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耗費的蛋實在太多了。
他們覺得莊子上還是應該要先盡力做到自給自足,不然總主家錢,他們心里過意不去。
萬商說:“他們的心都是好的。”
但實驗絕對不能停。
詹木寶跑來時,正好聽到“牛蛋”這個名字。
他記得牛蛋啊,他還和牛蛋探討過,只要爹娘厲害,他們做兒的就能過上好日子。
詹木寶高興地說:“表哥,我回頭整理一些啟蒙的書,你回五溪鋪時,給牛蛋帶過去。
哈哈,那小子肯定要高興壞了。”
吉祥街的餛飩攤。
陳平現在一半時間講《詹水香傳》,一半時間講《冤臣錄之宋舟》。
在開啟這份說書職業之前,陳平以前其實看過不話本了。
他的講述風格更夸張,也更近市井。
他指著一把青菜問大家:“你們知道前朝的昏君皇帝是怎麼吃這一把青菜的嗎?”
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就提起來了。
陳平直接自由發揮了,他不僅講一把青菜需要幾只幾條魚來配,他還要說就連這個做配菜的都不是普通,而是用人參和靈芝喂大的,習慣啄食金粒來消食。
陳平說,當時有一個孝,父母病重急需一人參須救命,翻山越嶺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挖到了一小人參,結果就被養搶走了。
孝苦苦哀求說給留一小須子就行,養卻毫無人將打傷。
那孝的父母因此病死,孝懸梁自盡。
啊,其實前朝本沒有養這種職業。
但對于陳平的這種“改編”,餛飩攤這邊的百姓們都是信的。
他們把自己代了孝,一個個聽得義憤填膺。
故事里被迫病死的父母在這一刻為了所有人的“父母”。
陳平話鋒一轉,終于進了《冤臣錄》的正題。
他說:“此事被一個好聽去了,好是個忠心的人,他以為昏君是被養蒙蔽的,就決定給昏君上書。
他卻不知道,就因為心系百姓,他這就大禍臨頭了……”
陳平說這個怎麼怎麼好,百姓聽得極其。
陳平再說昏君賊宦怎麼謀陷害好,百姓聽得整顆心都揪起來了。
宋書生家的豆腐攤上,一個老主顧急匆匆地跑來:“還有豆腐不?”
宋書生的舅母說:“豆腐沒了,老豆腐還有一塊。
若燉著吃,老豆腐更香呢。”
老主顧一拍額頭:“哎呀,這如何是好,我婆娘特意我買的豆腐,結果我路過陳家的餛飩攤,正好聽見他說一位前朝的被冤殺的好,本來只想聽一小會兒,沒想到徹底被絆住了……買不著豆腐,回家肯定要挨婆娘的罵了。
哎!”
老主顧嘆了一口氣。
宋書生的舅母知道此人十分怕媳婦,還以為他嘆的是自己將被媳婦罵,卻不想老主顧下一句話就是:“真是可惜了那樣的好!”
老主顧又道:“說起來,那好和你們家書生是一樣的姓呢,都姓宋,以后宋書生也要當個好啊。
咱是新朝的百姓,新朝的皇帝是好皇帝,好才不會被辜負。”
舅母愣住了:“哦,姓宋。”
待宋書生從安信侯府回來,便見家里空無一人。
沿路找了找,就見舅父舅母互相依偎著,站在陳平大哥的餛飩攤旁邊聽故事。
故事里的百姓對著宋大人指指點點、罵罵咧咧;故事外的百姓則一個個激憤難平。
宋書生的舅父母已經哭得不能自已了。
見宋書生回來了,舅父一把拉過他,說:“你要好好聽!你好好聽!”
這一刻,舅父眼中看到的不是宋書生。
好似過宋書生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另一人。
宋小姐你看,看看周圍的人,看看這些百姓,終于有人知道了您家的冤屈。
有人為您父親喊冤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的書和我一樣慢熱,感謝每一個耐心聽我說完故事的朋友,如果你被故事感動了,不是因爲我,不是因爲故事,而是因爲你原本就是善良溫暖的人。殘商滅,大甘興,轉瞬如煙,百年之後又是盛極而衰的輪迴。他生於王侯之家,眼看盛世繁華,耳聽夜夜笙歌,曾幾何時醉臥美人榻,暗香盈袖裡,佳人如玉,笑顏如花夢中驚醒,原來這酒醉得人。
永盛十二年。 著名古裝編劇作家顧錦年穿越大夏王朝。 驚奇的發現,自己所在的世界,仙武並存,王朝為尊。 而自己更是成為大夏第一權貴,鎮國公之孫,三代男丁獨苗,享受萬千寵愛。 但讓顧錦年驚訝的是,這個世界儒道昌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顧錦年發現自己的儒道,好像有那麼億點點過分。 下棋落子,金光璀璨,大龍浮現。 寫字,一字千金,非大儒不可直視。 念一首詩詞,詩出法隨,異象連連。 畫一幅畫,顧錦年都不敢畫眼睛,生怕成真。 當代亞聖:「為什麼他的異象比我的還強?」 ---- 本書又名《只有我的儒道有特效》《我的特效有億點點誇張》《特效流儒道》《打架我不行,裝嗶你不行》 已有三萬均訂作品《大魏讀書�
華櫸穿越到水滸世界的大宋,無意中救了徽宗,從此開啟獨攬朝政的權臣之路。 除奸臣,罷貪官,平強寇,橫掃遼金西夏,收服四夷。 “朕封華卿為宰相、樞密院使,總領朝政,今后朝政大事皆交給華卿處理,不必再向朕請示。” 誰說權臣只能擋道,權臣也能護國保民,安定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