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步騭所預料的一樣,步協拿著張飛人頭去到校場的時候,劉備隨行的三千兵馬本不見半分悲戚之,也沒人有要暴的意思,甚至有人朝著他的人頭淬口水,罵道:
“匹夫,你終于死了!”
“就是,了老子八十鞭子,你該死啊!”
“這...張飛死了,那劉備呢?我們是不是不用再去跟曹軍打了?”
畢竟是兵如子張翼德,他一死,圍上來的軍士都在宣泄著被他欺凌過的仇恨。
也有人關心是不是不必去送死了,得到了步協肯定的答案后,大伙高興的像過年一樣。
說到底,這場戰爭是不是正義不談,就算是,也只是你劉備的正義,他們不過是群尋常的百姓,為的只是一口飽飯罷了。
他們非常干脆的選擇了乖乖放下武,加到步家的陣營中去。
另外一頭,從睡夢中醒來的劉備已經被人五花大綁了。
哪怕他是獨臂,哪怕他的武藝遠不如張飛和關羽,可步騭毫不敢大意,選擇了最高規格的路子來招呼他。
當劉備被人押到議政廳的時候,坐在帥椅上的步騭有些慨。
一日前還是劉備坐在帥椅上,他站在那里稟報,一天的時間,位置就換了。
不過出乎他預料的是,被綁著押上來的劉備竟然一言不發,只是直勾勾的看著他,那目如同炙熱的驕讓步騭不敢直視。
劉備不是沒有料到會有這種下場,大難來時,人心難測,即便是心中秉持著扶持漢室的理念,但他知道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這樣。
步家,說到底是一方世家,世家由來以自己的利益為先。
自高祖以來到王莽篡漢,即便被位面之子劉秀憑借著天選之運平定了,使得歷史長河留下了兩漢之名,世家卻已經了尾大不掉之勢。
他們的手,到了廟堂的每一個角落,腳下踩著的是不斷吞噬百姓而獲得的土地。
這樣的人宣之于口的禮義仁智信不過是一套糊弄別人也糊弄自己的說辭,他們的心中,本沒有大義可言。
等了許久不見劉備開口,哪怕是他想過無數次的謾罵之言也沒聽到,步騭倒是有些坐不住了,干癟癟的說道:
“皇叔,非我不仁義,你...”
迎上劉備凌冽的目,步騭頓了頓,選擇不看他,繼續道:“當今天下,人盡皆知魏王已得大勢,你為報兄弟之仇,卻要拿州子弟兵送上戰場,他們也是有父母妻兒的,你的仁義又何在。”
醞釀了一個晚上,想要跟劉備就仁義這個問題辯論一番,好讓自己能站在道德制高點,終歸是給世人一個代。
可劉備自始至終未發一言,只是冷冷看著他。
步騭挪了挪屁,換了個坐姿后,干咳了一聲說道:“此時我若要殺你易如反掌,可你畢竟是我舊主,我也不想留下一個弒主的罵名,我愿你一同前往荔浦,親自面見朝廷司徒郭大人,是此是彼,由他去定奪吧。”
原本準備了一番激昂的陳詞,現在說起話來卻有些坑坑的,步騭覺得有些尷尬,揮了揮手,示意軍士把劉備押下去。
“我三弟呢。”劉備終于開口了。
事到如今,他什麼也不關心了,只想看到張飛。
就算是死,也希能死在一起,不負當年桃園之約。
“你乃當今皇叔,又是我等舊主,我們不能殺你,可是張飛那廝,無端打罵將士,不把下面的兄弟當人看,弟兄們恨不得食其,寢其皮,啖其!”
說到張飛,步騭不需要準備詞匯,文思如泉,越說越激的他站了起來,怒視劉備罵道:“你為他的兄長,對他的惡行卻不加約束,終于遭來了惡果!
若非是他我也不想將你給朝廷的,你今日景,一多半是拜他所賜!”
“我問你我三弟呢!”劉備掙扎左右甲士的束縛,歇斯底里的質問道。
步騭瞥了他一眼,低沉道:“昨晚就死了。”
劉備定住了,充滿怒火的眸子變得呆滯,一張一合,卻一點聲音也沒有。
是啊,早就該料到了,三弟如果在,他們怎麼敢擺開架勢手呢。
三弟,三弟休矣...
眼淚,無聲的落。
劉備這輩子哭了多次怕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可是,關羽和張飛二人的死,卻是他哭的最悲戚的。
看著他這副模樣,一旁的甲士也有些不知所措,在步騭的眼神示意下準備上前再次押走劉備的時候,后者終于發了。
他拼命的扭,大喊著:“三弟!三弟!三弟!”
劉備在做不可能的試探,他多希張飛能聽到自己的呼救,從廳外跳出來鎮住這群卑劣的世家子們。
可惜,他的呼喊終究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
最后,被綁縛的他跪在地上,弓著子放聲痛哭,像個無助的老人一樣,好像要把這輩子的眼淚都流干。
平心而論,這一幕確實了步騭。
劉備是否虛偽他不去評論,但是對于關羽張飛的,卻是世上最真摯的。
他嘆了一口氣,從帥椅上站了起來走向劉備,蹲下子后低沉道:“皇叔,我會厚葬張飛的,我能做的只有這麼多了。”
古人認為,如果一個人無墳無牌,就會為孤魂,也不會有下輩子了,所以步騭認為,他這樣做已經算對得起張飛和劉備了。
劉備依舊在慟哭,他跪在地上,弓著子,頭磕著地,所以步騭看不見他的表,只能看到他的子一陣一陣的,整個議政廳都回著他撕心裂肺的哭聲。
最后,不知是力竭還是過于激了,劉備子一,直接昏死過去了。
步騭作勢要攙扶,最后卻停住了,站起子后朝著劉備后兩名甲士揚了揚頭,二人便會意的將劉備押了下去。
“父親,現在是派人把劉備送去荔浦嗎?”步闡走上前來問道。
步騭沒有說話,而是回到帥椅上,鋪開一張干凈的帛布,筆疾書后將它合起遞給了步闡。
“派快馬將此信送往荔浦給郭嘉大人。”
嘆了口氣后,又補充道:“傳令下去,兩萬三千大軍后日一早啟程,前往荔浦,還有你大哥,還有...還有婉兒。”
說罷,他站起來,緩緩的走出了議政廳。
清晨的朝照在他的上,他抬起手來捧起一抹輝,心里卻是空落落的。
他不知道自己這算是贏了嗎,如果是,自己又贏得了什麼。
不管自己做的再周,張榜張飛打罵軍士的惡行,指責劉備因公廢私的不義,可是他心里知道,自己終究是做了賣主求榮的事。
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道德準繩,有些事做完之后才會清楚的知道,心里是什麼滋味。
但愿,郭嘉不要負了自己的付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