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親王世子、世子妃新婚當晚離奇失蹤!
震驚南都城,震驚整個江南!
何、蕭兩府都找瘋了。
卻哪裏找得到。
沒有人看到他們出府、沒有人看到他們出城、也沒有人上門索要錢財。
探子撒出數千,一無所獲。
這二人畢竟是瑯嬛書院的學子,有幾分香火,因而書院也幫著找,同樣毫無線索。
伺候的丫環、嬤嬤被一再拷打,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蕭家遭天譴”這種說法,本來隨著蕭辰華與何川行定親慢慢下去,等他們失蹤,又甚囂塵上。
很多人都覺得,順親王世子是被蕭家的天譴帶累了,對他很同。
但同也沒什麽用。
世子還是找不回來。
誰知第三天夜裏,新房上空忽然電閃雷鳴,驚雷陣陣。
南都城裏凡是沒睡著的人,都到了天威。
守在新房附近的幾名侍衛信誓旦旦地說,親眼看著世子和世子妃走進房裏,他們剛要過去詢問,就見二人被雷劈了!
劈得骨無存,像塵埃一樣飛散,隻餘服首飾。
順親王派到江南的大管事李多福不敢相信,可那兩套大紅的吉服,就擺在新房正中央!
這三日他來過新房無數次,一次也沒看到吉服,顯然是被他們穿走了。
屋頂也被雷霆貫穿,由不得他不信。
李多福癱在地,覺自己這次要完。
世子喪命是其一,死法難堪是其二。
被雷劈了!
......什麽樣的人,才會被雷劈?
罪大惡極、上天不容之人!
尤其皇室,最為忌諱這些。
他真希自己沒有搶這趟“差”,但沒辦法,時無法倒流。
該稟報的也得稟報。
順親王看完江南的飛鴿傳書,提起書桌上的茶碗砸個碎,很是後悔跟蕭家聯姻。
他是要當皇帝的人,怎能跟這種事有牽扯?
其惱怒懊悔之,竟然超過了喪子之痛。
李多福卑微請罪,說是世子骸被風吹散,隻從新房附近的樹葉、花瓣上收回了約莫一茶匙,興許還混雜著世子妃的。
實在分不清。
李多福若在前,順親王肯定親手給他一劍。
讓你服侍好世子,你就是這樣服侍的?
但因李多福還在江南,順親王便也沒怎麽責怪,下了兩道命令,一是弄清真相,二是下此事。
弄清真相不用說,那是必須的,所有人都想知道那三日他們去了哪裏。
下此事也在理之中,誰願世人非議?
做為地頭蛇的蕭家也想。
可這事兒太過驚悚怪異,此前從沒發生過,因此審問侍衛時,諸位管事沒想起來封鎖消息。
後期再想封鎖可就晚了。
畢竟那一晚的驚雷,大半個南都城的人都有聽到。
各種稀奇古怪的流言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向各地。
有人說,蕭家作惡多端,這是遭了報應。
有人說,這樁婚事為上天所不喜,索把兩人收走了。
還有人說,蕭辰華另有心上人,想跟心上人私奔,卻被何川行追回來殺死,上天見死得太慘,就降雷打死了何川行為報仇。
最後這種說法,氣得李多海怒火衝天,懷疑是蕭家造的。
可憐的世子,死了也不能安息!
好,你不仁,休怪我不義!
授意手下將事往“蕭家遭天譴,世子被連累”上扯。
下消息他是做不到了,但至可以轉移視線,讓蕭家頂缸。
蕭家對天譴之說極為痛恨,誰提都生氣,一時之間,雙方竟然鬥了起來,江南再次暗湧。
但這一切都跟七殺沒有關係。
每日上課下課,勤用功,歲月靜好。
起初,也曾想過先滅蕭家、順親王府,讓蕭辰華與何川行痛苦夠了再殺他們。
後來發現意義不大。
因為這兩個人心腸得很。
原會為了家族覆滅悲痛萬分,他們可未必。
事實就擺在眼前,蕭家死了三個人,其中還包括蕭辰華的親爹,但該幹嘛幹嘛,靈前哭得雖大聲,心並沒太大的波。
甚至還有點怨恨爹死得不是時候,險些耽誤的好姻緣。
何川行就更不用說了。
小時候被湖匪擄走那件事,給他造了極大的心理影,讓他對爹娘失頂。
他恨他爹寵側妃姨娘,又生下其他庶子,將他置於險境。
他也恨他娘沒本事,俘獲不了他爹的心,掌控不了順親王府後院,保護不了他這個唯一的兒子。
從那時起,他就意識到爹娘靠不住,能依靠的唯有自己。
順親王府滿門死在他眼前,估計他也不會太傷心。
既如此,七殺也就不講究先後順序了。
畢竟,原的願是在他們最深時嘎之,那不就是房花燭夜麽?
要是過幾天他們不怎麽了怎麽辦?
是個有原則的劍修,絕不違背原的心願。
如今他們已黃泉,接下來就到兩府給他們陪葬了。
七殺邊走邊想著計劃,一名書跑來道,“鄭巍,裴先生有請!”
。您提供大神一品紅樓的當劍修開始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