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墨桑 第775頁

《墨桑》 第775頁

“從那時起,姚姓就盯上了我們張家,但凡有點兒不好,就全是我們張姓人在使壞。

“大約,”張秀才冷笑了一聲,“他們覺得我們張姓人善好欺負,要在我們張姓頭上下刀,取而代之,好在這高郵占上一席之地!

“這三十來年里,他們姚姓不知道生了多事,張姓擔了無數的無妄之災,這三十年里,已經折了二十七人命,我張家實在忍無可忍,不得不力反擊。

“請王爺明察。”

“各有各的理。”顧晞看向李桑

“抱團欺負制外來戶,不讓他們分得一杯羹,常有的事。”李桑不客氣道。

張姓諸人臉微青。

“也是人之常之常,跟你家胖兒護食兒一樣。”顧晞笑接了句,轉頭看向神不一的姚姓和張姓諸人,從這一團,點到那一團,“你們,挨個說說,剛剛在臨澤鎮外拎拎刀,要砍要殺,你們各家去了誰,仔仔細細說清楚,去的是誰,什麼,多大年紀。

“這一回張姓先講,開始吧。

“拿紙筆來,你倆來記。”顧晞手指點向那兩個書辦。

Advertisement

幾個小廝作極快,拿了紙筆,搬了兩只高幾,放到兩個書辦面前。

張姓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剛才沖上前的張秀才往后退了兩步,推了推剛才挨打的老者。

張姓老者上前,“小老兒家,去了兩個護院……”

“護院是家人?行啊,算本王沒說清楚。”顧晞拎起襟,抖了下,放回去,“那本王就再說一遍,說清楚,你們也說清楚。

“第一,先說清楚,你有幾個兒子,幾個孫子,兒子孫子現在何,剛剛要砍要殺,去了幾個,是哪幾個。

“好了,開始說吧。”

張姓老者咽了口口水,著頭皮道:“小老兒有四個兒子,長子張秀山,今年三十七歲,現在家打理家事,長子生有三子……

“剛才,都沒過去。”

顧晞一聲冷笑,點著張姓老者,“你有四子九孫,一個都沒去,嗯,不錯,下一個,接著說!”

李桑干脆出瓜子,慢慢嗑著,誰說話就看著誰,笑瞇瞇聽著各家介紹。

張姓一團人,和姚姓一團人一個接一個說完,兩個書辦記了滿滿十幾頁,到鎮外拎拎刀拼命的,卻是一個沒有。

Advertisement

姚姓一團人中,最后一個人說完,顧晞轉頭看向李桑笑道:“你聽聽。”

李桑只笑不答,顧晞手端起杯子,一邊笑一邊抿茶。

坐在旁邊的伍縣令抿著,斜瞥著塌肩脖的兩團人。

“我七八歲的時候,那時候咱們大齊正在修養生息,國力尚且不足,有一回,江寧江都起了紛爭,咱們吃了點兒虧,南梁要議和,先皇就答應了。

“當時翰林院和史臺一幫人,一天上了兩大筐折子,要戰死戰寧戰死不能和。

“先皇就讓人挨個詢問上折子要寧戰死不能和的諸人:其一,家產幾何,愿捐出多家產以助軍資,家中七歲以上男丁幾人,愿出幾人伍廝殺征戰。”

顧晞抿了幾口茶,看著李桑說閑話。

李桑聽的笑起來,抬下示意張姓和姚姓兩團人,“他們再是要打,讓他們自己先上。”

“咱們在這兒看著,讓他們先上容易,沒人看著,他們怎麼可能自己上。

“他們打過幾回了?死了多人?從三十年前算起。”顧晞轉頭看向伍縣令。

Advertisement

“下到任后,他們兩姓,大大小小,一共打過七場,死于械斗的,張姓七人,姚姓五人。下到任前,得查一查。”伍縣令忙欠答話。

“這些就夠了。”顧晞轉頭看向姚姓和張姓諸人,“你們這些人,為了自家好,驅族人送死,對自己族人都能如此殘忍,要是讓你們了仕途,做了地方,你們就能立地佛,民如子了?”

張姓和姚姓諸人,聽的臉都青了。

“本王打算替你們兩家請旨,先修齊家,至于治國平天下,那得等你們修好齊了家,之后再說了。

“就從伍縣令到任算起吧,一條人命停考一年,張姓擔姚姓的人命,五年,姚姓擔張的人命,七年。

“本王這可都是為了你們好。”顧晞一臉笑。

姚姓和張姓諸人,目瞪口呆的看著顧晞。

顧晞轉向伍縣令,“停了姚姓和張姓考試,高郵縣要核減學額,該減多,這是禮部的事兒,本王不敢逾越。

“不過,你跟這高郵縣的混帳王八蛋們說一聲,本王必定盡力,替你們高郵縣多減幾個。”

伍縣令白著張臉,不敢不點頭。

看著姚姓和張姓諸人,一個個如喪考妣般出去,伍縣令站起來,看看李桑,再看看顧晞,小心翼翼道:“王,王爺,真要核減?那……”

“四五十年前,大齊積弱,南北,逃荒遷徙者眾,新舊爭利,這樣的械斗,不只高郵一。”

顧晞看著伍縣令,聲調還算平和。

“今日之前,大齊一統南北,這一場征戰,死傷無數,運河沿岸,被南梁洗,各地死傷之慘烈,你是親眼看到過的,是吧?

“運河沿岸極其富庶,這些拋荒之地,必定要引人遷,再過二十年三十年,新舊之爭,又要興起。

“本王奉命巡視運河一線,是要看看有什麼辦法,至要讓這種紛爭不至于釀大禍。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