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竇勉強將視線從紙上挪開,極力忍著雙手的抖:“你先告訴本,這些是什麼?”
蘇戚:“云圖。時間倉促,有些東西記不清了,只寫了四十三張。”
所謂云圖,是對天象云彩進行勾勒,配以一定注釋,道明未來何時出現冰雹雨雪大風等況。
算是樸素的天氣預報。
湯竇啞聲道:“記不清?什麼做記不清?”
蘇戚咧,坦誠解釋:“這是賢人所著之,我有幸看過,增補些批注罷了。原書失,大衍是沒有的,若大人能再給些時間,我將它校注完畢。”
湯竇小心翼翼翻了十幾頁,問:“此書何名?”
“白猿經。”
他默默記下,抬頭看向蘇戚:“你就是憑這本書,在棗村預言有雨?”
出乎意料的,蘇戚否認了。
“我看過很多書。”說,“學過很多……原以為不重要或者用不上的東西。”
前世,現世,欒陵。
棋譜,經書,武功。
那些經歷填補了沉默的歲月,如今能學以致用,也算好事。
湯竇盯著蘇戚:“魚公子家在何?師從何人?”
這是要問份了。
蘇戚道:“我家住京城,師……在廟堂。”
其他的什麼也沒說。不和湯竇底,但需要讓湯竇知道,并非隨意可欺之人。
“大人,該談正事了。”蘇戚微笑,雙手置于膝上,態度客氣而不顯倨傲。“方才我說過了,可以告訴大人何時有雨何時起風,荒田如何耕作,刈城如何變好。一兩場雨并不能治愈頑疾,我也不止會看雨。”
“子夜未過,如今尚有時間。”看了看濃黑的天,“來說說城外的荒田罷。”
第314章 獻
不記得是從哪句話開始的。
蘇戚談到路上的見聞,旁人的轉述,有條不紊地將刈城周圍的況攤開來,整理,分析。
靜謐的庭院里,一時間只有沉靜的話語。
“……刈城方圓三百里,地勢多變,小稷村、棗村等地較為平坦,而其他鄉邑常丘陵。”
“土壤貧瘠,農缺乏……如今來看,該更改田壟播種之法,利用荒田,抗旱保墑。”
說話的同時,鋪開紙張,執筆唰唰勾勒線條。
“我有些想法,或可嘗試一二。”
“……平地種,斜坡坎種,區分田地為若干塊,錯點播種植。”
湯竇早就喚來差役掌燈,為了不打擾,他屏退左右,親自舉著油燈看蘇戚在紙上圈點勾畫。
“此法不地形所限,即便農耕牛缺乏,田地貧瘠,亦無所顧慮。”蘇戚看向他,“但必須施。汜勝之有云,‘區田以糞氣為,非必須良田也’。”
湯竇坐著聽了大半天,終于忍不住出聲:“汜勝之是誰?”
蘇戚:“……一位賢人。”
大衍雖然基本承襲漢魏背景,卻與所知道的歷史有許多偏差。比如匈奴作時間過長,風土人亦有變化,許多鼎鼎有名的賢士都未曾出現過,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些人。
蘇戚現在所說的耕作方式,在后人看來,并不算什麼偏僻妙的法子,相反,它有個傳播甚廣的名稱。
區田法。
對于缺乏耕牛、農,以及土地質量差的地區而言,極其適宜。戰年間常有推行,南郡如今這個況,剛好也能用。
蘇戚心下慨,讀的書多,但全都是泛泛而過。自己也不是什麼心懷大志的,換個厲害人,穿到大衍肯定忍不住要大顯手。
所以難怪魏明要在欒陵搞基建。
明昭帝的一生輝煌而壯烈,結局又如此讓人扼腕。而蘇戚,平平淡淡淪落至此,靠著前人智慧艱難求生。
湯竇整個人都是恍惚的:“此法須得下田檢驗……”
“那是自然。”蘇戚就等著這句話呢,“我愿親自前往,勘察各鄉農田耕作況,教農人如何改田播種。大人,我們再來談談如何改進現有的代田之法……”
足足說了一個時辰。
這一個時辰,湯竇的心堪比波濤洶涌的海面,狂風呼嘯浪花飛濺。
沒人知道他原本的打算。
湯縣令略有才學,遇事總比別人多個心眼。早些時候他聽到外頭流傳著仙師召雨的奇聞,第一反應不是行騙,而是覺得,這人或許有卜算天象之能。
所以,他把人抓來了。
他想看看,所謂的仙師,是否有真才實學。
來到縣衙的魚錢,雖然形容狼狽,但不卑不,神冷靜。湯竇隨即定下五日之約,本意不在求雨,而是看這魚錢打算如何應對,有沒有本事唬住他。
如果魚錢懂天象,能騙人,那麼就可以給個仙師名頭,收歸己用。日后造勢,宣揚仙師之名,對于推行治理策略大有裨益。
府沒有民心。
湯竇需要一個“仙師”來收攏民心。
但他沒想到,魚錢比他預料的更有用。更加的,超乎想象。
……
不知不覺,已經后半夜了。
湯竇神抖擻,完全沒有睡意,甚至覺得可以通宵達旦。自他從以來,尚未有過這樣的驗。
但蘇戚累了。
累的時候并不明說,只是語速逐漸放慢,指尖著桌面的紙張,輕輕挲邊角。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穿越成不受寵,小命還隨時要丟的倒霉皇后,葉蘭心很方。為了保命每日與頂頭boss—皇上,太后斗智斗勇,她立志要做“最賢(閑)皇后”。到最后,葉蘭心不用擔心小命了,可卻每日被皇上追著跑!葉蘭心欲哭無淚,說好的皇后只是個擺設呢?
林婉婉有個可以在現代與唐朝來回穿梭的時空鐲。一個是資訊爆炸、資源豐富、醫療強大、教育發達、科技發達,但卻人情冷漠,孑然一身的現代;一個是物資貧乏旱災水災蝗災頻發的大唐,時不時皇帝還要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支援軍士去開疆拓土。說是盛世,大家卻都餓著肚子。但大唐有全心全意依賴她的小豆包,還有老老老老老祖宗們把她當家族裡的寶。林婉婉冇有雄心壯誌,隻想為她喜歡的世界帶來一些變化,讓她喜歡的家人,生活得好一些,更好一些。因為,我在唐朝有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