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好武夫 第936章 狄詠,開了一輛戰車

《大宋好武夫》 第936章 狄詠,開了一輛戰車

忽魯且磨的激,狄詠看在眼里,他點著頭,要說這些草原人,其實……

他們講義氣,講一種淳樸的……甚至對結拜兄弟這種事也極為看重,對誓言很看重,甚至許多部落的聯盟,也是用這種誓言來維系的……他們最唾棄背信棄義這種事……

只要你對他好,你對他有恩,但凡他是個人,必然會報答你,一定對得住你這份恩

但凡你與他有仇,他甚至會世世代代與你有仇……

當然,也不必過分拔高,草原還是一個講究弱強食的地方,你真以巨大的武力征服了他,他是真的會給你當牛做馬。其實,這也是人共通之……

這也復雜,草原上的復雜,統治草原的復雜也在這里。

狄詠之所以如此優待厚待蔑兒乞人,原因有幾個,一是蔑兒乞人實在是太遠了,與中原太遠,以大宋如今的能力,要想把統治的向那麼遠的地方,武力其實是不太現實的……

二來,蔑兒乞人真的能打,如果真要征伐蔑兒乞人的土地與人民,不是打不打得贏的問題,而是也會遇到昔日遼人征討蔑兒乞的那種戰,打贏了也沒什麼現實財能收獲的,還勞師遠征耗費無數,打輸了更是臉面盡失……

三來,草原還有廣袤的西邊,以后對西邊的統治乃至戰爭,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幫手,蔑兒乞是不二之選。

Advertisement

所以,對待蔑兒乞,狄詠選的就是這一套恩德與尊重,講的是義氣。

至于以后,大宋的能力真有了巨大的發展,真的牢牢控制住了草原與西域,蔑兒乞人如果真是能把這份義主保持下去,最好不過。若是蔑兒乞人有什麼過分的東西,那自是再說了。

還有一點,蔑兒乞是草原雄鷹,他們南方的達旦人,可也是草原雄鷹,這事,會有意思的……

床古兒走的是一條活路還是一條死路,這看床古兒那顆“大丈夫不能郁郁久居人下”的心思收不收得住……

草原,就得是這麼一個草原!

宴席繼續著……

酒杯來去無數……

也還有其他事,比如忽魯且磨開口:“大王,我部中此番帶來的健馬四萬余匹,最近這些時日里了草料,已然瘦許多,馬匹無力,不知可否讓部眾帶著過河往南方牧養幾天……”

狄詠點著頭:“嗯,可以,但是南方近怕是也沒有好草了,你可以讓部眾帶著往西邊去,西邊近,當還有好草!”

河董城南方的草,乃至東邊的草,幾十里周遭,已然被狄詠麾下十幾萬匹馬吃了個遍,甚至更遠之地,也割了一茬運回來,唯有西邊近還能找到好草……

這便也是戰爭中的細節……所謂幾萬騎兵啊,其補給之重,實在是不可想象……這還不算作為糧食帶著的羊群……

Advertisement

“拜謝大王!”且磨心中所想,不必多言,這不是去哪里吃草的問題,這是一種信任,大宋的大王,真的能放你出去,并不怕你跑了……

你道狄詠真的如何信任嗎?其實也不然,這是無奈,他唯一能倚仗的信任,就是且磨還帶在邊,輕易跑不了……

不然兩三萬人出去幾十里放牧,說跑,那真就跑了……這草原之廣,追都追不上……

;你要是不放他去放牧吧……不得幾日,蔑兒乞的馬,就得瘦皮包骨,回家都困難……更別說狄詠還要讓他們打仗了。

接著就說打仗:“河董城池已破,接下來就要去打臨潢府了,諸位勠力同心,咱們一舉攻破遼人臨潢府!”

說完這句話,狄詠低頭端來喝……

這句話,等人回答,不是等狄詠座下軍將……

這句話一出,必然有人愁眉苦臉……

謨葛失的許多大小貴族,就已然愁眉苦臉了,原因很簡單,他們肯定得到了來自部落的消息……知道遼人從南方出現在草原上了……

興許,遼人的使節已然把謨葛失部落控制住了,興許,可能……甚至,已然有遼人的話語傳過來了,讓謨葛失人臨陣倒戈之類的……

但他們,此時此刻,敢嗎?

顯然不敢,不論是離大軍而逃,還是臨陣倒戈,都不敢。沒有真正離大軍的機會,倉促而走,豈能沒人來追?豈能有活路?

Advertisement

五千人,隨便臨陣倒戈,豈不也是死路一條,哪怕要臨陣倒戈,那也得是戰場上難解難分的膠著之時……

狄詠又要去打臨潢府,這些謨葛失人,卻也不愿……心中不愿……怕遼人到時候拿他們的部族問罪……

謨葛失人愁眉苦臉的,自也有人來表達態度,床古兒第一個起說道:“愿隨大王,打破臨潢府,滅了遼國!”

很好,大王表示滿意,點頭示意,淺笑,笑得真誠。

忽魯且磨反應慢了半拍,此時此刻也連忙站起:“愿為大王效力,愿為大王先鋒!”

狄詠很是滿意,點頭說道:“此番打完臨潢府,城池周遭與城池之所有的人丁,便是戰利品,一并分與諸位!”

人口,對于草原而言,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是最重要的財產。

這里面,有一種傳銷一樣的邏輯,比如真崛起的時候,他征服了一個部落,獲得了一些俘虜,這些俘虜就了個人的戰利品,奴隸。

然后帶著這些奴隸繼續去打仗,奴隸如果有戰功,也可以獲得奴隸與財產,土地,人。只要戰爭一直勝利,這個傳銷組織就會急速膨脹,連已經獲利的奴隸都會不自覺的去維護這個傳銷組織,要去拉更多的人頭在自己的手下。

這些奴隸,有一個專有的名詞,作博阿哈,乃至滿清起初依舊是這一套制度,滿清的這個詞,就作包,所謂包奴才,就是博阿哈而來。

草原上,大同小異,也是這套制度,鐵木真也是如此建立起了巨大的組織系。搶了人生孩子,搶了男人當奴隸。蒙古人巨大的戰爭力,也在這里。

只要這輛戰車不斷向前碾,奴隸也會為別人的主人,奴隸的奴隸也能獲得巨大的財富……

當然,一旦這輛野蠻的戰車停止了,這個組織,就會快速的腐朽墮落。

打臨潢府,狄詠不要人口,只要城池里的財富,這座城池,契丹人真正的都城,其中資財富,也會是一筆巨款……

至于,打不打得下臨潢府……事在人為,打不下再說,但必須要打……

如今,狄詠也開了一輛戰車,不打仗反而難以控制這些人,打仗就能控制住這些人,裹挾著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