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東在河東連酸棗會盟的邀請都沒有收到。
參加會盟的就沒有出簡單的。
連會盟的主持人臧洪也是出士族,他的父親曾經擔任過匈奴中郎將、中山太守、太原太守。
這些人本就沒有在乎李錄與霍東。甚至連曹去時都被鄙視,不待見。
至于為什麼去酸棗會盟聯軍的推選出臧洪,讓他來主持會盟儀式,說明大多數人還是對討伐董卓沒有信心,怕討董失敗后,被董卓追責,所以推出了臧洪。
酸棗會盟雖然沒有邀請霍東,但霍東的口號得喊出來,得表明他也是正義的一方。
于是霍東也讓人編出些董卓的罪行,并在河東與并州張告示,浪費些紙張,平頭百姓本不懂這個。
“主公,我們表明支持袁紹,會不會引來董卓的進攻?”李錄向霍東問道。
“這我也拿不準,我估計只要我們不出河東,董卓應該不會派兵來攻打我們,只會派些兵馬防范我們。但為了以防萬一,我已經讓人嚴監視黃河沿岸。”霍東看著地圖說道。
“沒想到終究還是要打起來了?”李錄慨道。
“討伐董卓這些人討厭董卓,但又都想為董卓,試問誰不想大權在握?”霍東說道。
“主公會尋找機會進雒嗎?”李錄試探著霍東問道。
“董卓沒準會遷都。”霍東沒有直接回答李錄。
“遷都?”李錄一愣。
霍東點了點頭說道:“董卓沉迷于后宮,早就褪去了上的英雄氣,已經不是征戰西涼時的他了。”
這就是你一直不親的原因?李錄在心里吐糟了一下。
“你想什麼呢?”霍東看著神不太對的李錄問道。
“沒,沒想什麼。”李錄趕收起了心思回答道。
雒。
此刻董卓在雒也收到了關東聯軍開始兵,將要與他戰的消息。
現在的董卓與當初霍東見到的時候大為不同。
董卓有了嚴重的黑眼圈,眼袋下沉,有了雙下,肚子整整大了一圈。
他此刻怒氣沖沖的來回走著說道:“這些人枉為名士,我任命他們為大,他們反過來召集兵馬攻打我,尤其是袁家,那個袁紹竟然為盟主,我要誅殺了在雒的袁家人。”
李儒聽到董卓要殺了袁隗他們,他趕出來說道:“主公,關東聯軍心思各異,昔日六國伐秦尚不能,他們也不足懼。只要我們不慌,憑借西涼鐵騎與銳的并州軍,敗的肯給是他們,主公不必過于憂慮。袁家人暫時殺不得,殺了袁家的人勢必引起雒士族的恐慌,使我們部先,而且還會讓關東聯軍為袁家報仇而凝結一心。主公,此時萬萬殺不得袁家人。”
董卓最看中李儒,看李儒這麼張的勸說他,又聽李儒的分析,就聽從了李儒的建議。
“河東怎麼辦?那個霍東居然也反我。如果他與關東那些人串通好了,同時出兵攻打我們,那我們的境將會不妙呀。”
董卓現在提起霍東也是氣的牙。
“主公,對于霍東我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他會在我們敗的時候過來咬我們一口,也會在我們勝利后第一個支持我們,他是誰贏了就跟誰。因此我們只需要派一部份兵馬防范他即可。要把主要目對準關東聯軍。”
李儒又對董卓分析起霍東的格。
“讓牛輔的兵馬去防范河東的兵馬。”董卓下令說道。
“牛將軍應該可以勝任。”李儒有些猶豫的回答。
要是讓牛輔去進攻霍東,李儒肯定不放心,牛輔有個特點,遇到事就要找巫師卜上一卦。
但只是防守,李儒認為以牛輔的能力是沒有問題的,畢竟牛輔隨著董卓轉戰各地,有富的作戰經驗。
“朝廷的事你看著理吧,我要回后宮休息了。”董卓打了個哈欠說道。
“主公,你不能……”李儒剛要勸說董卓不要太過沉迷后宮之中。
“文優,我征戰幾十年,所圖什麼?就讓我現在好好。”董卓說完就轉走了,他了解李儒,知道李儒又要勸說他。
李儒看著董卓走遠,他沒有再勸,董卓現在沒有了當初的雄心壯志,只是一心樂。
