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125章 聯合出兵打日本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125章 聯合出兵打日本

“那是,那是,東王出馬,日本矮子不在話下。”李淏笑道;“東王要征日本,我們朝鮮肯定要出力的。隻是有一點,我們朝鮮水師船隻不多,年久失修,能出海的不到三十條船,最多……最多也就運五千兵。”

    哈哈哈,沈誌祥笑了。

    李淏害怕;“六千也行啊。”

    沈誌祥笑道;“王上誤會了,五千不是了,而是多了!”

    “多了?”李淏意外;“五千還多嗎?那大明出多兵?”

    沈誌祥笑道;“巧了,我們也是五千。”

    “啥?”李淏吃驚地張大,難以置信。

    這可是要征討日本啊!隻派五千兵馬,這不是開玩笑嘛!

    日本跟大明比起來是小國,跟朝鮮比起來可就是大國了。

    韃虜侵略朝鮮還帶六萬兵馬,東王打日本隻帶幾千人,這簡直瞎胡鬧!

    朝鮮人口不足千萬,日本人口可是近兩千萬大關!

    幕府統治日本已經四代,各方臣服,它能調全國兵力資源。

    當年臣秀吉侵略朝鮮時,調十幾萬兵力。

    現在的幕府不如當年,調幾萬兵馬還是綽綽有餘的。

    東王殿下這是怎麽了?打日本隻帶幾千人?到底是狂妄過度,還是小打小鬧?

Advertisement

    打日本是假的吧?隻是去嚇唬一下?

    沒錯,打日本是假,主要是示威,是為了談判。

    李淏想到這裏,事就想通了,笑道;“東王殿下果然神勇,五千兵馬就敢打日本。藝高人膽大,佩服!佩服!”

    沈誌祥見他虛偽,說道;“別說沒用的,你派兩千水兵,如何?”

    李淏笑道;“兩千人太了,怎麽也要三千人。我們這裏養兵便宜,一個月給五兩就行,傷殘恤還是要高一些。你們把錢給我,我發給將士們。”

    沈誌祥無奈,這家夥什麽錢都想賺!

    沈誌祥道;“不用麻煩你了,中間過一手太麻煩。你們出兩千人就夠了,又不用你們打仗,去那麽多人幹什麽。”

    李淏又是一愣;“不用我們打仗?嚇唬人也要擺出架勢啊!日本人別看個頭小,膽子還是很大的。”

    沈誌祥道;“打日本有我們北洋將士,不用你們衝鋒陷陣。你們兩千人主要負責資運輸、安紮營房、挑水做飯、看管俘虜。”

    “說白了,你們是去幹雜活的。沒人指你們打仗,就是帶你們去開開眼。”

    李淏又是一驚,心想;“北洋的人也太狂了!連我們勇猛的朝鮮兵都看不上。”

Advertisement

    李淏覺得自己該為朝鮮掙一掙麵子,於是說道;“我們朝鮮兵還是很能打的,你們不要看不起人。沒準到了關鍵時刻,還要我們朝鮮人力挽狂瀾,決定戰局。”

    沈誌祥不想跟他廢話;“好好好,你們也厲害。那咱們確定了,你派兩千水兵?”

    李淏道;“兩千人沒問題,我挑最好的。但是軍餉必須由我發放,這是我的底線。”

    沈誌祥想了想;“可以,軍餉讓你過一手。可是有一點,人頭一定要實打實,你們自保的武還是要帶上。不指你們衝鋒陷陣,自保的能力還是要有的。我們北洋兵力有限,可不能分兵保護你們。”

    “那是自然。”李淏道。

    兩個人商量好了,李淏找來文武大臣商議。

    兩班大員聽說要打日本,都很意外。

    不過君王已經做出決定,對他們來說也沒什麽壞,所以沒人反對。

    早在幾十年前,臣秀吉時期日本侵略朝鮮,給朝鮮帶來許多災難。

    兩班大員中,有些年長者親經曆過家破人亡,他們對日本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

    一些人聽說去打日本,主捐錢捐,更有甚者派出子孫主請戰,當然也是想立下軍功,出人頭地。

Advertisement

    李淏就坡下驢,又給增加100名額,預計出兵2100人。

    沈誌祥在漢城等了兩天,漢城的一百人到齊了,隊伍一塊出發去仁川。

    朝鮮水師有兩個主要港口,一個在仁川,一個在釜山。

    如今朝鮮水師停靠仁川,道路很近。

    從漢城去的一百人中,領頭的是兵曹崔元珍,相當於兵部尚書。

    崔元珍已經年近七十,他是當年壬辰倭的幸存者,父母都死在倭寇手上。

    這次要打日本,崔元珍主請纓,要求去仁川傳旨,並且要跟隨艦隊前往日本。

    沈誌祥有點煩他,老東西不能騎馬,隻能坐轎子。好在路程近,這要是去釜山,可就耽誤事了。

    次日,一百多人到達仁川。

    朝鮮水軍大將薑晉煕接到命令,也是非常意外。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忽然就要打日本?

    不過崔元珍親自來了,他不敢怠慢遲疑,立刻下令糧食資上船,淡水上船,武檢查。

    朝鮮水軍準備了三天,五月初二,朝鮮水軍從仁川出發,第一站就是濟州島。

    沈誌祥沒有帶自己的船,而是乘坐朝鮮水軍的旗艦大王號。

    大王號是一艘船,甲板上麵有蓋子,因為外形酷似烏而得名。

    別看船外形不觀,在海戰中還是很實用的。它相當於是多了一層護甲,護甲兩側有大量擊孔,可以打槍放箭。

    除了大王號,朝鮮水軍還有五艘船,十艘板屋船。所以共計出十六條戰船,2119人。

    無論是船還是板屋船,都是兩個桅桿,兩側船舷配有櫓位,無風時可以靠人力劃槳。

    按照計劃,朝鮮水軍在濟州島南端與北洋水師匯合,然後趕往長崎。

    可惜風向不對,朝鮮水軍為了趕時間,隻好發揮不怕吃苦的神,水兵們流劃大槳。

    經過兩天航行,朝鮮水軍終於到達濟州島南側。

    風和日麗,平如鏡的海麵上,朝鮮水軍靠近了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二十一艘戰艦,平靜地停在海麵上,已經恭候多時。

    最先發現北洋水師的,是手拿單筒遠鏡的薑晉煕。

    當薑晉煕看見鎮遠號時,立刻就被驚呆了,心髒一

    好高大的戰艦!好龐大的量!

    薑晉煕在水軍幹了三十年,他見過英國的甲板大船,也見過荷蘭的胖肚子大船,可是那些大船和鎮遠號比起來,簡直就像個小孩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