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詠回去繼續苦讀了,孫沔幫著狄詠把奏折送到了政事堂,也與政事堂的相公們談論了一番,為狄詠奏折所寫之事背書,狄詠的奏折也就到了皇帝的案之上。
孫沔還在政事堂把狄詠好一通夸贊,有些事就是這麼簡單,利益共同這種事,并非都是一起賺錢一起升什麼的,比如還有托付子孫。
之前孫沔與狄家或者狄詠,那還只是一個人關系,我欠你一點人,我還你一點人。
而今便已經慢慢有利益共同的意思了。只要狄詠承了這個分,孫沔自然得不余力把狄詠托一下,狄詠有了前程,將來孫沔的兒子孫之文自然也就有了照拂。
倒也不求孫之文如何居高位,但至這份孫家讀書做的傳承不能斷了,只要不斷,子子孫孫,定然還能有出將相的那一天。
這才是孫沔主在相公們面前夸贊狄詠的原因所在。當然,前提是狄詠是一個值得托付的潛力,有這個資格被托付。
梁適聽得孫沔如此夸贊狄詠,倒也是一直含笑不語,狄詠什麼人,他可比孫沔更加清楚。
唯有老相公陳執中說道:“這個狄詠狄子道,是那翰林歐學士的弟子吧?倒是有趣,與他父親政見相左,卻還上書來奏,與父對臺,哈哈……妙人。”
這事倒也有趣,這是狄詠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爹的政見,兒子反對,這倒不是不孝,而是真有趣,怎麼解釋這個有趣呢?
就得看是什麼人的視角了。
接著陳執中又道:“不過這奏折所言之事,倒是見地頗深,孫樞夸的也有道理,還真是個才俊。”
老相公這麼說了,梁適立馬也開口:“此子大才!文武雙全,實乃不可多得之后輩,麟角的人。”
為什麼梁適也跟著夸狄詠?因為要給狄詠高難度升,要給狄詠點探花郎,到時候殿試之時,多陳執中說句好話,那效果必然更大。
狄詠升要干嘛?要噴陳執中下臺,最后,讓陳執中自己打自己,有趣不?
陳執中還問呢:“這個狄子道年歲幾何啊?”
孫沔答:“十九。”
“嗯?”陳執中很意外,因為狄詠已經有字了,他還以為狄詠怎麼也有個二十好幾歲了,是個年人。又道:“嘿,好家伙,這字倒是取得早,后生可畏!”
“此子……好似今年進考吧?倒是聽歐學士提過一句,倒也不知如何……”梁適暗下套呢。
“就憑這奏折之文,洋洋灑灑,條理清晰,見地深厚,可見一斑,唯獨這筆字稍顯平庸,想來是下筆心急,無傷大雅,近來還聽得家中姬妾多唱他的詞曲,文采斐然,當是不差的。”陳執中點評著,卻哪里知道,狄詠這里還能是個小套路。
“嗯,如此說來,許是一甲之選……”梁適點頭答著,好像是他在附和陳執中一般,這就是套路深。
孫沔聞兩位相公之言也是大喜,立馬接道:“那定是錯不了,但凡狄子道不出差錯,一甲無虞。”
陳執中捋著胡須,還笑呢:“我大宋,人才輩出,文風鼎盛,實乃社稷之福也,今年貢舉,若是多出幾個如狄子道這般的大才,更是一大幸事啊!屆時鹿鳴之宴,當浮一大白。”
鹿鳴宴,取“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之意,就是考完試,諸多考生的慶功宴,也是謝老師教導的謝師宴,更是拜請上們提攜的時候。
;三人皆大歡喜,各自歡喜各自的……
奏折送到了皇帝趙禎的案幾之上,趙禎自然得看吶,但凡送來的奏折,那都是“大事”,趙禎是個勤政的皇帝,必須看。自己有想法的,現場批復,還要到中書門下復核一遍,如果中書門下不同意皇帝的意見,還會給皇帝打回來,重新商議定奪。
若是皇帝批復之時游移不定的,那就會直接召政事堂的相公們來開小會,也會召涉及商議之事的有關部門的人來,商議定奪。
若是需要朝會上再作擴大會議討論的,那就大朝會再來議論。
這皇帝,也難!
