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女帝師 第151章 青州安頓

《女帝師》 第151章 青州安頓

顧清韻這一趟雁城之行,行迅速,無人注意。待回到青州境,吳有財在老五幾個配合下,基本已經收服了周圍一片的盜匪,還打下了兩個匪窩。

此時已經十月,也沒再耽擱,顧清韻就帶著吳有財一群人趕回青州城。而陳七帶著二十個人,從青州澤山出發,一路趕赴雁門關,投了林家軍。

夏國征兵役,每家十丁一,若不愿服役也可用銀子頂替。但是這些年天災人禍,國人丁減。一些將門如林家這樣領著林家軍的,為了補充兵員,還會招募一些士卒。人數不會太多,等于暗地里養一批家將。

顧清韻派了陳七帶著這二十個人到北地,陳七當年就是雁山中的獵戶,這些人也都跟著打獵習武的,手不錯也說得過去,而如今的理由更加現,從雁山逃到青州后,境盜匪滋生,家人死于旱災和匪患,活不下去,只能投軍求個活路。

他們又有戶籍,家清白,都是真正在青州落戶的人。林家就算來查,也查不出什麼問題。

所以,陳七這些人投軍很順利,到了十月末,傳回消息,已經進了林家軍。

青州新知府失蹤的消息,在臘月里傳回京城。因為沿途驛接到命令,都等著迎接新知府上任。結果左等右等不來,再派人沿著道一路找過來,一直出了青州,還沒見到人。這事可不是小事啊,這些人連忙將消息傳回京里。

一州知府,竟然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朝廷震,憲宗更是震怒。這是明晃晃在打朝廷的臉啊。

憲宗下旨訓斥青州上下,可是青州如今才幾個主?青州大營倒是有主將,可段錚毫不猶豫上折子為自己申辯,一來知府上任從未通知過青州大營,二來青州大營短短數月,已經剿滅青州幾匪窩,還招安了幾千人。

Advertisement

朝堂上諸位大人默然,想想崇安府,就是因為剿匪不利才讓方紹堂坐大,這麼一比,段錚做的真不錯了。

更何況,大家暗地里還有猜測。青州新知府是鄭禹推出來的人,是大皇子門下。也許是其他幾位皇子不愿青州知府這麼一個要職位落大皇子手里,而借著匪患下的手呢?有這種擔心在,想升職的吏,也心里發怵。他們想當知府,可是更想留著命福啊。

憲宗心里是不是有這種猜測,滿朝文武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立大皇子為太子的冊封慶典,已經定下了日子。

就在朝中為新人選扯皮時,右相沈明推舉了雁城知府楊長治。

右相保舉的理由很充足。雁城靠近北地,時有戰事,能在雁城當了十幾年知府,楊長治此人就不是文弱書生了。青州如今正是要撥反正之時,知府人選就得有實干經驗,楊長治治理北地,卓有效。

右相提了這人后,左相鄭禹沒有反對。林家林天佑對楊長治早就不順眼了,一直弄不走,有了趕人的機會,只有推波助瀾的。

四皇子這邊自從四皇子死后,謝家就沉寂了不。五皇子的外祖父只是個工部尚書,加上五皇子年紀還小,基本是不參與朝堂之爭的。

五個皇子里,三家贊同,兩家未反對。

憲宗對于楊長治此人,也是有所了解的。雖然對于楊長治違,對顧家人的置有些不喜。但是,楊長治會被人看出來,說明此人耿直念舊,才干也的確不錯。憲宗思量一番,與其讓他待在雁城念著顧家,不如平調到青州,讓他在青州好好辦差吧。

黃龍十二年正月末二月初,楊長治調任青州知府的調令一下,楊長治與新知府接完,先繞路回了一趟兗州,接了妻兒到青州上任。

Advertisement

顧清韻得到楊長治將要走馬上任的消息,高興地在青州城中逛了一圈,買下了一座宅院。青州大營里,眾人軍師,但是這不是職,依然只是段錚的客卿份。不想在軍營太過顯眼,謝絕了段錚邀住將軍府的好意,還是買了一座宅院。

