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書 作精夫人她超有錢 第424頁

《作精夫人她超有錢》 第424頁

從就算被宣帝帶回京城,他便被送到了移山書院。

那十年里,他在這里讀書,習武,除了偶爾出去,打著賣畫的幌子,了解民生,其他的時間,幾乎都在這里度過。

蘇玉音若有所思,道:“你之前說,陛下是你的救命恩人,這移山書院,難不是……”

顧青昀沉聲道:“不錯,這移山書院,是在陛下的授意下開設的……為的是讓天資聰穎的寒門學子,也有朝為的機會。”

蘇玉音愣住了,下意識問道:“這麼說來,這便是陛下所培植的,要與世家抗衡的勢力了?”

顧青昀道:“世家百年繁盛,只手遮天。自陛下繼位以來,便一直世家掣肘。”

“他想廣開言路,增設恩科,擴招天下學子,為百姓謀福祉,但世家卻阻撓,將權勢牢牢地把持在自己手中。為此,陛下便設立了移山書院,通過培養寒門學子,逐步肅清朝中世家勢力……我、立恒、梓義,便都是移山書院培養出來的。”

蘇玉音心頭震萬萬沒有想到,這移山書院,居然是宣帝苦心布下的一盤棋,為了牽制世家,宣帝居然花了這麼多時間和心,不由得對他肅然起敬。

Advertisement

但蘇玉音想起世家的勢力,不免又有些擔憂,“世家的勢力盤錯節,利益又環環相扣,要將他們的勢力一一瓦解,只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像這次的兵走私案,明面上看去,是戶部尚書關瑋,為了一己之私,勾結韃族,出賣江南兵,但實際上,若沒有人撐腰,他怎麼敢這麼做?”

一提起兵走私案,顧青昀的面也沉了幾分,道:“這兵走私案,就算關瑋不招,我們也能猜到,和皇后不了干系,但就算我們查到了證據,也難以立即將皇后和方家繩之以法,畢竟,世家百年,基穩固,會牽一發而,萬一在朝堂之際,韃族或其他鄰國來犯,后果不堪設想。”

蘇玉音思索道:“我在想,皇后地位尊崇,又育有二皇子,還有方家撐腰,為何要鋌而走險,與韃族勾結呢?”

顧青昀點了點頭,道:“這也是我疑的點,這其中定然有不為人知的緣由……所以,今日,我才想來移山書院請教老師。”

“老師?”

蘇玉音還是第一次聽他提起自己的恩師。

Advertisement

顧青昀含笑道;“老師是我見過的,除陛下之外,最睿智之人。”

蘇玉音極見他出這般崇敬的神,忍不住問道:“想必你這位老師,不是尋常先生吧?”

“被你猜對了。”顧青昀溫聲道:“能被陛下委以重任的,自然不是凡人。”

“老師乃是兩朝元老——晏太傅之子,晏太傅是陛下之師,當年,為了將科舉從三年一屆,改為一年一屆,同世家爭執不下,最終被他們暗害。”

“陛下痛失太傅,更是下定決心,要解世家之困。而老師得知后,便毅然決然放棄了職,甘心歸幕后,為陛下培育人才。這些年里,他教導的學子,已經有不朝為,開始逐步扭轉朝中局勢。”

蘇玉音聽罷,也對這位格局遠大的晏老師,充滿了期待。

“那我們快些走罷,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認識你的老師了。”

顧青昀笑了笑,他頓住步子,抬頭向前看去。

“已經到了。”

第156章 恩師 韃族,出事了。

移山書院,就坐落在京城周邊,人跡罕至的山坳里。

顧青昀和蘇玉音穿過高大茂的樟樹林,那座黑瓦白墻的書院,便一點一點,展在了眼前。

Advertisement

蘇玉音立在樟樹之下,放眼去,便見書院門口,掛著一塊毫不起眼的牌子,牌子有些年頭了,略有斑駁的痕跡,但上面的“移山”二字,依舊龍飛舞,蒼勁有力。

蘇玉音道:“移山書院,這個名字倒是取得十分雅致。”

顧青昀看著那一牌匾,沉聲道:“這匾是陛下親筆寫下的……他曾打趣說,自己是一位‘愚公’,明知‘大山’不可撼,卻依舊鍥而不舍。”

蘇玉音聽了,神也鄭重了幾分,道:“陛下有此決心,乃是百姓之福。”

顧青昀含笑點頭,牽起的手,便向移山書院門口走去。

他與蘇玉音肩并著肩,拾階而上。

走到大門前,顧青昀手,抬起銅制的鋪首叩門。

過了一會兒,大門中間便開了一條,一位書模樣的年,從里面探出頭來。

他睜著一雙圓眼,漫不經心地看過來,待看清眼前人是顧青昀時,頓時驚喜出聲——

“承之哥哥!”

年一見是顧青昀,立即從門后跳出,高高興興地奔了出來。

顧青昀沖他一笑,“阿泰,兩年不見,你長高不。”

阿泰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道:“晏先生整日怪我吃得多呢,總不能白白地吃了。”

蘇玉音忍俊不

阿泰這才留意到了蘇玉音,他瞪大了眼,忍不住問道:“承之哥哥,聽晏先生說你婚了,這位莫不是……”

顧青昀認真點頭,“不錯,這是拙荊。”

說罷,他在袖袍之下,輕輕蘇玉音的手。

阿泰一聽,頓時眉開眼笑,“見過嫂嫂!”

蘇玉音見阿泰這般熱,也勾了勾袖袋,便掏出了一片金葉子,遞給阿泰,笑道:“初次見面,嫂嫂也沒有什麼準備,這金葉子你收下,算是我給你的見面禮。”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