念未了,不得往生,想和將軍做個交易。” 卻沒想到,交易達成之後,這位冷心冷情的昔日宿敵,會不惜一切,入京都,爲她報仇雪恨,得以往生。 *** 顧昔潮出身簪纓世家,少時成名,半生輕狂,位極人臣,權傾天下。 所以,無人不嘆惋,他被那妖后害得身敗名裂,在極盛之時背棄所有,遠走北疆,一世伶仃。 顧將軍不事神佛,不信鬼魂。 可每逢大雪,將軍總會燃三炷香火,供於那妖后的靈位前。 雪夜焚香十載,枯等一縷孤魂歸來。 而最後,在他深陷敵陣,瀕死之際,也是那縷孤魂—— 她早已沉冤得雪,卻未去往生, 仍是一身素衣帶血,踏過屍山血海,爲他招來千萬陰兵,千里相救。 他戰至力竭,肩甲浸赤,沉聲相問: “還有執念未了?” “有的。” 她拂去他面上血污,含笑道, “想請將軍,爲我燃一生一世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