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數了數字數,發現超標了——前頭關于農桑的,他寫了一千字左右。
而后頭關于教育的,他則已經寫了將近三千字了。
這就需要再刪改和梳理了,穆二胖又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最終卡著正好二千字的標準,在試卷上謄寫上了自己的策論。
等他謄寫完畢,又再次檢查過后,時間便已經到了下午。
穆二胖余一掃,發現同排和第二排的位置上已經了許多人。
當然梅若初和沈傲霜、衛奚他們也還是在的,但他們同樣是早就停了筆,顯然是在等他。
穆二胖便也不再停留,舉手示意表示自己卷。
梅若初他們也是這般,四人了卷之后,方可從位置上站起。
一站起來,穆二胖才發現原不是第一二排如此,其他位置上空著的也不在數。
果然還是他寫的太盡興了,一篇策論寫出了兩篇的長度,刪改又花費了不時間。
衛恕和崔斐是早就寫完了,跟著宮人出了宮,等在外頭了。
見到他們四人出來,他們迎上前,詢問道:“寫的不順利嗎?怎麼這樣久?”
這就好比兩個績差點的學生,看過試題之后覺得并不難,沒花多時間就寫完了答案了卷。
結果發現績比自己好的學霸居然花了數倍時間來寫答案,可不是讓他們心慌?生怕是自己審錯了題,沒了解到題中的深意。
穆二胖立刻說沒有,解釋道:“是我自己寫的太興起了,篇幅上沒控制好,寫了將近四千字。足足刪改了一半,花費了不工夫。他們都是等我的。”
也得虧沈傲霜和衛奚都等著他,不然等他刪改完,余一瞧發現自己邊都空了,估計心慌的就該是他了。
衛恕和崔斐這才呼出一口長氣,一左一右地把穆二胖往中間一夾,好笑道:“只見過寫題寫不出的,沒見過寫題寫的打不住的。剛可把我嚇死了。”
說著話,眾人在傍晚之前回到了書院。
沈翠已經張羅好了晚飯。
因為他們并不覺得如何勞累,所以用過飯后再去趟茅廁,隨后洗漱一番,就坐到了課室,開始默寫卷子容。
也就半個時辰,大家都一字不落地默出來了。
勞不語一一看過,依舊還是梅若初的最無懈可擊,接近完,水平已經遠超他這當先生的了。
而沈傲霜在農桑改革一道上,提出的幾項治國之策,則兼了保守和創新兩方面,既新穎又不會太過冒進。
穆二胖農桑方面在他們為首的四人中算是表現平平,畢竟他雖是農家子出,但前頭十年都在渾噩著,很難真的像其他農家子那樣從自況出發,言之有,只能算是用上了生平所學,引經據典,相比之下,他教育那塊就實在亮眼了。單論這一塊,甚至比梅若初寫的還好上幾分,顯然這上頭他的思想非常深遠。
至于衛奚,倒是沒有特別亮眼的,跟衛恕、崔斐一樣,穩扎穩打。只是他們三人的基礎水平不同,所以同樣穩扎穩打的況下,依舊是衛奚最出挑,衛恕次之,崔斐排在最后。
后頭勞不語和梅若初就沒再講評什麼了,到這一步了,他們如何想已然不重要,全看皇帝的喜好來確定最終名次了。
第205章
殿試過后,便是糊名彌封閱卷的流程了。
說是皇帝主考,但也不可能真的讓九五之尊一個人去看二百來份卷子。
所以在他過目之前,自有八位閱卷大臣齊聚文華殿來負責評卷。
他們會以‘圈’、‘尖’、‘點’、‘直’、‘叉’五個符號來標記優劣。
一眾閱卷大臣的審和喜惡不同,所以對待相同一份試卷,評價也會有出。
這是很正常的況。
但如果評價出太多,比如這位大臣畫了圈的卷子,到了另一位手里被打了叉,就得另派大臣查看。
等他們閱完卷了,其中畫圈數目不低于八個,評價最好的十份才會被呈送到皇帝面前。這些人才有榮幸讓皇帝閱他們的卷。
若其中真有特別讓皇帝滿意的,即便他會試名次在二甲之外,被點一甲也有可能。
但這也只是可能,起碼本朝還未發生這種事——畢竟考生的水平就在那兒,也不可能說真的有人策論寫的天上好地上無的,其他方面卻很是稀松普通。
而其余貢士的卷子就會按著八位閱卷大臣的意見來排名,若是他們八人評完等級差不多的,則會參照他們會試的名次來確定排名。
說起來,在選閱卷大臣的時候,熙和帝又想到了沈閣老。
結果近來沈閣老告了病假,在家休養了。本沒給他開口的機會。
可這世上哪有這麼湊巧的事兒呢?明明上個月沈閣老在朝堂上還聲如洪鐘呢。
且沈閣老這些年為了家國大事夙興夜寐,堪稱兩朝以來的第一勞模,除非病的起不來,他就從沒告過假。
一開始熙和帝還真以為他如何了,遣了太監去問。
結果沈家人說老爺子要靜養,只客客氣氣地留了太監用茶,并不讓他去探病。
那太監就是前頭給熙和帝進言的那個,大事上不大聰明,小事上卻很有眼力見兒。
雖沒見到人,但他回來后道:“沈家人臉上不見愁苦,奴坐了好半晌,也未曾聞著一藥味。”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