不是真的王霸之氣一發,滿場跪地磕頭直呼陛下圣明。
其實,這才是歷朝歷代絕大多數皇帝的常態。昏庸呆傻變態的那些皇帝另說。
當然,皇帝也還是可以在某一件事上一意孤行的,怎麼商議都不聽,朕就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那也是可以的。之后什麼大臣死諫,言來噴,也是正常,都是博弈。若是一個皇帝這種事做多了,其實后果往往并不好。
因為對于國家管理的這種行政方式而言,其實也是為了更加負責任,理論上來說,并非壞事,而是好事。如果國家大事真的都由皇帝一個人決定這樣搞那樣辦,那才是真不負責任。
許多時候,反而越是那些一代雄主,就越聽人言,大概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一代雄主就事業的時候,反而多出名臣。
皇帝趙禎在案前坐著,一篇一篇的看,終于是看到狄詠的這一篇了。
看著看著,皇帝就笑了……
開心,很開心!
狄詠奏折之上的容自然是讓皇帝開心的原因之一。
更讓皇帝開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就是政事堂陳執中所言,與父親政見相左,還上書來奏。有趣!
皇帝這里的有趣,那就好解釋了。
士大夫兒子與武夫老爹不是一路人!
這實在讓皇帝開心不已,狄詠還真不是那種武夫家的愚蠢應聲蟲,不是狄青說什麼,狄詠就應什麼。
“子道”這個字,還真沒取錯,《荀子·子道》這篇里的道理,狄詠真看進心里去了。
皇帝趙禎,還開心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這一下,皇帝趙禎的一塊大心病,至去了一半。
開心之下,趙禎不自語:“好才俊!”
書房門口傳來姑娘的脆聲:“父皇這是夸誰呢?”
趙禎轉頭一看,笑著,卻是斥責:“你啊,當真好生無禮,門外沒人守著嗎?”
皇城唯一的小姑娘趙徽連忙吐了吐舌頭,矮一福:“拜見父皇萬安!”
“假惺惺……”趙禎還笑著,其實也是打趣,開口喊道:“來人吶……”
門外侍太監進門躬。
“這份奏折朕已批了,先行送回政事堂。”皇帝趙禎,朱批筆六個字:依此回復置。
侍近前來接,皇帝忽然又停住了,想了一想,又拿起筆,再寫:此奏一并送往樞相親手。
直接讓政事堂把狄詠這份奏折直接送到狄青手上去,如此當作朝廷回復。這皇帝也有小心思?讓狄青知道是他親兒子反對他的意見?
如此侍才接過奏折,躬后退,出門轉,直奔政事堂。面對皇帝,可不能轉屁就走,大不敬,得一直后退著走,后退到門外才能轉用屁對著皇帝。
一旁的趙徽見老爸終于理完事了,又開口:“父皇適才夸誰好才俊呢?”
一覺醒來,魂穿大唐。悲摧的杜二少,開局就麵臨著兩個選擇:沿著曆史發展軌跡,迎娶公主,幾年後被李二宰掉;拒接聖旨,不當李二的女婿,麵臨抭旨重罪。失勢的杜二少,拒絕李二聖旨,被貶幽州城守大門。幽州城破、百姓遭殃。關鍵時刻,杜荷趕到,以一已之力,力挽狂瀾,殺退突厥五萬前鋒大軍。浴血奮戰、一戰成名。討伐突厥、橫掃北方;打服高麗,還大唐百姓一個安定、平和的生存環境……
斂世間之財,擁美人在懷。奪天下權柄,游戲山水外。這里是盛唐,我在此風流!
蘇瑜從沒想到,他會魂穿到貞觀4年,而且還帶了一個系統……從三國演義在大唐第一次開講,大唐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那滿天的流光,璀璨的火花,是什麼?”李麗質仰著脖子看向天空長孫皇后:“蘇瑜,聽說你的沐浴露很好用,能給哀家留一箱嗎”程咬金:“小瑜子,給叔留點面子,讓我插隊買瓶二鍋頭”李世民:“蘇瑜,朕要整個皇宮都裝上電燈,要夜如白晝,這筆訂單,你一定要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