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被退親后我嫁給了當朝大佬 第136章 啟程回家

《被退親后我嫁給了當朝大佬》 第136章 啟程回家

第136章啟程回家

封寒笙已經帶著封樂蘭回了楚州,林詩茵這些日子因為生病被丫鬟們管束的連出門的機會都沒有,只能跟偶爾過來的大伯母說說小話,此時正于百無聊賴的狀態呢,就聽丫鬟們來說尤小姐過來了,當即來了興致。

二翠引著兩人進去,過程中頻頻看向月白,眼中帶著稀奇。

只差問出“你怎麼搖一變了尤小姐的丫鬟”這句話了。

月白表現的低眉順眼,乖順的跟著自家小姐進了屋子。

剛一進門,就聞到一濃重的藥香味,再見坐在貴妃榻上的林詩茵用手帕遮著輕輕咳嗽了兩聲,尤玉鈴微不可見的蹙了下眉,心里琢磨著以林大小姐現在的,能順利出發嗎?!

幾乎只一瞬的時間,沉下思緒,笑著說:“林小姐的子可好些了?小的姨娘子骨自小就弱一些,小的父親曾為尋訪名醫,得來了一味人參的制作藥方,這藥丸子不大,帶在邊吃起來還方便,而且效果著實不錯,小的姨娘將養一年后再沒生過病,林小姐不若也試試看?”說著,從袖子里取出一張宣紙給了芍藥。

芍藥接過后呈上來后,林詩茵不在意的掃了一眼,上面都是些昂貴的滋補的藥材,這麼珍貴的東西合在一起,若是不能養才怪了。

示意芍藥將方子收起來,準備回頭拿去問問大夫。

然后,抬起眸子再次看向尤玉鈴,笑了一下,“你有心了,多謝你的方子。”

尤玉鈴也笑了一下,子微微前傾,“林小姐收留的大恩,玉鈴激不盡,如果這方子能讓林小姐更好一些,那就再好不過了。”

Advertisement

說完,正題,面上微微垂眸,有些傷心的樣子,“玉鈴的父親、母親和姨娘皆為了保護我們幾個子而亡,好在,玉鈴母親的娘家就在京都,玉鈴便想著帶上弟弟們去京都投奔外祖。”

“只是……”猶豫了一下,又道:“此去京都路途遙遠,玉鈴心中實在膽怯,昨日得知林小姐之后會跟著禮親王回京都,不知林小姐可愿捎帶玉鈴和兩個弟弟一程?”

說完,急急補充道:“玉鈴也知這請求有些不妥當,實在是這陣子江南道太,玉鈴一個兒家帶著兩個弟弟也不見得安全,這才求到了林小姐這里。”

林詩茵目淡淡的看著,既不說愿意,也不說不愿意。

尤玉鈴眨了眨眼,扭頭看了月白一眼,月白立刻呈上來一個盒子,輕輕的打開盒子,只聞到一子藥味,探頭一看,里面盛滿了褐的藥膏。

“玉鈴的祖母年輕的時候凍傷了腳,年紀大了之后腳不便,后來父親就尋來了這藥膏,每日沐浴之后涂抹許于膝蓋上,當即就會舒緩很多,長期使用下來很有效。”輕輕的合上藥盒,聲音輕的道:“林小姐前些日子淋了雨,骨頭里多了些寒氣,這藥膏當是再管用不過了。”

林詩茵沉默了幾息,眼睛定定的看著,并不答話。

尤玉玲見狀,知道不拿出切實有用的東西怕是得不到好,只能咬了咬牙,低聲道:“制作這個藥膏的藥材有些難尋,做法也有些奇特,因此玉玲手里也只有這一盒藥膏。不過,以林小姐的份,應是能很快收集到這些藥材,待玉玲回去后,抄寫一份做這藥膏的方子送過來。”

Advertisement

林詩茵這才點頭,看著面前的藥膏盒子和藥方子,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多謝尤小姐了。”

尤玉玲笑得溫婉弱,“是玉玲要多謝林小姐的收留才是。”

