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11章 「淡泊名利」
韓渝不是一個人來東廣的,也不只是來船廠看兩條新船的建造質量和建造進度的。
去年八月份一共給船廠簽了三艘公務執法船的建造訂單,兩艘是長航分局的,另一艘是邊檢站的。
有了新船不能沒船員,即使有船員也不能不悉新船的能。
韓渝、老董和邊檢站副站長崔生全率領部下趕到東廣,在船廠呆了三天,然後通過各自的關係把部下們分別送到海珠消防支隊和海珠出境邊防檢查站「實習」。
人家裝備了同樣型號的船艇,在人家的船上跟班學習兩個月,新船也建造差不多了,到時候就近參加新船試航。等新船正式付時,還要請濱江海關緝私局水上緝私科的兄弟過來幫著把船開回去。
小陳等人會開船,但兩條新船都是江海兩用的,並且要從海上開回濱江。可小陳等人都是河船員,邊檢站的兵同樣如此,沒航海經驗,只能請中國海關825艇的船員幫忙。;
韓渝安排好一切,就跟崔副站長一起往回返。
兩個單位的船員實習和接下來的三條新船試航,全權由老董和小陳負責。
小陳其實不小,今年三十歲,去年提的副科,現在是長航分局水上巡邏警察支隊一大隊的大隊長。
每個單位都要培養後備幹部,小陳從警校畢業就跟著小魚乾,會開船、會修船,水上執法救援經驗富,不但是長航分局執法船隊事實上的「隊長」,也是未來的「濱江水師提督」!
老吳同志在開發區開《萬里長江第一哨》的新書發布儀式和研討會時,曾搞過一個給年輕民警贈書的儀式,小陳當時就是年輕民警的代表,從李衛國、張均彥兩位老前輩手裡接過剛出版的新書,這就相當於傳承。
之所以選擇小陳扛起萬里長江第一哨的紅旗,不只是因為他是小魚的徒弟,也不只是因為他從參加工作就在小001干,更多的是因為他好學。
現在的年輕人手能力真不行,自行車壞了都不會修,更別說修船了。;
地方公安局的司機大多是協警,並且汽車駕駛跟作電腦一樣已經了一項必備的技能。船舶駕駛跟汽車駕駛不一樣,培養一個船舶駕駛員遠比培養一個汽車駕駛員難。
濱江航運學院倒是源源不斷培養高級船員,可長航分局的工資待遇不高。且不說航運學院的畢業生考不了長航公安局的公務員,即便能考人家也不一定願意來干。
總之,長航分局想擁有經驗富的船員只能自己培養。
正因為如此,小陳不只是繼承了老沿江派出所的優良傳統,也繼承了一個「機修車間」。韓渝和小魚參加工作時採購的電焊機、切割機和臺鉗等機修工以及水上分局和海事局等單位後來陸續採購的機修設備全給了他。
坐車回濱江的路上,之前一直擔心裝備了新船之後不知道怎麼維護保養的崔副站長嘆道:「韓局,有小陳在我就放心了。」
「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韓渝眼睛,呵欠連天地說:「裝備了執法船艇的又不只是我們兩家,過去這些年,小魚不只是維護保養我們分局的船,也幫海事局、水上分局和水政監察執法大隊維修保養。」;
「韓局,方便的話,你幫我們牽個頭。請幾個單位分管後勤保障的負責人一起坐下來談談,最好就執法船艇的維護保養和簡單故障的搶修建立一個聯機制。」
「有必要搞這麼誇張嗎?」
「有你們幫忙,我們沒什麼好擔心的,但上級不放心啊,畢竟採購新船花了好幾百萬。」
「沒問題。」韓渝意識到他和李軍要給總站領導一顆定心丸,笑道:「過幾天,水上消防協會要開理事會,要換屆選舉。到時候,我們順便開個小會,研究下執法船艇的維修保養問題。」
崔副站長不笑道:「差點忘了,你不只是局長,也是中國水上消防協會濱江分會的理事長。」
「馬上就不是了。」
「怎麼馬上就不是?」
「馬上換屆。」韓渝猶豫了一下,解釋道:「我的工作,接下來可能會調整,再做這個分會的理事長不合適。我打算推薦陳子坤兼任水上消防協會濱江分會理事長,去東廣前就跟中國水上消防協會的領導請示匯報了,協會領導表示理解。到時候也要請你們幫幫忙,支持陳子坤,投陳子坤一票。」;
崔副站長下意識問:「韓局,你要調走?」
「本來以為能在濱江干到明年底,可計劃總是不如變化,只能服從組織安排。」
「調哪兒去,什麼時候走?」
這不是什麼,也沒什麼好瞞的,韓渝笑道:「調到東海去,快的話十一月底就要去東海報到。」
崔副站長好奇地問:「調到東海哪個單位?」
「東海海事局。」
「不穿警服了?」
「怎麼可能不穿警服,東海海事局跟濱江海事局不一樣,東海海事局有自己的公安局,也就是東海海事公安局。」
「東海海事公安局歸東海海事局管?」
「嗯。」
……
再有半年就要離開濱江。
韓渝本來以為有很多工作要安排,結果發現除了讓即將付的兩條新船儘快形戰鬥力之外,沒什麼工作需要他這個即將離任的局長安排的。;
比如後備幹部培養,政治有吳丹,水上執法船隊有陳駿朗,刑偵支隊有蔣有為和柳貴祥培養了好多年的陳明,消防支隊有前年從武警濱江消防支隊轉業到長航分局的苗生。
雖然之前沒想過刻意提拔年輕幹部,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提拔了一批,分局的幹部隊伍已經形了老中青相結合的梯隊。
回到分局,已是下午四點半。
剛下車,老吳同志正好從長江大橋建設工地回來了,一見著韓渝就興高采烈地說:「韓局,你怎麼不昨天回來!」
「政委,今天有喜事?」
「大喜事!」
