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124頁

《一品代嫁》 第124頁

許碧更茫然地看著,怯怯地向沈夫人:“我,我只是不大懂……大爺說,有不懂的就問母親……”

做著婦人打扮,卻還是一張小姑娘的臉兒,滿目茫然時更顯得稚氣。袁大方才的疑心就又消去了大半,暗笑自己未免太多心了,遂拋下許碧不管,只沖著沈夫人笑:“瞧夫人和大跟親母似的,我瞧著呀,大這一進門,怕是兩位姑娘都要靠后嘍。”

沈夫人暗暗冷笑,知道袁大這是被許碧噎了一道,心有不忿,轉過來就要挑撥離間了,遂也笑道:“說得好像你婆母不疼你似的,若這話被你母親聽到,怕不要跑來跟你婆母論理了。”

這會兒眾人已經走到園中,只見前頭一條曲廊,兩邊用漢白玉雕圍欄,外頭一叢叢芍藥或半開或盛放,紅黃紫綠白五繽紛,于下真是耀眼奪目,艷無比。其中果然就有幾棵,紅的花瓣上還鑲著一條黃帶,正是那珍品“金帶圍”。

袁夫人正在曲廊之中,與幾個先到的貴婦賞花,見了沈夫人便招手笑道:“就等你來開席了。”

Advertisement

到了這會兒,眾人也都當之前的沖突本沒有發生過,說說笑笑,只管稱贊那花好,簡直是一片友好和諧,親如一家。

袁家這園子建得也著實是講究,尤其是這些花木湖石,比沈家更為著意布置。抬眼去,真是十步一景,層層疊疊,竟不知還有多好景致藏于深呢。如果真能純賞景,那倒的確是個好地方。

園子里早有一群孩兒在說笑,袁夫人便指著對沈云婷姐妹笑道:“們年輕人都在那兒呢,你們也別拘著,都過去玩兒罷。”

袁大便笑道:“母親,兒媳也還年輕呢。”

袁夫人大笑道:“你這潑猴兒。不過是你妹妹要往京城去看姑母,們小姐妹臨行前再聚一聚,你湊的什麼熱鬧。”

杭州城里消息靈通的人家,此時都已經知道了袁勝蘭要被太后接去京城的消息。說是去看太后,其實就是宮。人人心中都明白,這時候不得又圍著袁夫人奉承一番,無非是說袁勝蘭賢良淑德,又規矩又懂事云云。

沈云聽得膩歪死了,忽然道:“既然只是去看太后,想必幾個月也就回來了吧”

Advertisement

袁夫人的笑臉就略略一僵,道:“也不知要住多久,都看太后的意思。”畢竟宮里初選的日子還是定在了五月初八,算起來到那時袁勝蘭還不足十五歲,太后把接過去,就是要加塞兒了。這種事大家心照不宣倒是沒什麼,說出來可就不大好聽。何況袁家還是本地大族,事事都要講規矩,這等自己就“不守規矩”的事兒,怎好拿到面兒上來說

袁夫人心中暗罵沈家的丫頭簡直跟沈文父子一般樣的討人嫌,面兒上卻不好出來。袁大知機,拉了許碧的手便笑道:“媳婦也舍不得妹妹,母親我也與妹妹多說幾句話罷。還有沈,都我們往園子里去逛逛可好”

袁夫人便指著笑:“拿你妹妹和沈打幌子,該打!看在今日眾位夫人都在這兒,且就讓你去松快松快,不必在這兒立規矩了。”

袁大一邊道謝,一邊就拉了許碧,又招呼沈云婷姐妹往園子里去。

許碧只覺得袁大的手抓著自己,很不舒服,便推辭道:“我就不過去了,還是在這邊坐著罷。”

袁大是拉著不放,笑道:“莫非是怕沈夫人回去責備你不我瞧著沈夫人把當親兒看,哪里舍得讓你在這里立規矩呢夫人說可是”

Advertisement

這話說得真是無法回答,仿佛許碧只要不跟著走,就是沈夫人不慈似的。沈夫人自不會因為許碧壞了自己的名聲,也就擺了擺手道:“你去罷,也看著你兩個妹妹。”

許碧只好被袁大拉進了園子里。

這會兒園子里有十七八個孩兒,年紀都在十三四歲,許碧卻是一個也不認得。袁大拉進來便放了手,只顧著跟那些孩兒說笑,倒仿佛真是隨手拉來湊個熱鬧似的。

既是袁夫人要給兒送行,當然邀來的大都是與自家好的人,故而這一群孩兒當中,大半都是捧著袁勝蘭的,俱都圍在邊,明里暗里地夸贊附和。只有一個穿淡竹青衫子的孩兒往沈家姐妹這邊走過來:“云婷,云。”

“藏月姐姐。”沈云先就親親熱熱地喊了一聲,拉了的手道,“這陣子你怎麼老沒到我們家里來”

沈云婷知道許碧不認得,便小聲道:“這是董知府家的三姑娘。”

一說董知府,許碧就想起了董夫人孟氏那張“正室臉”。這麼一看,董藏月與乃母還真有五分相似。不過年輕孩兒滿臉的膠原蛋白,蘋果飽滿,臉上又帶著些輕松的笑意,就比董夫人看上去討喜多了。而且董藏月比董夫人多了兩個酒窩,一抿就會出來,大占便宜。

“前些日子我娘又犯了咳,這幾日才好些。”董藏月聲音甜,卻并不扯腔扯調,反而頗為利落,“一到春日里就犯咳,總要咳過二十余天才好。若不是袁家設宴,是不會來的。”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