等人離開,林詩茵讓芍藥拿著兩個方子和藥膏去尋大伯母,請大伯母找來靠譜的大夫看一看。

過了許久,芍藥才回來,表很是驚喜,“大夫說這藥膏的方子很是巧,用在得了寒癥的上應當有些作用。”

聞言,林詩茵臉上出一個開心的笑容。

雖然淋了些雨,出了點小問題,但是到底年輕,好好調養一陣子便好。但是祖母年紀大了,上寒癥很嚴重,如果用上這個藥膏能治好,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隨即,輕聲道:“去清了尤小姐過來吧。”

等尤玉玲來了,林詩茵也懶得虛與委蛇,直接的說:“五日后出發,你的人就跟上我的隊伍吧。”

尤玉鈴目的達,道謝后喜滋滋的走了,二翠很大膽的看了自家小姐一眼,然后奇怪道:“小姐,您為什麼答應帶上尤小姐他們?”

林詩茵又看了那藥盒一眼,然后看向二翠,給,“答應不答應的,又有什麼區別,長在人家的上,便是不答應了,人家同一日出發,跟在隊伍不遠,難道還能趕跑了不?或是他們真的遇到了什麼事,禮親王的士兵和侍衛們會眼睜睜的看著,見死不救?”

求的是個名正言順,而且付出了足夠的代價,那麼帶一帶又何妨?”

輕描淡寫的說完,見二翠還皺著眉頭一臉不解的樣子,笑著點了的額頭一下,“來伺候我換服,我要去外祖父、外祖母那里一趟。”

Advertisement

待到了二老的院子里,林詩茵就見兩位老人正很有閑逸致的在下棋呢,當即湊了過去,大笑著出餿主意,“祖父,祖父,您下在這里,對對對,就是這里,祖母就吃不到您這顆棋子了。”

張老爺子抬起頭表特無奈的看了林詩茵一眼,笑著放下棋子,然后被張老夫人吃了大半面的黑棋。

張老夫人大笑著與林詩茵對了一掌,然后同時得意的看著張老爺子。

“說罷,什麼事?”對弈輸了,張老爺子懶洋洋的捧著茶抿了口,問道。

林詩茵垂下小腦袋,“茵茵要回京都了,茵茵知道祖父和祖母都不喜歡在京都生活,但是杭州還著呢,大伯父之后也要忙起來了,茵茵實在放心不下,不如祖父和祖母就先跟茵茵回京都吧!”

說著,抬起頭來,笑的燦爛,“茵茵的嫁妝里就有兩個很好的宅子,祖父和祖母挑一個喜歡的住下,都喜歡也可以流住,這樣,茵茵心里也能放心一些,等杭州安穩下來了,茵茵再送祖父和祖母回來可好?”

張老夫人笑著林詩茵的腦袋,“住在你陪嫁宅子里算是怎麼回事,而且我們也習慣了江南的氣候,真去了京都反而不習慣了。”

林詩茵抱著張老夫人的胳膊撒,“可是茵茵放心不下啊!您兩位就跟著茵茵回京都吧,到時候也可以看著茵茵出嫁呢。”

說起出嫁這個話題,張老爺子和張老夫人都有些沉默,林詩茵卻把自己大半個子都窩進了外祖母的懷里,“就跟茵茵一起回京都嘛!”

林詩茵鬧了足有大半個時辰,也沒能讓兩位老人松口,隔日,林大伯母親自過來勸林詩茵,只說兩位老人家在江南道住的習慣,等明年林大伯任期結束回京都時會將兩位老人送回杭州的家里,讓林詩茵放下心來。

又過了幾日,正好是十一月一日,原定的回京都的日子,刺史府外面滿是馬車,林詩茵站在門口不舍的抱了抱大伯母,然后再抱了抱兩位老人,然后在芍藥的催促下,上了馬車準備出發。

尤玉鈴的馬車就在林詩茵的后面,抬眼看著蘇州城,臉上出一惆悵又向往的表

一行人先是來到杭州,隨后坐大船去往京都,全程不過二十日左右,十一月二十四日,一行人抵達京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