「什麼大喜事?」
「今天中午,長江大橋主橋中功合龍,你說這是不是大喜事。」
「中合龍了?」可能前幾年大橋建設主要在岸上和水下施工,看不出工程進度,韓渝對大橋主橋中合龍倍意外。
老吳同志一邊陪著韓渝上樓,一邊激地說:「合龍了,我今天還去橋面上看了看,真壯觀!對了,南、北引橋再有幾天也要貫通。指揮部和市里打算下個月舉行主橋合龍儀式,據說部領導和省領導都要來,我今天就是為這事去工地的。」;
濱江人盼星星盼月亮,盼了那麼多年,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韓渝激地問:「主橋合龍了,南、北引橋也快貫通,知不知道什麼時候通車?」
「通車早著呢,」老吳同志現在幾乎了大橋工程指揮部的編外員,如數家珍地說:「剛合龍的主橋橋面是鋼的,接下來要鋪環氧瀝青。鋪好瀝青要做靜載試驗,試驗做完要請上級來驗收,驗收也要做各種試驗,還要分段進行驗收。等驗收完了要試通車,總之,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做到萬無一失才能真正的通車。」
韓渝把他請進局長辦公室,帶上門,放下行李,猶豫了一下問:「政委,你現在的工作重心都放在長江大橋上?」
吳國群愣了愣,連忙道:「韓局,我的為人你應該清楚,我本職工作不會因為大橋的主橋合龍儀式和明年的通車典禮影響。再說主橋合龍儀式和明年的通車典禮也是我的工作,長航局領導很重視,昨天還打電話問籌備況。」
「政委,我不是說分局的工作。」
「你是說什麼?」;
韓渝不想繞圈子,直言不諱地問:「長江文聯怎麼到現在都沒換屆,你怎麼到今天還是我們分局政委?」
吳國群樂了,掏出香菸笑問道:「韓局,你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提副巡視員,負責籌拍紀錄片,主編長航志,這可是大事!」
「韓局,沒想到你連這些都知道。」
「我有我的消息來源,政委,怎麼到現在都沒靜,到底怎麼回事?」
吳國群點上煙,若無其事地笑道:「上級是這麼考慮的,甚至找我談過話,我婉拒了。」
連提副巡視員都婉拒,這也太淡泊名利了吧。
韓渝哭笑不得地問:「婉拒了?」
「我向上級反映問題不是為了升。」吳國群笑了笑,接著道:「至於籌拍紀錄片和主編長航志,雖然是我提出來的,但不一定非要我干。我能力有限,我幹不了這活兒。」
「政委,那可是提副巡視員!」;
「我知道,不就是每個月多幾百塊錢嘛。我要是把東海的那套房子賣掉,現在也是百萬富翁,你說我缺那幾百塊錢嗎?」
韓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盯著他道:「政委,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你可不能意氣用事。」
「我不是意氣用事,我是經過深思慮的。」
「什麼意思?」
吳國群磕磕菸灰,解釋道:「韓局,你漢武去得,對長航局乃至長航系統的況不了解。我們長航公安局七八糟,長航局也好不到哪兒去。別看只是拍一部紀錄片、主編一本長航志,但這事複雜著呢。我在濱江過得很瀟灑,沒必要蹚那個渾水。」
韓渝下意識問:「有多複雜?」
「我們先說文聯換屆,你知道以前的文聯主席都是誰嗎?」
「誰?」
「不是長航局的現任局長兼的,就是長航局的老局長兼任的。明明不懂文學藝,文聯主席也算不上多大,可人家就是喜歡這頭銜。包局和張局想換屆選舉,讓我做這個主席,有個頭銜好主持拍攝紀錄片、編撰長航志,這不是把我架火上烤嗎?」;
「政委,你怕得罪人?」
「我倒不怕得罪人,主要是沒必要。」吳國群掐滅菸頭,得意地說:「我現在忙著呢,分局的本職工作要做,長江大橋的通車大典要籌備,許總又非要我幫他們籌辦濱江港建港一百周年慶典,我哪有時間和力跟漢武那幫人勾心鬥角!」
他這是樂不思鄂……
韓渝反應過來,想想還是說道:「提副巡,機會難得。」
「我不看重那些。」
吳國群笑了笑,接著道:「而且,拍攝紀錄片和主編長航志沒你想得那麼簡單,長江那麼長,歷史那麼悠久,我們長航系統又這麼龐大,任誰來幹這兩件事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不誇張地說這是兩項長期工程,收集資料、考證史料,沒兩三年都搞不完。到時候這個領導給建議,那個領導有想法,不管你怎麼修改調整,都不可能讓那些領導全滿意。」
這兩個工作是很艱巨。
不只是要現長航局,也要現長江海事、長江航道、長航集團、長航公安、長江通信、三峽通航管理局、長航醫院和長江航運報等長航系統各單位的歷史和發展。;
不拍紀錄片、不編寫長航志沒什麼。
真要是拍攝紀錄片、編寫長航志,那些單位的領導都有話說,正廳、副廳再加上退休的正廳、副廳估計有上百個,一人一個想法就能把你搞得焦頭爛額。
韓渝正覺得他的擔憂有一定道理,吳國群冷不丁來了句:「想讓那麼多領導都滿意不現實,就算能讓他們都滿意,到時候紀錄片的總導演和長航志的主編也不會是我吳國群,顧問委員會和編委會的人員名單估計能排好幾頁,用放大鏡都不一定能找到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