要是以前的董卓聽聞關東來戰,他會親自帶兵攻打過去,而今只是派手下諸位將領把守重要關隘。
李儒找到牛輔,告訴他去防范河東的兵馬。
“文優先生,直接讓我帶兵把河東攻打下來,這樣不就徹底解決了,就不用時刻防著了。”
牛輔提議帶兵攻打河東。當初霍東伏擊段煨,牛輔就想帶著兵去教訓霍東,不是為段煨報仇,而是想替西涼兵找回臉面。
“等到解決關東聯軍,回頭再解決河東的問題。”李儒說道。
“為什麼不反過來?先解決河東,然后再解決關東聯軍。”牛輔反問道。
“一群獵犬圍攻你,你會怎麼辦?”李儒又問起了牛輔。
“很簡單,把站的最前,帶頭的獵犬打老實了,其它的也就散了。”牛輔很有經驗的回答道。
“說的很對,現在這些人就是像一群獵犬,我們只要把關東聯軍中出頭的打敗了,其他的也就會潰散。”李儒解釋道。
“到是這麼個道理,袁紹不是盟主嗎?我們把他打敗就行了唄。”牛輔理所當然的說道。
“袁紹只是這個名義上的盟主,我還是對他有些了解的,他是個干大事而惜的人,這次他會躲在后面保存實力,而讓別人沖在前面。而我們只需要把沖在前面的人干掉,其他的人也將在不戰自潰。”李儒給牛輔分析道。
“那文優先生認為關東聯盟當中,誰會沖在前面?”
“這我哪里知道。我又不會卜卦。”李儒回道。
“先生但是提醒我了,你不會,我這里有人會呀!我這就去讓巫給卜一卦,我得到結果后,我會派人告知先生。”牛輔邊走邊回頭對著李儒說道。
李儒看著牛輔走遠,他也沒阻止,這東西就看是更信自己還是更信天意,李儒是比較相信自己,而牛輔則是比較相信天意。
現在討伐董卓的聯軍分為四路。
一路是酸棗聯軍,橋瑁、孔伷、袁、張邈、張超、衛茲、劉岱、鮑信、曹的兵馬。這路的打手就多了。曹、衛茲、鮑信都有敢戰之心,但部下都是一些種地百姓與自家的奴仆,戰斗力不強
一路是河聯軍,為袁紹、韓馥、王匡的兵馬,這路負責韓馥穩住后方,袁紹居中指揮,王匡負責沖鋒。
一路是魯聯軍,為袁、孫堅的兵馬,這路是袁出錢糧,孫堅負責賣命。
至于另一路則是霍東自封的,他統領并州與河東的兵馬,手下武備充足,將士戰力最強。但他這路是最安靜的,本連先鋒隊伍都不派出。
高揚是一個軍迷,一個很普通的軍迷,愛刀,愛槍,愛冒險。 只是為了能玩到真槍而已,高揚跑去了非洲,結果遇到了空難,從此就只能在槍口下混飯吃了,因為他成了一個雇傭兵。 一個軍迷,能在國際傭兵界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請拭目以待吧。
李狗兒,一個連正兒八經大名都沒有的窮要飯,一個社會的最底層,當一個做貴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頭上的時候,李狗兒的幸福生活開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個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識幾個字。做外戚當權臣?那太危險,好像歷朝歷代沒有幾個能得善終的。李狗兒沒有理想,沒有志向,更沒有抱負
一開始,穿成假太監的李易只想安分茍活著,但后來,看著高貴雍容的皇后,李易心思變了。 “江山你坐著,皇后我替你照顧。” 李易都跟皇帝打好了商量,奈何那把椅子,皇帝就算坐不穩啊! 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眼看國不國,家不家的,李易操起了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