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132頁

《一品代嫁》 第132頁

“是以有人上本,諫海之事。”沈云殊有點心不在焉地道。

海”許碧想了一下,“怎麼個法”難道是要效仿明朝“片帆不得下海”,最后像大清一樣閉關鎖國嗎

果然沈云殊道:“言是片帆不得海,一切海上往來,皆以朝貢貿易,私人不得有所易。如此一來,既鞏固海防,又斷絕了各番國私下通消息。東南一帶海匪無可遁,如東瀛倭人之類,也無侵擾之機了。”

果然是這個主意!許碧一下就抬起頭來:“胡說吧!這有什麼用!了海,難道倭寇就不來了海匪就不見了”

“說是海上無商船,自然無匪寇。”沈云殊淡淡地道,口氣里帶著幾分譏諷,“匪患起于市舶,無利則無爭。”

“病從口,他可以不吃飯嗎”許碧反駁,“狼要吃羊,原來都要怪羊太嗎再說片帆不得海,打漁船怎麼辦沿海這許多漁民,要把他們都死嗎”

“要教他們耕種蠶桑,并可遷地。”

“更扯——”許碧險些把扯淡兩個字說出來,話都到了舌尖上,咽了回去,“簡直是胡說!漁民無地,才以大海為田。只教耕種蠶桑,不給土地,有什麼用將人遷地,地百姓愿意嗎到時候沒飯吃了,百姓不做強盜,等著死嗎”

Advertisement

“自然是朝廷要多加賑濟了……”沈云殊回答得有些心不在焉,眼睛只顧驚訝地看著許碧。后宅子,能說出這番見識的已是見了。更何況許翰林家中也不像是會這般教導兒的。他這小妻子,還真是與眾不同!

許碧沒注意沈云殊的眼神,要被氣笑了:“朝廷賑濟這是多人啊,朝廷賑濟得過來嗎何況怎麼賑濟,發銀子養著嗎古話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在倒好,了絕人以漁,這不是荒唐嗎何況如此一來,沿海一帶的賦稅還收不收要收,百姓如何得起不收,朝廷自己賦稅都不足了,還有銀子賑濟嗎”

沈云殊輕輕點了點頭:“朝中也有有識員是這個意思,所以爭執不下。父親的意思,倭寇之患,并非癬疥之疾,只靠海未必有用。趁這個機會,正好我也與皇上回稟一二。”

“這可一定要說明白。”許碧沒注意他說的是“有識員”,還在鄭重其事地道,“海絕不可取!閉門造車尚且不行,何況是關閉一國呢。”

沈云殊應了一聲,忽然道:“你與我一同去京城。”

Advertisement

“嗯”許碧沒想到話題轉得這麼快,怔了一下,“我也去”

沈云殊有些好笑:“你不想回家看看麼”按說兒家出嫁三日,該有回門一禮,可許碧嫁到杭州,這門是回不去了。如今皇上要召他去京城,當然要帶著許碧,也讓回去見一見親人。

“哦——”許碧其實除了路姨娘,并沒有什麼想看的人,但應有的禮數不能不顧,“那要給老爺和夫人備禮。”

沈云殊微微皺了皺眉。許碧在許家不寵他早已知道,但看對許良圃稱呼也如此疏遠,可見在家中只怕真不曾過多。他自己雖然也是自沒了母親,可父親卻是十分親近的,許碧卻是連父親都似有如無,實在可憐。

“盡了禮數就好。”沈云殊不由得許碧的頭發,“你姨娘喜歡什麼若是家里沒有,就五煉去置辦。那庫里的東西既然了給你,用得上只管去取。”

“好。”許碧笑嘻嘻地抬起頭來,“那我就謝謝大爺啦。”據說男人說的最好聽的話就是“這是卡,拿去刷”,雖然從來沒想過要靠男人養,但聽見類似的話還是很高興,果然還是無法免俗啊,一聽這個,連海這樣的大事都嚴肅不起來了。

Advertisement

許碧一邊唾棄自己太俗,一邊自我安海這樣大事,只能朝廷上決定。這時代就是這樣,一個子,就是再有什麼振聾發聵的意見,也只能跟沈云殊說說。現在說都說完了,后頭的事也管不了,還是管點自己能做主的吧——比如說,挑回門禮。

回門禮的規格都擺在那兒呢,許碧跟許良圃和許夫人乃至許瑤姐妹兩個都是面兒,并不打算掏了沈云殊的私房去討他們歡喜,打算就照著時下的規矩來,頂多因為路途離得遠難得一見,再加厚三分就是了。

這事兒給知晴知雨就行,都不打算自己費心的,倒是路姨娘的禮,要好生想想。既不能太扎了許夫人的眼,又要路姨娘喜歡并用得上才好。

“姨娘喝茶。”許碧搜索回憶,終于找出來一條。

其實路姨娘應該不止這一項好,只是一個無子無寵的姨娘,哪敢有什麼偏好呢喝茶這事兒,還是許二姑娘自己觀察出來的。

“這好辦。”沈云殊欣然道,“明前、雨前,這會兒都有了,你姨娘什麼就給帶什麼。”

明前茶和雨前茶都是春茶中的上品,尤其是明前茶,京城里有貴如金的說法,以前路姨娘是絕不到喝這種好茶的。

“也不可太多……”否則被許夫人發現,只怕路姨娘日子又要不好過了,“就咱們家新買的那茶園里出的就好。”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