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幻想言情 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 第710頁

《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 第710頁

原主無比的羨慕自己作為天之驕子的堂兄何榮軒,他多麼希自己能夠像何榮軒一樣有那麼好的修煉天賦,那樣他就能夠改變自己和母親的命運了。

只可惜他只是一個口氣都要拼盡全力的將死之人。

原主就懷著不能留母親一人在世上孤苦無依的心是吊著一口氣活到了十八歲。

就在原主過十八歲生辰這天,李氏私底下想給兒子慶祝生辰,卻意外聽到了何大伯和何父的對話。

“你那個病懨懨的兒子竟然還沒死?不是說替換仙骨之后他活不過十六歲嗎?”

“這個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李氏這些年給他吃的那些靈藥給他吊著命了,不過看他那站都站不起來的樣子,差不多也快死了。”

李氏心無比震撼,回去找自己兒子,私底下檢查兒子的骨,果然發現兒子竟然沒有了修煉骨!

這麼多年來,李氏對自己兒子虛弱一直以為是質的原因,畢竟當初兒子檢測出質無法修煉,就懷疑是不是這個奇怪的壞質在吞噬兒子的生命力才導致兒子這麼虛弱的。

從來就沒想過,兒子會這麼虛弱,是因為他的天生仙骨被人走了!

再聯想到原本資質沒那麼好的何榮軒突然異軍突起,修煉速度變得極快,為何家第一天驕。

Advertisement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

李氏悲痛之下就抱著兒子哭了起來,不停的說著對不起他,要去給他討一個公道。

怒火上頭的李氏失去了理智,竟然就這麼沖去找何父要個說法。

最終結果自然是很悲慘的,為了不讓何家擁有換骨的這個消息被泄出去,何家暗中死了李氏,對外就說是走火魔而亡。

這個時候李家早就跟何家撕破臉了,李氏在何家也只是一個邊緣人,被李家當了棄子,拖到現在李氏才被何家弄死,也讓李家有點意外。

李家只是通過李氏的死口頭上譴責一下何家,對何家不痛不的,沒有人因李氏的死而悲傷。

李氏的死,就仿佛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快在何家煙消云散了。

只有原主這個親生兒子才會在意李氏的生死,但他只是一個沒有人照顧連床都起不來的廢,甚至李氏死后,他都是從被何父派來死他的仆人口中得知的。

剛剛得知母親的死訊,自己就被父親派來的仆人殺死了。

正滿心期待著母親回來陪自己過十八歲生辰的原主就這麼怨氣沖天化作了這個修仙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厲鬼,還不等他報復何家人,就因為他太強了,幾乎影響到了這個世界的本源,被安樺拉到樹心空間里消除怨氣了。

Advertisement

安樺如今代替了原主的存在,他穿越的時間點也正是原主四歲的時候,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何父就會來抱走他,帶他去進行仙骨的匹配,然后讓何老爺子使用走他的仙骨移植到堂兄何榮軒的上。

安樺現在這,是他據原主的重新凝聚出來的,可以說是原主的,也可以說不是,全憑他的心意。

所以他現在里的‘仙骨’,他可以讓它存在,也可以讓它消失,原主不能修煉的質,安樺也可以徹底解決。

其實只要安樺表現出超凡的修煉天賦,何家人也肯定不會進行功率不大移植骨的,因為如果移植仙骨失敗了,仙骨就廢掉了。

何父這個利益至上的狠心父親,也會將他這個絕世天才兒子視為掌上寶的。

就算何大伯一心想移植他的仙骨到自己兒子上,何父第一個就會鬧著不答應的。

但原主的心愿是讓自己母親李氏幸福一生。

李氏想幸福一生,那麼害死李氏的何家人,就這麼放過他們,還讓何家沾他的飛黃騰達,原主只怕是怨氣難消啊。

雖然原主沒說要報復何家人,但用腳想也知道,不報仇,原主怎麼可能消除怨氣?

Advertisement

于是安樺就換了一個想法,他不打算改變原主的質開始修煉,而是想給原主弄一個仙人轉世的份。

這個世界是一個修仙界,曾經與另一個更加強大的世界連接到了一起,這個世界的修仙者在實力達到一個臨界點之后,就可以通過兩個世界的連接通道進更強大的世界。

在修仙界,那個更強大的世界被稱作仙界。

修仙者進仙界的過程,被稱為舉霞飛升。

而飛升的就是仙人。

修仙界已經有上千年沒有修士可以飛升仙界了,兩個世界之間的通道早已經斷開了,原因大概就是安樺不知道什麼時候抖了抖了上的樹葉,讓粘在一起的兩片樹葉分開了,于是這兩個世界就斷開了連接。

沒有更高等的世界的靈氣反哺,修仙界的靈氣容量就漸漸的被大量修士給消耗了,于是就很難誕生強大的修士,自然就沒有修士達到這個世界的天花板境界,也就再也沒有人可以飛升了。

雖然自從兩個世界斷開連接之后,就算有天賦異稟的修士達到了那個臨界點,也無法飛升就是了。

但這些問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修仙界的人都堅信世上有真仙。

那麼安樺做一個仙人歷劫的轉世之,也是毫無問題的。

第299章 我被仙骨[03]

安樺既然打算給自己弄一個仙人轉世歷劫人設, 那麼自然就不會改變原主的黑質,也沒打算用這修煉。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