顧明借著之前的本錢,南來北往販運了幾次糧食后,已經組了一支商隊。這支商隊里,押運的護衛都是原來的顧家侍衛帶隊,從顧清韻招募到的人里選出的好手,所以就算再的地方,也敢去。這一來二去,倒是有了些名頭。

南邊生后,在顧清韻授意下,顧明帶著糧食南下,跟占據崇安的反賊方紹堂都做過生意,為起義軍送過糧草。要不是他借著賣糧之機提點,方紹堂還不能很快拿下崇安,更不可能像現在一樣,與朝廷對峙。

而北邊,他也與匈奴做起了生意。匈奴人放牧為生,糧食上一直不足。匈奴汗王的年紀比憲宗還大,最大的兒子都三十多歲了。這些王子們為了爭奪地盤,也需要擴充實力。顧明運糧販馬,跟幾個王子手下親信打過道。

顧清韻有心在青州好好經營,若離段錚太近倒不好。所以,置辦了宅院,又將石秀才夫婦倆調過來,幫忙管著外院事務和院。

白神醫帶了當歸和遠志過來,也住在青州城中。他覺得還是待在眼前放心,萬一大小姐有個頭疼腦熱的,他就能及時看診了。

當歸是當初顧清韻從流民中救下的。吃飽穿暖后,臉上多了,也變得白凈了,兩頰有些小雀斑,看著的。不知道是天,還是做流民時嚇到了,話不多,做事細心妥帖。白神醫本來想教導學醫,可是把脈等等做不好,倒是學了做藥膳,還能背出不調理方子。

Advertisement

顧清韻在面前沒有刻意瞞,所以當歸知道救自己的不是公子而是小姐后,連針線活都包攬了,顧清韻的里,全是做的。

白神醫一直跟顧清韻說當歸沒學醫的天分,顧清韻將遠志送過去后,白神醫就換了目標,拉著遠志教導了。

當歸高興的,一到青州的宅子里,幫白神醫收拾好院子后,就拎著自己的小包袱,搬到顧清韻邊上的廂房住。顧清韻院子里大小事,小到整理裳被褥,大到打掃院子,樣樣都做。

石大嫂說是管院,其實主要是管廚房,顧清韻事務,都是當歸在料理。

照顧,顧清韻每次回院子,覺只要往那一躺,瑣事全不用心,索就順了的意思,留在自己邊。

青州大營中,段錚提拔云勝做了校尉,吳有財也做了千總。青州大營一共設了虎嘯營、飛鷹營、朱雀營和白馬營四營,每營五千人。由于糧倉案牽連,四營將領也了近一半。云勝雖然是校尉,實際卻是管了虎嘯營。除了最早帶來的三千人,招安的人里也有兩千人歸到云勝手下。

吳有財在飛鷹營做千總,飛鷹營的主將趙聲,與之前的五蓮城守將趙鈞乃是同族。吳有財放到他這兒,未嘗沒有監視之意。顧清韻與趙聲打過道,此人比趙鈞好些,一個將領不是輕易就能長的,吳有財是學徒出,眼皮子活,跟在趙聲底下學學也是好的。

這些人休沐的時候,時不時就會到青州的顧府來。

有人在段錚面前嘀咕,段錚卻是毫無芥,他想得很穿。自從顧清韻投奔時問了那一番話后,他就知道顧清韻不是池中之。他自問不是才能出眾之輩,那顧清韻為何會選中自己投靠?

段錚認為,一是因為顧清韻相信自己不是恩將仇報的小人;二來,就是因為顧清韻不怕自己生隙。

他能得青州大營主將之位,都是得了人家的好,自然也沒想著鉗制。既然奉為軍師,他自然就相信顧清韻不會坑了自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