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381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381頁

再沒眼力見兒的人都不會在這中途頻繁出恭,而是寧愿憋住一整日。

因此這次開考之前,沈翠還是在系統里頭買了降低排泄的藥給他們吃。

他們更是自打前一夜都沒怎麼喝水了。

這日起穿戴整齊之后,眾人都有些口干,但也只敢稍微喝點溫水潤潤,吃了點干糧就一道離開了書院。

殿試再進宮,流程上比前頭的復試也稍微復雜了一些,不止要搜,還要進行點歷經點名、散卷、贊律、行禮等種種儀式禮節。

這次搜同樣不需,但若是被發現有夾帶,那是可以直接被推出去杖斃的。

都走到這一步了,殿試只要不是出現巨大的紕,最差也是個同進士出,所以沒人會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弄鬼。

一系列的流程走完,貢士被分兩隊,單名在一隊,復名在另一隊,分隊之后再按名次戰列。

所以就是梅若初領一隊,衛奚領著另一隊,隨著宮人的引領到了殿的書案之前。

二百余張書案井然有序排在一,中間只隔一條過道。

看著反而是記錄最松散的一場考試,但在皇帝眼皮底下,周圍還有眾多武藝高強的皇宮侍衛和眼尖機靈的宮人。

Advertisement

平攤下來,幾乎每個貢士都有二人專門看守。便更是絕了作弊的可能。

他們站定之后沒多久,熙和帝就到了。

響鞭之后,太監唱出‘皇上駕到’,一眾貢士便按著禮部員之前教授的那般齊齊行禮下跪接駕。

很快,熙和帝在上首的龍椅坐定,聲音平和地道:“諸貢生請起,落座。”

眾人便站起了,坐到了自己的考位上。

梅若初和穆二胖他們因為名次好,眼下就正好在第一排,跟熙和帝近的似乎連他的呼吸聲都能聽到。

他們聽熙和帝的聲音格外年輕,當然也對這個跟自己年歲相當的皇帝有些好奇,但按規矩他們是不能向上看的,所以都只眼觀鼻鼻觀心地等著發卷。

穆二胖會試考第三,他自然就是坐在第一排中間的位置。

早在縣試的時候,他就坐在主考眼皮底下考過,但皇帝跟知縣的威那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他的心也不由跳快了幾分,不由想到殿試環境是很好,環境寬敞又通風,但是如果能像前頭的考試那樣,自己帶行李進來就好了。

這會子如果點上一他娘準備的熏香,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Advertisement

兀自出了會兒神,穆二胖才算是真正的靜下心來。

他依舊沒有抬眼去看天,只用余觀察一下左右——沈傲霜一如既往地正抱著胳膊、閉著眼,老神在在地假寐。

衛奚也正在用余打量他,看樣子也是有些張。

更遠一些的梅若初,他就瞧不見了,不過梅若初素來是幾人中心理素質最好的,則也不需要人心。

至于在后頭的衛恕和崔斐,他們離皇帝遠,則應也不會太過張。

穆二胖跟衛奚飛快地換了一個鼓勵的眼神,兩人便都不再分心去看旁人。

很快試卷下發。

殿試的試卷開頭跟前頭的考試一樣,都是讓考生先寫籍貫和祖上三代履歷之類的東西。

寫完這些,才到正題。

正題一般只有一道,但題干會比前頭長出非常多,一般是二三百字到四五百字左右。

題干都這麼長了,考生所寫的答案自然也要求更長,需要在二千字左右。

一個白日的時間寫二千字策論,對考到這一步的貢士來說,并不是什麼難事。

難的,自然是要寫好,好到穎而出,讓皇帝記住。

雖前頭說過,會試的名次一般就對應殿試過后的金榜名次,但每年當然也有例外。

Advertisement

畢竟皇帝才是一國之主,他的權利是非常大的。

史論那些不擅長、但擅長寫策論的貢生,都在這時候卯足了勁兒想把自己的名次給提一提。

穆二胖深呼吸一口氣,開始觀題:

‘聯惟帝王馭寰區、覃敷治化。必務本敦行、厚生正德。俾俗尚鴻龐……念小民之依、惟農桑是重……教化之不興。以凡為士者、從事虛名、而末敦實學也。矯偽相煽……于民生士習得失之數、籌之矣。其各抒所學、以裨教養之隆。’

題目確實很長,但意思不難理解,穆二胖很快提取到了關鍵詞——農桑和教育。

那麼他的策論,自然是圍繞著‘勸農桑,興教育’這個主題來寫。

有了方向之后,穆二胖心中微定,準備開始在稿紙上擬稿了,卻莫名察覺到有到視線一直落在自己上。

他并沒有下意識地去找尋那道視線,因為他知道邊沈傲霜和衛奚必然樣是全神貫注地在看題,不會在這種時候四看。

穆二胖不由心道難道是自己太張了,所以多想了?

到底答題才是要事,穆二胖閉了閉眼,不再去管那道若有似無的視線,提筆蘸墨,屏氣凝神開始擬稿。

作者有話說:

注:“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是會試真題

策問也是真題,刪改之后引用到這里。

原題更長——“聯惟帝王馭寰區、覃敷治化。必務本敦行、厚生正德。俾俗尚鴻龐。兆人樂利。斯庶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