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幻想言情 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 第152頁

《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 第152頁

但除了張棠,居然還有五個人超過了他,比他考得好。

王甄很想說縣試有黑幕,但他的理智讓他忍住了。

忽然間聽見看榜人群里有人驚呼道:“排名前二十名的,除了個別學子,好像大部分全都是楊氏私塾的學生!”

王甄下意識朝榜上名字看去,他之前只看自己前面的名字,現在連帶著把后面的名字也看了一遍,然后發現確實幾乎都是他認識的楊氏私塾的學生。

若是一個兩個學生績好,還能說是先生和學生互相就。但現在所有學生都發揮這麼好,那就只有一個可能——先生厲害。

王甄想到楊安樺,心跳都加快了不,表復雜難言。

“哈哈,張棠,你果然考中了案首。”

“同喜同喜,你不也是第二名嗎?”

“大家都考得不錯,跟平時在私塾里的排名差不多。”

……

王甄聞聲去,看見一群楊氏私塾的學生聚集在一起暢快的談論著自己的縣試績,他沉默的轉離去了。

王甄回到家中,王家人得知他考中了縣試第七名,紛紛喜悅不已。

他們可是很清楚科舉考試難度的,隔房的王五叔不就是只在縣試考了個吊車尾,然后死活過不了府試,連個生名分都拿不到。

Advertisement

王甄縣試就考了第七名,那麼通過府試的幾率就很大了,一個生穩穩到手。再加把勁通過院試,就能得到秀才功名了,為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他們王家在王甄上的投資也能很快就所回報。

王家人喜悅激不已,卻見王甄臉不怎麼高興,王甄娘問他:“六蛋,你咋不高興呢?這麼大的喜事呢,咱們得告訴所有人,讓大家都高興高興。”

王甄沒說張棠考了第一名,他只道:“只是過了縣試而已,別太張揚,等考中了秀才功名再出去宣揚也不遲。現在我得繼續為府試做準備,你們不要來打擾我了。”

說完,他就繼續一頭鉆進屋子里看書。

如果說只考了第七名的王甄是心里不舒服的話,那麼王甄那些被他忽悠著參加這一屆縣試的同窗們,就全都對王甄產生了極大的不滿。

因為他們都落榜了。

他們的水平本來就很平庸,屬于那種參加縣試的考生不多,競爭不大,就能排個中下名次。

結果這次縣試有安樺教的二十多個學生一起參加縣試,幾乎前二十名都被他們占據了,頓時就把他們這些中下水平的考生給得上不了榜了。

Advertisement

王甄的這些同窗們家境不算富裕,花了好幾兩銀子報名參加縣試,請徐秀才為他們作保,結果折騰一場卻是落榜的結局?他們怎麼甘心?

一個個就恨上了鼓他們參加這屆縣試的王甄,即使是水平不行怎麼樣都考不過的學生,也把自己的無能平庸歸罪于王甄。

他們認為如果不是王甄忽悠他們跟楊氏私塾的學生剛,避開這一屆,等下一屆縣試,肯定能多出二十多個名額,說不定他們就能上榜了。

怨恨歸怨恨,這群人也是慫貨,不敢直接上門來找王甄算賬,因為王甄考中了,名次還很不錯,說不定將來就是他們高攀不上的有功名的讀書人了。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在背后給王甄使一些不大不小的絆子。

比如幫王甄宣揚他在縣試之前揚言要拿下案首碾楊氏私塾學生讓楊先生后悔趕走他的豪言壯語。

放狠話誰都會,放完狠話誰輸誰尷尬。

放言要碾楊氏私塾學生的王甄,現在被楊氏私塾的六個學生碾了,現在他就陷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又有人舊事重提,談起幾年前王甄背后造謠中傷張棠還死不承認的往事。

如今縣試績一出來,張棠績碾王甄,曾經對王甄的狡辯之辭半信半疑的人們如今徹底不信了:“張二爺可是案首,王甄才考了第七名,張二爺怎麼可能會因為嫉妒王甄故意算計趕走他?肯定是王甄狡辯說謊……”

Advertisement

等王甄知道流言的時候,他的名聲已經更壞了。

當年他造的謠,如今都反噬到他上了。

王甄無權無勢,又被同窗排孤立了,也本不知道同窗在背后傳的流言,吃了個暗虧,坑得他心極差,復習的時候都專心不起來。

于是等到府試的時候,王甄的名次連前十都沒進去,只考了第十二名。

這個績對一個普通農家子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了,但對上輩子拿下小三元的王甄而言,就是恥辱。

尤其是還有一個又考了案首的張棠作對比,他簡直是要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這個時候就連王甄自己都后悔不該不聽徐秀才的話,他應該跟張棠錯開的,不該與張棠參加同一屆科舉的,這種對比簡直太慘烈了。

明明他比張棠還小上三歲,但卻無人提起這個年齡差距,拿他跟比他年齡大比他家境好的張棠做比較,實在是可惡至極。

王甄雖然心中憤恨,但他還是穩住了,并沒有因為外界的一些風言風語就放棄科舉,因為他不想一輩子做一個普通百姓,他要往上爬,爬到高再回頭來報復這些對不起他的人。

楊家算什麼?張家算什麼?縣試府試的案首算什麼?就算是科舉的狀元也不算什麼!

狀元三年就出一個,但真正能站在朝堂權勢巔峰的狀元郎有幾個?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